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收获显著增张,新一代企业领导人的带领下迎来崭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9-10-28 11:52 浏览量:16999
2019年10月–根据独立咨询公司R3近日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企业目前在《财富》 世界500强中占据119席,几乎与美国企业121家的数量相当。因此,若中国企业增加对品牌建设的投入,走向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这一时机其实已经成熟。
本月发布的《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白皮书探讨了使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种种动因,以及文化、战略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在扩大品牌全球影响力过程中的作用。 R3中国区董事总经理Sabrina Lee表示:“包括抖音、微信、联想和DJI在内的中国品牌当前的海外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企业在传统经验中无法看到的品牌建设的结果。当您将卓越的营销效果与价格合理的创新产品相匹配时,全球消费者将做出回应。”
中国全球品牌战略
这份深入的白皮书指出了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四大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将推动中国品牌扩大在海外的影响力。该报告亦回顾了一系列中国品牌的成功战略以及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中面临的挑战。
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四大催化剂:
智能手机配件公司Anker通过专注于更好的产品质量(通过更长的电池寿命)以及吸引人的感官设计和包装,成为亚马逊最受欢迎的便携式电池组品牌。
无人机制造商DJI是值得信赖的专业品牌,它清楚地表达了品牌标识和技术信息,并在无人机爱好者群体之中建立了强大的社区网络。
移动电话公司OPPO通过赞助诸如温网锦标赛等备受瞩目的体育赛事,以及携手诸如国际板球理事会之类的国际组织从而在欧洲和印度地区收获不俗的反响。
体育品牌安踏通过合并和收购扩大品牌影响力,包括通过收购外国品牌如Fila和Amer Sports的股份进入欧洲市场。而其与NBA球队Golden State Warriors(金州勇士)旗下的Kevin Looney和Klay Thompson等明星运动员进行商品交易将进一步扩大该品牌在美国的知名度。
青岛啤酒凭借其文化根基在海外市场上的地位,得益于其在餐馆和中国文化活动中的存在,使其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中国啤酒品牌”。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过去十年中,中国品牌已经能够利用国内市场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来促进创新,并利用其在数据、人工智能和可出口技术方面的先进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优势领域。 Sabrina表示:“对于如何在数字优先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应对,中国品牌相较海外品牌的敏感度往往更高,理解也更深入,这使他们在历史上的这一特定时刻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些中国企业的成就离不开积极将创新完全融入到品牌发展中的企业文化。”
拥有14亿的巨大人口基数,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向世界输出“中国梦”,而中国企业家精神也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近年来对电商和游戏等企业加强了监管,但中国市场孕育的新业务形态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根据《世界经济》(World Economics)的数据,2012年至2017年之间,估值在10亿美元或以上的亚洲初创企业中有80%位于中国,而在中国前100家非国有企业中,由年轻的创始人或企业二代接班人掌管的比例高达90%。
越来越多的跨境合作伙伴,面向市场的营销机构和顾问正在积极解决出口到国外市场的认知障碍,例如本地化和文化等方面。
根据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BrandZ中国排名,中国品牌影响力同比增长15%,而去年同期仅为5%。中国品牌的数量占总数的19%,仅次于美国。而中国品牌最常见的优势领域集中在技术、电子产品和零售/电子商务等。
与获取白皮书,请点击此处联系R3。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