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功能性护肤研究:新消费如何穿越低谷、迎来长坡?
发布时间:2022-12-05 23:08 浏览量:5431
引言
高能赛道如何才能活得更长久?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功能性护肤赛道。所谓功能性护肤,是介于普通护肤品和皮肤科药品之间,运营活性成分修复皮肤屏障、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的护肤品,包括敏感肌护理类产品、高效成分型护肤品与敷料面膜类产品等。


参照国外市场我们也可以发现,功能性护肤品类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力持久的赛道,如今正是方兴未艾之时。百植萃&稚可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Nancy 对此做了一个对比:法国功能性护肤的渗透率约为43%,美国在14%左右,中国的功能性护肤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渗透率仍仅有7%-8%,再加上中国有着巨大人口基数的红利,功能性护肤未来的潜力将十分可观。
这几年高速的发展、充分的竞争也让功能性护肤赛道上出现更多细分领域的玩家,爆款皮肤学级的护肤品、强功效类护肤品、械字号医美修复类护肤品以及蕴含中草药成分的传统国货品牌等。
功能性护肤群雄并起的格局,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同时激烈的竞争也让品牌随时面临淘汰的风险。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所有的品牌都迫切寻找一个确定性的发力方向。研发还是营销?成分还是配方?功能性护肤究竟需要“卷”什么,才能卷赢比赛,成为真正的大牌?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期圆桌派中,我们和功能性护肤头部公司贝泰妮集团,百植萃&稚可,福瑞达生物股份的创始人或高管,以及深耕消费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商景栗科技聊了聊,这条“高能赛道”中品牌究竟需要抓住哪些核心壁垒,才能经历更加长期的考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归商业的本质,从用户需求出发,行业嘉宾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一个共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功能性护肤品,满足功能性需求仅仅是基础,品牌要想脱颖而出、持续增长,必须在功效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性的用户体验。
01
功能性护肤
开始卷“综合性用户体验”
中国的功能性护肤市场,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不同于国外消费者对护肤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中国上一代的消费升级在市场开放后的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消费者受到集中化营销影响,盲目追求护肤效果,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敏感。据百植萃&稚可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Nancy回忆,10年前百植萃创立之初,中国消费者敏感肌比例还很少,那时日韩的数据大约是30%-40%左右。但如今中国消费者敏感肌比例急剧增加,目前占比已高达70%。
目前,“肌肤问题较严重,追求成分安全”和“肤质较敏感,预防肌肤问题发生”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功能性护肤产品最主要的两大原因。[3]要想在功能性护肤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必须在保护甚至修复皮肤屏障的同时,实现更丰富的功效,功能性护肤竞争的第一阶段,也更加侧重于产品的“有效性”。
在实现功效的基础上,护肤品给用户带来“变美”的希望感,也是其重要的价值来源。启承资本高级研究员片矢东滋郎指出,目前市面上许多功能性护肤品牌,尤其是针对敏感肌修复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的心智是,只有在皮肤遇到问题、需要被改善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类产品“救火”,但回归常态之后,消费者依然会用回不太强调“功效性”大牌护肤。
尽管这样的认知是出于消费者对功能性护肤品牌专业性的认可,但仍然会给这类品牌的长效增长留下隐患。毕竟,消费者不会希望自己的皮肤一直“有问题”,也就不会进行持续的复购。
美妆护肤行业有一个共识:它真正贩卖的,是关于美丽的终极梦想。功能性护肤品介于皮肤药物和普通护肤品之间,在利用好“专业”、“有效”等标签的同时,也急需摆脱人们对“是药三分毒”的心理排斥,因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品牌,开始注重为用户创造更好的感官体验。
最后,护肤品效果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专业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功能性护肤品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皮肤耐受程度、综合状态等都有可能影响护肤效果,品牌需要帮助消费者建立更科学的护肤理念,这也有赖于通过内容和服务的建设,树立更加专业、贴心的品牌价,传达科学的变美价值观,获得用户的信任。
未来功能性护肤最重要的竞争力,就是在确保功能有效的基础上,为消费者带来正向的感受和情绪,最终形成消费者认同的品牌文化和价值观,形成品牌壁垒。
现阶段功能性护肤的竞争,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综合性体验,它包括功效体验、感官体验和价值体验三大维度,背后隐藏的是对品牌皮肤科学实力、成分与配方技术、内容打造、服务方式、渠道布局、品牌塑造等综合能力的考验。
1.1 功效体验:有效有用成为基础需求

