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万万没想到”的手机百度春节营销
发布时间:2014-01-28 08:13 浏览量:73808
2013年,网络爆笑迷你剧《万万没想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火遍整个网络,播放量突破4亿,评分高达9.4,而其原班人马打造的手机百度“春节三部曲”,凭借实用性与趣味性俱佳,广受欢迎的程度令人震惊。万万没想到,继1月11日手机百度的首支TVC破天荒登陆湖南卫视之后,在近期接连推出的另外两支作品也快速席卷湖南、江苏两大卫视的黄金档期,让你捧腹爆笑。
三支TVC何以有如此魔力?
《买票篇》《买年货篇》和《拜年短信篇》,三支TVC都采用短短30秒讲述一个简短却丰富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乡愁,更何况王大锤!临近春节,手机百度与黄牛党的犀利PK,助力大锤智斗铁公鸡,才华横溢巧编短信搞定爸比……一个个故事性极强、情节环环相扣、激烈人物冲突、快语速的对白,让每个人不仅看完了全篇,也记住了“6亿人都在用百度”。
随着三支作品的相继出街,也正式拉开了2014年百度春节营销的帷幕,这也为今年互联网公司们的春节营销大战增添了更多的戏码——2013年京东、腾讯、360、小米等品牌在春节前轮流上阵,而今年包括BAT等业界大佬也已纷纷加入了春节黄金档的竞争。而有所不同的是,和其它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空洞的“高大上” TVC相比,百度则把鲜明的互联网特色移植到了用户熟知的传统屏幕媒体上,将病毒视频风格的广告搬上了电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在颠覆互联网公司一贯广告风格的同时也让TVC本身有了更大的看点。
首先,在内容创新方面延续《万》一贯的非典型逻辑思维,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到的“媒体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三支TVC将恶搞与反讽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主人公遇到问题——屈服——挣扎——“万万没想到”的时刻闪现, 6亿人都在用的百度轻松解决问题。围绕手机百度的功能特点,每一支广告都慎重选择春节期间最典型的搜索使用场景,通过三个同质不同景的整合营销进行持续传播,以连环小故事的形式制造诙谐幽默的爆点,不断加深观众对产品的感知。让观众在看广告的过程中能够与产品产生情感互动,并且可以直接转化为行动,拿起手机百度搜索一下。
其次,三支TVC广告的投放时间也充分结合了用户需求的时效性:《买票篇》在春节前的买票高峰期率先投放,《买年货篇》紧随其后呼应了购买年货的时段,《拜年短信篇》则将集中在腊月二十九和除夕当天投放,呼应用户发拜年短信的集中时段,让广告在关键时刻更加贴近用户,深入人心。
最为关键的是,百度此次主推一款移动端产品。单纯的移动设备投放往往屏幕展现效果有限,此次“春节三部曲”恰如其分地结合多屏市场影响力,央视、卫视、网络视频立体化向用户聚拢,将网络热剧结合手机百度量身打造的广告,同时在PC端、电视台黄金档播放,正好把传统电视屏、PC屏和风头正劲的移动屏完美结合,既把握住多屏融合给产品品牌带来的绝佳营销契机,又抓住了原有网络剧的忠实追随者,拓展了传统电视屏前的观众。
显然,随着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力主移动布局,发力移动互联网。而手机百度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的基础型入口,更是重中之重。提升手机百度品牌知名度、引导用户养成使用手机百度的习惯,也相应成为此次百度春节营销的最主要目标之一。经过内容上的精心设计与编排,有效的时间节点控制,颠覆传统的投放方式,传播效果远远超出预期。
当反复品味、细细欣赏每一支TVC,“6亿人都在用百度”的出现成为最关键的画面。除了强化产品手机百度已经成为6亿用户随时随地解决问题的首选工具之外,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将早已深入人心的PC端口号“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延伸向手机百度的新Slogan:“手机百度,随时知道”。而借助这样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和颠覆性的广告作品,在让观众们记住了手机百度新口号的同时,也真正地让百度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上一同掀起“手机百度随时知道”新风潮。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
挺好笑的,抓的几个点都挺有过年的insight,至少比十万个冷笑话随便植入一个狗屁广告来的有趣,还顺便恶搞了爸爸去哪了,爸比,笑屎我了
挺好笑的,至少比十万个冷笑话随便植入一个狗屁广告来的有趣
挺好的,别光顾着拍砖,看看人家的亮点嘛,不然就当场写个比它强的?呵呵。。。。
嗯。软文,万系列百度TVC真一般感觉没以前的有意思了
叫兽也就这样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