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e生活营销 WPP 泡泡玛特 蒙牛 小米 母亲节 adidas 宝马 中秋 肯德基 华为 NIKE 金瞳奖 AI 财报
清除历史

“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信念不泯,生生不息,彰显当代愚公精神

发布时间:2020-01-07 11:21     浏览量:47671


公益 情怀 信念 泰美时光 2020金瞳奖


“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这里……孩子们也要一直干下去……”,八步沙“六老汉”他们在沙漠中无数次和沙魔赛跑,他们用生命践行承诺,他们世代守护家园……石满、郭朝明、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曾经的八步沙“六老汉”迄今为止仅剩两人,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的不止是感动!



38年,1000万株幼苗,38万亩树林,21万亩良田……这就是八步沙“六老汉”以及他们的后人,为他们所生存的家园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什么是家?不只是你出生的地方,更是你让哪里为你重生……”作为本片的创意代理方泰美时光力求用最真实的画面和最真挚的情感,回顾八步沙“六老汉”三十八年的艰辛历程。“六老汉”治沙的初心就是“保护家园”,可是为了这简单的想法,他们历经三代人的风霜雨雪,从“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开始,一步一步让古浪县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他们让荒漠渐变绿洲,为家园筑起了一道防风固沙的铜墙铁壁。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且“六老汉”的第三代治沙人已经开始在荒漠上种植经济作物,为乡亲们开辟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代三代的“六老汉”不仅完成了父辈们的嘱托,现已经主动请缨为这个“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把我埋在八步沙林子看的见的地方”想必这时候的他们,已经“看到了”八步沙的“凤凰涅槃”,也看到了矢志不渝的传世家风。信念不泯,生生不息,八步沙“六老汉”的执念不但感动了后人,也感动了国人,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他们是古浪县八步沙六个普通的老汉,他们也是老汉身后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这是一曲古浪老调,它唱出了古浪人的往事。当泰美时光摄制团队走进沙漠拍摄的时候,依然可以感受到古浪老调的无奈,可是当我们看到八步沙“六老汉”辛勤耕耘的绿洲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在沙漠中看到绿洲的心情,不到沙漠中走一遭,恐怕是很难体会的。他们真的做到了家的“重生”。泰美时光摄制团队从考察堪景到实际拍摄历时22天,因为50%的镜头拍摄都需要在沙漠中完成,工作条件十分艰辛。由于场景繁多,我们需要来回转场,风沙的阻力着实的让我们感受到“六老汉”重塑家园的不易。




摄像组的同事笑言,在沙漠里顶着风沙扛着机器奔跑的感觉,简直让人绝望到要“去死”。整个摄制组每天都要脱鞋、倒沙子数十次,新买的袜子用不上半天就会露脚底,我们把它称为“见沙露”。头发、眼睛、鼻子、嘴即便是全副武装依然是无一幸免。



即便如此,泰美时光团队的每个人露出了无悔的笑容。因为分享、因为欣慰、因为相信、因为被感染被触动……“六老汉”是一个感人的事迹,是一股信念的力量!在2019年的夏天,与其相遇,何其有幸?







【周义丰导演手记】



拿到这个案子在五月初,泰美的同事说:急活。

是时,有关治沙六老汉的宣传已经颇有气候,在网上检索关键词,出来的文章视频很多。信息一下涌入,反倒难为了策划和摄制组主创们,九十秒的时长限制,还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又要区隔已有的各类文本和视觉作品,大家反复探讨修改创意,谁心里也没有底。于是,我们用了个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到古浪去,到六老汉身边去找答案。


五月九号,大早出门的时候北京的温度穿半袖是没有问题的,我和主创们在机场碰头,聊的第一个问题是带了多少衣服——抓绒,冲锋衣,薄羽绒服……谁想我们还是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古浪县城离兰州机场两个半小时车程,沿途经过祁连山,那天刚下完鹅毛大雪,绵延的雪山十分壮观。车里的暖风烤的脚烫,摄影师问接站的当地同事:我们住的宾馆快递能到吗?我问他干嘛,回答说:添点衣服买双鞋。

一日四季,这是看景那几天我们的感受,时晴时雨时风时雹。好像从车上下来那一刻,我就是厚抓绒衣套上两件冲锋衣,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完全是个摆设,因为受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的小气候影响,古浪的天气充满了随机性。

摄制组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这点和六老汉一样。

在空旷的地方人会习惯性的不时看天,云层和阳光交织出万般景象,让人觉得敬畏,如果视野里有人出现,被层层云朵压着,加上地面几乎没有参差的前景遮挡,你会倍感人类的渺小。当年六老汉站在这样的天地间他们是否也在心底丈量过脚下延绵几十万亩的沙地,他们有心情看着浮云流光吗?


