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广告门评分
支付宝出行中秋TVC:想见就相见
发布时间:2022-10-12 15:27 浏览量:13747
“在这个依赖网络的时代,互联网的产品,真正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吗?”
——接到支付宝出行视频brief的第一次头脑风暴上,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且在第一轮的创意案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今,一个年轻人从出趟远门会打开多少个App?
答案是四个:打车App、机票或高铁票订票App、城市公交地铁电子卡App、骑行App
看起来是毫无难度的操作,但,如果主角换成一个老人呢?
于是,沿着这条思路,我们给支付宝拍摄了一条出行的TVC,在今年的中秋节温暖上线。
支付宝出行,是支付宝“四大金刚位”之一,首页点击出行,会看到【公交、地铁、打车、车主、12306、机票、骑行】七种出行方式的选择。出行作为一种常态化的需求,支付宝给出了只用打开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解决方案。
中秋节,每一张车票背后,都是中国人特有的温暖出行
古往今来,中秋一直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情感价值——团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思乡的诗句自小刻在国人心里,让我们总会在特别的时间,勾起特别的情愫。订好票,准备回家,是中国人出行计划里,最温暖的期待。每个传统节假日,中国人从生活的他乡回到家乡,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
在这个交通发达的年代,相见也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中秋节回家吗?”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个年轻人,他们说:“好不容易放三天假,只想躺着。”当我们问一个在外务工的中年人,他又陷入了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中。而更多的时候,这句“中秋回家吗?”是来自年迈的父母在电话那头的渴望。相见,并不容易,因为距离,因为时间,因为工作,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可是,回家,哪里需要什么理由。
只有走进日常生活的互联网产品,才能讲述走入人心的故事
我们讲了三个故事,正是千千万万个中秋回家相见的缩影。科技发展让时代更进步,却没有让老年人的出行变得更容易;和可爱的女儿天天都手机视频见面,却因为手头的工作好久不见;当快餐式的爱情成为主流,带她回家见父母,让真正的爱意涌上心头。
我们不断探寻故事与产品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老两口见女儿却不会购票,支付宝出行傻瓜式操作轻松解决;中年人想回家却忙于工作,支付宝出行信息聚合轻松解决;年轻人回家见父母却不巧错过,支付宝出行方便快捷轻松解决。
基于这些真实生活场景,融合支付宝出行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三个故事中支付宝出行对相见面临的困难的化解,展现支付宝“选择多,麻烦少”的价值,传递“出行就用支付宝”的心智。在中国式情感的演绎中,产品功能不再是传统的商业植入,而是完完整整故事的一部分。
三个通宵拍摄,没有工地场景,就造一个工地
按照我们脚本的计划,有一场场景调度很大的戏——工地。原本我们联系到的场地,是夜晚施工的,车辆现场氛围拉满。现场也有高差,我们堪景的时候,导演站在高台上,指着下面的车道,说——“到时候男演员从这里跑出去,所有运渣车的灯光给我往这条路上打,嗯,情绪饱满了。”
谁能想到临近拍摄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原定的工地不能拍摄了。本着“戏大于天”原则,制片说:“我们,造一个工地吧。”制片找到了一个四周荒芜,用于倾倒渣土的空地……
用吊车把主光源挂到30米空中,调来20辆运渣卡车和挖掘机。虽然现场每个司机配备了对讲机,但车辆的噪音太大,基本还是靠吼。
整个拍摄按照三个故事,分三个晚上进行拍摄,每天下午5点开机,第二天凌晨4点收工。当我们看到导演衣服背面的汗渍凝聚成一个“爱心”的那一刻,我们都觉得——这片子应该稳了。
TVC & 系列海报宣发,多平台同步传播
唤醒对家的情感、对相见的渴望是本片的初衷。以视频为起点,以#中秋,想见你#为话题,呼吁更多人勇敢去奔赴一场相见。联动多个大V以讲述相见小故事的方式,让这条支付宝的相见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视频上线后,获得了超2000万播放和超10万互动。
我们当然能明白相见的不易。
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想见的力量,终究可以逾越所有考验。
希望你我都能,「想见就相见」。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