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e生活营销
德芙
impact.com持续推进服务商体系战略升级,完善中国本地合作
麦当劳
宝马
NIKE
华为
京东
母亲节
泡泡玛特
肯德基
金瞳奖
中秋
ai
汽车
清除历史
暂无搜索记录...
关注
登录


弃"子"前行:宝洁将放弃旗下近百鸡肋品牌
发布时间:2014-08-04 15:00 浏览量:52095
宝洁
裁撤100品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宝洁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出售、终止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以削减成本并关注于最重要的产品系列。而本次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数一半以上。
对于此次重大调整,宝洁首席执行长A.G.Lafley表示,该公司保留70至80个最大的品牌,并最多剥离其他100个表现落后的品牌。宝洁保留的品牌为其8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贡献了90%,为其利润贡献了超过95%。而计划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数一半以上,均属于年销售额基本都在1亿美元以下的小品牌。
Laf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规模大小完全不感兴趣,而是看宝洁是否是顾客青睐之选。“如果宝洁认定无法在某些较大品牌所处的领域有良好表现,那么这些品牌也可能被砍掉。”此外,他同时提到了宝洁最近出售了其宠物食品品牌的动作,其中包括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lams品牌。
对于消费用品巨头这一“突然”举动,相比行业内的巨大反响,消费者对此的反映却显得相当平静。“确实品牌过多,差异化也不明显。早就该剥离了。”有不少消费者指出,他们甚至在这之前并不知道被剥离的品牌原来属于宝洁旗下。而对于此次调整是否会影响日常消费习惯?几乎大部分的消费者均表示并未受到影响。“平时经常使用的品牌仍然被保留,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有网友表示。
事实上,此次并非宝洁首次宣布欲裁撤旗下非核心业务。2012年,宝洁就以27亿美元现金将旗下“品客”薯片品牌卖给了美国谷物食品巨头家乐氏,并宣布彻底退出了食品领域。而源于利润下滑,从计划到彻底剥离食品业务,宝洁花了整整七年时间。
据了解,根据市场细分洗发、护肤、口腔等几大类,宝洁公司名称并没有成为任何一种产品和商标,而是以各品牌为中心运作。香皂品牌“舒肤佳”、牙膏品牌“佳洁士”,卫生贴“护舒宝”,洗发水有“飘柔”、“潘婷”、“海飞丝”3种品牌,洗衣粉则有“汰渍”、“碧浪”等9种品牌。而在这些日化领域,联合利华是其同业竞争角逐最激烈的对手。有业内人士指出,宝洁此次计划缩减旗下品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将与对手的竞争全部集中到日化业务上,进而巩固并提高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容及健康护理产品是宝洁专注的核心领域,实际上其品牌形象也恰好准确定位在这个区域,剥离出去的品牌大部分是这个区域外的、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子品牌。许多品牌甚至用户根本不知道属于宝洁的,剥离行为对品牌形象也没有影响,这也是宝洁能果断作出剥离计划的重要因素。
虽然本次大刀阔斧的“弃子”行为在行业内属前所未有的轰动,但回顾近几年来宝洁的举动,不难发现这是一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举动。2012年开始,宝洁“缩减营销开支”与“裁员”的消息便不绝于耳,其中“缩减营销开支”的策略更是被沿用至今。除此之外,在今年Q4的财报中,宝洁的销售额下滑了1%。抛开主客观因素,这些看起来不那么积极的因素已经导向如今的这个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已经决定轻松转身,在真正转身之前,依旧有一摊事务需要这个日化巨头慢慢消化。首当其中的应该还是裁员。巨头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错综复杂的脉络,这一次也得以好好整理一番。
对于此次重大调整,宝洁首席执行长A.G.Lafley表示,该公司保留70至80个最大的品牌,并最多剥离其他100个表现落后的品牌。宝洁保留的品牌为其8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贡献了90%,为其利润贡献了超过95%。而计划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数一半以上,均属于年销售额基本都在1亿美元以下的小品牌。
Laf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规模大小完全不感兴趣,而是看宝洁是否是顾客青睐之选。“如果宝洁认定无法在某些较大品牌所处的领域有良好表现,那么这些品牌也可能被砍掉。”此外,他同时提到了宝洁最近出售了其宠物食品品牌的动作,其中包括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lams品牌。
对于消费用品巨头这一“突然”举动,相比行业内的巨大反响,消费者对此的反映却显得相当平静。“确实品牌过多,差异化也不明显。早就该剥离了。”有不少消费者指出,他们甚至在这之前并不知道被剥离的品牌原来属于宝洁旗下。而对于此次调整是否会影响日常消费习惯?几乎大部分的消费者均表示并未受到影响。“平时经常使用的品牌仍然被保留,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有网友表示。
事实上,此次并非宝洁首次宣布欲裁撤旗下非核心业务。2012年,宝洁就以27亿美元现金将旗下“品客”薯片品牌卖给了美国谷物食品巨头家乐氏,并宣布彻底退出了食品领域。而源于利润下滑,从计划到彻底剥离食品业务,宝洁花了整整七年时间。
据了解,根据市场细分洗发、护肤、口腔等几大类,宝洁公司名称并没有成为任何一种产品和商标,而是以各品牌为中心运作。香皂品牌“舒肤佳”、牙膏品牌“佳洁士”,卫生贴“护舒宝”,洗发水有“飘柔”、“潘婷”、“海飞丝”3种品牌,洗衣粉则有“汰渍”、“碧浪”等9种品牌。而在这些日化领域,联合利华是其同业竞争角逐最激烈的对手。有业内人士指出,宝洁此次计划缩减旗下品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将与对手的竞争全部集中到日化业务上,进而巩固并提高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容及健康护理产品是宝洁专注的核心领域,实际上其品牌形象也恰好准确定位在这个区域,剥离出去的品牌大部分是这个区域外的、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子品牌。许多品牌甚至用户根本不知道属于宝洁的,剥离行为对品牌形象也没有影响,这也是宝洁能果断作出剥离计划的重要因素。
虽然本次大刀阔斧的“弃子”行为在行业内属前所未有的轰动,但回顾近几年来宝洁的举动,不难发现这是一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举动。2012年开始,宝洁“缩减营销开支”与“裁员”的消息便不绝于耳,其中“缩减营销开支”的策略更是被沿用至今。除此之外,在今年Q4的财报中,宝洁的销售额下滑了1%。抛开主客观因素,这些看起来不那么积极的因素已经导向如今的这个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已经决定轻松转身,在真正转身之前,依旧有一摊事务需要这个日化巨头慢慢消化。首当其中的应该还是裁员。巨头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错综复杂的脉络,这一次也得以好好整理一番。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