古浪县内八步沙林场的地界几乎已经被灌木覆盖,沿着公路驱车一个钟头,然后换四驱越野车在已经长满灌木的沙地颠簸四十分钟才能到达林场与沙漠的边界,古浪县里四驱车不好找,我们坐的是林场里的车,只有一台,我们有五个人,制片自告奋勇说自己蹲在后备箱就好。我坐在后座,一路快要把胃颠出口腔了,制片蜷缩成一个人球,在汽车后备箱四壁来回碰撞嚎叫着。

沙漠里是盲区,没有信号,制片守在车里,因为浑身疼,其他人去找与阳光角度合适的沙丘。后来,美术指导和大家走散了,这是个很大的插曲,差点就出事故那种,后来他沿着种了草方格的边缘走了两个钟头找回了越野车,于是我们就地立下规矩,必须有本地人带领,否则不许单独行动。

人在沙漠中,真的很渺小。

从林场办公区到真正的沙漠区域,将近两个小时车程,沿途都已被植被覆盖的沙地,是38年来,三代人种出来的。

用时间去换空间。

虽然说从小就学过愚公移山,可是当汽车行走在笔直的马路上,眼里所见的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景致的时候,你会觉得这就是奇迹。


第一代六老汉在世的有两位,张润元老先生和程海老先生,张润元老爷子身子骨硬朗,上过央视接受过采访。程老爷子已经不能说话行动不便,所以这些年的采访都没有露面,我们觉得如果老先生身体状况允许,争取拍摄一下老先生,至少这是一个独有的画面元素。

去看望老爷子那天,由于不能坐下,老爷子蜷成一团蹲在门口晒太阳。我们跟他儿子,二代治沙六兄弟之一的程生学先生,说明了我们的意图——虽然有一个小时颠簸的路程,但是摄制组想在拍摄当天找人把程海老先生抬到他们种下的那片林子去。

我感觉到老先生的眼睛那一刻是放光的,也许他已经太久没有见过八步沙那片林子了。

那天的沟通就用了半分钟。一家两代人守护着的那片林子,在拍摄结束后,老人今生还能再看见吗?


我是十四号独自回京,其他人继续堪景调研,在十五号跟监制,策划向央视广告部的领导们汇报,确认拍摄脚本,然后十六号回古浪,十七号开始为期四天的拍摄。


我离开那几天下了沙尘暴。

在兰州落地我就觉得跟上次来的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一路上的能见度都很差,古浪县城更是。天地混沌,看不清楚交界。古浪宣传部的同事介绍,腾格里的沙子细,能时速百里移动,这是沙漠腹地吹来的沙子,不是古浪境内的,以前可不是这样。

为什么人们一代一代的,前赴后继要把绿色往沙漠腹地推进?你离他越远,沙尘就越小。三十年前,那时八步沙就处在沙漠之中,沙子刮起来,遮云蔽日,当地人叫它黑毛风。


拍摄开始,风沙害苦了摄制组,由于沙子细,在拍摄沙漠的那天,摄影机进了沙子,一半的内置灰片不能使用,航拍用的无人机进了沙子,导致第二天一个电机烧坏坠机,摄制组差点全员去帮忙找飞机残骸,因为还想要里面的素材。所有的转场都是一个噩梦,甚至两头驴子是骑着人进的沙漠。那两天,大家边走边吐着沙子还要边护着身边的设备。

两天沙漠拍摄,与平日里在城市拍摄的工作量只少不多,然而所有人都精疲力竭,腾格里的沙子细的恨不得能钻进毛孔,站在风里,脸上感觉被裹了保鲜膜。

我感慨六老汉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奔走劳作,就跟配合拍摄的二代六兄弟们开玩笑说:这沙子要是个头大点,是不是风就刮不起来了?

石银山厂长告诉我:沙子细好。沙子细,存的住水,你看前两天那场雨,落在我们这的沙子里,就够草儿长到八月份了……

言语间,分明是对自己家乡水土的那份骄傲。


六老汉生与斯长于斯埋于斯,他们的儿子他们的孙子也将和他们一样,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爱这里,他们一定会让这里为他们重生。

信念不泯,生生不息。



愚公移山、玉汝于成,也许励志的故事,书中千千万万,但八步沙“六老汉”就在我们身边。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案例信息

行业: 政府、非盈利机构
类型: 影视
地区: 中国大陆
时间: 2019
产品: 《六老汉治沙》
我的评分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