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看到过一篇微信文章这样打趣“私域营销”,说它是2021年最让马克婷腻歪的词儿。
私域营销自2018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引起广泛关注。数字化、电商、社交媒体的崛起,又让私域运营成为广告主必须练就的基本功。面对海量的私域理论及运营方法,我们特别理解前文提及的“腻歪”感受。
所以,我们想换个思路来聊聊“私域”,抛开大而全的模型,不搞量化统计和分析。我们从普通用户的角度,选择几个最常见的私域业态,去和企业主、行业观察家、操盘手展开对话。我们期望通过一系列真实的私域营销案例,从小处着眼,从细节中找到灵感,受到启发。
每当瘦弱的Jason走进健身房,最让他恐惧的不是同行大哥们健硕身材的嘲讽,而是健身教练对他的诸多“关怀”,这是社恐Jason甜蜜的负担。Jason架不住健身教练的热(身)情(材),临别时添加了他的微信。教练带着满意的微笑和Jason挥手告别。当然,这不是再见,而是开始:你好,我的私域流量!
这是一个私域营销的缩影。“私域营销”概念在问世之前就以"积分体系、用户运营"的形式存在。只是在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流量费用高企,转化越来越难时,品牌逐步开始重视细分流量的价值,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运营转变。究其根本,是品牌都想解决「流量少、流量贵、流量假」的问题。
光猪圈版图
健身行业,一定程度上,属于私域营销中的代表阵地。“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从街边的传单派发,到教练以客带客的营销模式,健身行业始终有着私域营销的身影。传统健身行业,生意模式依赖于顾客的时间半径。顾客往往就近选择门店,这直接导致健身行业的私域营销同其他行业会有许多不同。朴睿铂尔特邀光猪圈健身CMO雷叔,分享其在私域营销方面的一些心得。

本期对话嘉宾:雷叔
(下文根据雷叔自述整理)
1. 私域的导向 | 私域营销的第一步,您觉得是什么?
“任何营销战略,都会有一个目标。这一目标,需结合自身的资金、资源、能力去做清晰的界定。私域营销亦是。”光猪圈健身隶属于健身行业,该行业的属性决定了私域营销更多是为了服务于品牌,而非为了变现。依赖于线下门店的健身行业,顾客时间半径是主导因素,直接促使业内各企业的私域流量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私域流量的增减,与门店数量的多少、选址的好坏息息相关。除了线下传单,很大一部分用户都会选择大众点评来寻找最近的健身门店。
光猪圈门店
然而,若专注于私域营销,投入资源却较大。这包括专业团队的组建,内容策划与运维,线上线下多部门的配合……..到最后,ROI其实非常低,得不偿失。
所以,不要为了私域而做私域,要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阶段、自身能力去做全面考虑。
2. 私域的壮大 | 私域流量的增长,依赖公域流量的导入,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私域流量的增长,如果纯靠公域流量的导入,那健身行业就太难了。健身行业,受限于空间与时间两大因素,利润并不高。但现在的公域流量却很贵,不然也不会催生私域营销这一概念。
光猪圈健身,起初组建私域流量矩阵时,便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壮大私域的力量,其中一支便是依靠教练这一资源。

光猪圈目前有上百家门店,每家门店的教练按最少的10人计算,这就有上千名教练。他们有颜值,有身材,有自己的社交圈。经内部适当的培训与包装,他们所引入的资源,也是非常可观的。我们还拥有自己的BD团队,若教练接触到了B端资源。BD团队,也可以帮助其洽谈商务。私域的壮大,并非一定依靠公域流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盘活企业内部的资源,并做合理的运用。
3. 私域的价值 | 私域营销,在光猪圈健身内扮演怎样的角色?
前面提到,私域流量在健身圈营销的比重并不大,但其价值仍然存在。光猪圈健身汲取了传统私域营销的优缺点,做了较大的调整。比如常见的微信群运维,部分品牌的微信群人数高达上百人。而我们的微信群,单个不超过50人,甚至还有10人小群。人数可控,意味着工作人员的解答速度,服务温度也可得到保障。

