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2021 年轻人趋势报告刷新
发布时间:2022-03-07 13:58 浏览量:5939
脆弱的系统:
意外真的来了,我才意识到原来世界和我都不堪一击
高速腾飞的经济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习惯了马力全开,高效运转的社会系统,早已把高度紧绷的工作和极其便利的生活当成了常态,忘记了真实世界从来都是“不确定”的,”失常“实际上随时都在看不见的角落发生。疫情的“无差别打击”及其连锁反应成为每个人被迫面对的“不确定性”:个体日常生活的骤然失序,经济下滑带来的巨大冲击,安全、自由和隐私的全新博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确定性”前所未有地袭击每个人的生活,引发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进步叙事的坍塌”——人们感觉,长久以来被许诺“明天会更好”的生活变坏了,而且好像不会再好了。
“进步叙事”坍塌:
今天可能比昨天好,但明天不一定会更好了
“叙事”的实质其实是“把什么说成是什么”。“进步叙事”作为一种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观念曾让人深信不疑。但是检验一个观念是否成立的最终条件是现实中是否可行,被现实挑战的观念就会面临怀疑。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尤其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进步和进步叙事几乎是同构的,哪怕是局部的、附带条件的、甚至是附带代价的社会进步一旦变成“进步叙事”被人们相信,人们便会基于这种进步叙事所描述的、许诺的“好处”而展开推进进步所要求的行动,并进一步把这种叙事“做成”一部分事实。“科技解放人类”、“竞争创造价值”、“延迟满足”都是对进步叙事的应用。
无论是科技进步叙事的“科技发展一定带来美好生活”、消费主义的“只要买买买,生活大满足”,还是社会进步叙事的“只要持续努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都在合力为人们讲一个“明天会更好”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们相信,无论作为个体的自身正在经历何种不顺不幸,“整体上而言”,只要还有能力消费,“生活总归还是好的”。
然而想象的兑现终究依赖现实表现。进步是否能带来当初许诺的“好处”,甚至一种改变是否能被称为“进步”,开始被现实拷问。技术和算法高歌猛进的同时裹挟生活,阶梯式竞争催生的内卷化、延迟满足的不可期……导致长期身处系统、依赖系统的人们感受到强烈的个体价值丧失和不安感。
进步叙事,其实是我生活的赤字。
流沙平原上的游牧:
做一个普通人好好活着
“进步叙事”的坍塌,不意味着对“进步”事实的否定。生活向好,社会向好,是每个人的真实期待。“进步叙事的坍塌”引发的核心反思,就是如何从一个“被进步叙事透支的人”,变成一个“好好活着的普通人”。
“进步叙事的坍塌”对商业世界的深层影响已经显现。2021 年度报告从“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如何自我决策和自我负责”及“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三大视角出发,总结了三大方向改变下的 9 大趋势,25 个细分方向下的 77 个小趋势,为商业世界勾勒出全新的图景。商业和品牌如何”帮助一个普通人好好活着“,成为未来商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核心议题。
对“消费主义”的质疑和反思:
真实生活不是橱窗
消费主义的盛行是进步叙事的衍生品。消费主义以“消费 X 就能让你成为 Y”的逻辑格式,以符号价值代替真实价值,成为过去十几年商业世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品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进步叙事“中受益。品牌按照商业的逻辑,把进步叙事中的生活梦想分解为一个个商品出场的情境,打包成生活方式进行贩卖——品牌把生活方式“橱窗化”进而变得同质化,而消费则是把”橱窗“搬进生活,于是生活变成展示商品化生活方式的一个界面。
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感的日益加深,迫切地要求消费的价值重新排序。对日常生活真正重要的价值开始重新被重视,反向挤除消费主义泡沫。消费能带来什么?消费应该带来什么?人们真实的生活无法一直“橱窗化”——真实的生活面临各种真实的问题。“消费应该带来什么”在此回退到其前置的价值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良好生活”;而“消费能带来什么”则变成人们改造未来行动的一部分:消费即用钱投票选择未来。
我们从“博物式的良好生活”这一趋势大方向上可以看到更多的例子:
以上关键判断,奠定了青年志 2021 年度年轻人趋势报告刷新的大方向,全文分享是以演讲/工作坊的方式提供的。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过去几年商业伙伴们反馈,他们想理解年轻人文化的全局同时构建有温度的同理,面对面讲解和交流,是任何 Keynote 和纯文字版都无法替代的。
如有需要,请联系:
open@chinayouthology.com
我们将有志己人对接需要
▼ ▼ ▼ ▼ ▼ ▼ ▼ ▼ ▼
青年志 PRO
以文化式视角,深挖年轻人洞察,
追踪预判趋势,全方位支持品牌的文化式创新。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