而且,在信息的发布频次和形式上,也做了一些改变。一天一次的频率,修改为隔天发布,发布的内容也不限于文字、图片,还包括1分钟的短视频。频次降低,质量提升。(群内)人少了,活跃度却变高了!
4. 私域的媒介 | 私域营销,始终绕不开微信群这一高频媒介。您能谈谈对这一媒介的看法吗?
私域营销,功能有很多,提供品牌和用户平等对话的平台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从这一角度思考,微信群是再合适不过的媒介了。光猪圈健身的群运营,消息发布为主要功能,转化与成交并不是。群内发布的内容,多以吃和练为主。这也符合当下一些健身消费者的需求。爱吃,是人的天性。但怎么吃,才能把肉长在该长的地方,怎样练才能把身材“雕刻”出来,需要重点关注。这与快消领域的私域有所不同,快消品牌可以通过发券来促下单。但我们只能坚信长期主义。健身品牌即便大量发券,客户多半还是会在合约期满时续费。唯独不断地提升用户活跃度,提高健身频次,客户方能提升付费意愿。月度健身20次和5次的两位会员,谁更愿意再次付费,可想而知。若客户有付费下单的需求,则会引导进入光猪圈App内。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性化的举措,是可以提升群打开率的。试想,若群推送内容的结尾和激励消费高度相关,相信你多半会将群打入“折叠群聊”之中。这在光猪圈健身的用户上,是较少出现的。
5. 私域的运营 | 用户感知提升,离不开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光猪圈在这一方面是否也有下功夫?
私域营销,“流量”的认知升级很重要,这也是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步。光猪圈健身对教练做了很多类似的要求。比如做客户画像,SaaS系统内标签虽然会帮助归类,但教练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光猪圈的教练除指导课程外,日常也需要'报量',这包括客户年龄,男女比例,工作性质,消费能力……即用户画像要做细;对于会员客户,出于什么样的因素而下单(健身卡或课程),是健身教练的形象、谈吐?还是课程本身?这些都要做详细汇报。


数据维度定量下的结果,辅之定性研究,客户的认知会有一个较好的呈现。有了这些,在日常维护上,内容的策划也会有很多倾向性。
举个例子,当下年轻人,冲动消费相比早一辈要少很多。但他们依然愿消费,敢消费。看似矛盾,但确实如此。他们在决策前,会做很多的考量。他们考量的因素,我们都会做分析。比如70、80后,买的是健康,所以重产品和服务。但年轻人,买的是形象。所以,光猪圈健身“身材雕刻工厂”的品牌设定便可以很好的理解了。
6. 私域的变现 | 在私域流量的利用上,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些好的想法。
流量形成一定规模后,“变现”是常见目标,但逻辑亦有不同。这里面有许多讲究,以“资源置换”举例。光猪圈健身,通常会和健身感较强的明星艺人合作。比如最近我们就在和一位知名港台艺人团队沟通。大致的模式是:对方借助光猪圈健身的私域做唱片的宣发;反过来,其艺人的光环与言语号召“去光猪圈,就可以听到我的新专辑”,为光猪圈健身站台。这是一个典型案例,类似的还有影视领域宣发合作。
这类合作,经把关后,对用户的打扰也较小。相反,还可起到促活的作用。引用此前所提,光猪圈健身在私域流量利用层面,更多是为了服务品牌,而非变现。
私域营销的目标,需要结合自身的资金、资源、能力去做清晰的界定。变现并非唯一终点。
私域流量的增长,依赖公域流量并非长远之计。归根结底,还需盘活企业内部资源,并合理运用。
私域营销,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如果现阶段尚无变现可能,不如将其做得有价值。通过价值做置换,来满足私域流量对品牌的需求。需求并不一定是金钱,也可以是促活,或者声誉。
你想成为“朴睿私域营销案例研究”的访谈对象么?欢迎关注“朴睿看见”公众号,后台留言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