但是,应用在护肤中的有效成分是有限的,随着供应链日渐成熟,护肤品创业者想要获得合格的功能性原料并不困难,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许多成分的有效性受配方因素影响很大,很容易变成投机者吸引眼球的噱头。
相比而言,国际大牌美妆拥有更加成熟的配方技术,相当于在成分原料的基础上,有更高超的厨艺,将原料做成真正美味的菜肴,构成自身的技术壁垒。
比如Olay旗下有一款沐浴露产品,成分列表和其他竞品差别不大,但由于Olay拥有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复配技术,在体系配方里形成一个空间不稳定或者加压稳定的层状结构,用水洗涤后,层状结构破碎,护肤油脂就会更高效地沉积到皮肤上,使得这款沐浴露的使用感受和使用效果都优于其他竞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成分和配方技术以外,监管政策趋严,消费者对皮肤的管理也愈发精细,对功能性护肤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使拥有了有效的成分和配方,不同季节、不同肤质、不同人群也会影响护肤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品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皮肤科学,进行更可靠的临床研究和检测。
贝泰妮集团董事长业务助理牛子瀚表示,薇诺娜目前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相对较慢,就是因为集团内部对新品有着严格的功效测试要求。薇诺娜内部设置专门的临床验证部门,联动皮肤学领域专家,针对新品宣称的功效进行专门的临床观察。正是这样严谨的研发流程,才保证了薇诺娜在敏感肌修复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先地位。
1.2 感官体验:创造“变美的梦想”
无论是成分、配方还是临床检测,考验的都是功能性护肤品牌的综合研发能力。但对于功能性护肤品牌来说,除了能在功效上获得差异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气味、肤感、外观甚至传播内容等综合性的元素,给消费者带来更舒适的使用感受。
以国际大牌资生堂旗下的安耐晒为例,其王牌防晒产品长期占据品类top榜单,就在于它能够做到实现防晒效果的同时,拥有更清爽的肤感。这得益于资生堂具有非常先进的成膜技术,可以让配方在皮肤上形成连续的厚度一致的透气膜,从而能让防晒剂在最少用量下起到最大的效果。
除了产品技术上的投入外,资生堂研究所还会纳入皮肤心理学的研究,检测肤感变化对使用者“幸福感”的影响,确保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产生愉悦的感受。

(资生堂通过消费者使用化妆品脑部反应来评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感官体验)
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也是功能性护肤品牌给消费者带来良好感官体验,提升情绪价值的重要路径。
比如薇诺娜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微信私域,利用服务权益吸引用户沉淀在私域内,并借助数字化基建对用户进行分层运营,为不同圈层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针对高意向用户,品牌可以通过社群或BA向用户推荐适合的产品;针对已购用户,BA会教授正确的搭配和使用手法,用户在遇到产品问题时,也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BA对用户进行定期回访,在使用周期结束时进行复购或跨品复购提醒,帮助用户通过长期坚持使用产品获得更好的护肤效果。

在营销传播上,颐莲找到愿意尝试新事物、具有创新性的KOL博主,和他们一起共创传播模式。谢锐回忆,2018-2019年,颐莲和MCN机构合作,邀请达人进入颐莲工厂或办公区进行直播,一方面,这些达人的受众正是颐莲希望触达的“尝新”型消费者,另一方面,对工厂和办公区域的展示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出产品背后的“黑科技”和颐莲品牌的专业性。
1.3 价值体验:像做音乐那样做品牌
成为有庞大用户基础、清晰的心智认知、并且有持续生命力的品牌,大概是所有新消费的终极理想,功能性护肤品牌也不例外。而塑造品牌的本质,是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符号,代表他们所认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贝泰妮集团董事长业务助理牛子瀚认为,对于新入局的小品牌或者刚刚显露头角的品牌来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爆款策略的本质是聚焦,能够帮助品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但在有一个爆品成功后,品牌就要注重开启第二曲线,利用多元化的产品和营销构建更立体化的品牌形象,甚至塑造品牌文化,这也是大牌和非大牌最大的区别。对于现阶段的国货功能性护肤品牌来说,品牌急需解决的,就是打破以成分和功效作为传播关键词的单一思路,建立起真正的“品牌力”。

据牛子瀚介绍,薇诺娜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就会基于皮肤学理论基础,结合生物学、植物学等多种科学技术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适配。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十分注重临床医生的观点输入,将医生群体作为新品研发过程中重要的咨询专家,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接触用户皮肤最多的人,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皮肤情况变化和需求痛点。

除了研发和验证阶段的合作,贝泰妮集团也和医生群体共创可持续的战略体系。比如525全民护肤日活动和“薇笑阳光计划”等,贝泰妮携手中国医师协会开展大型皮肤科义诊,开展免费皮肤咨询活动,传播科学、理性的护肤知识,并为高原光损伤人群提供免费治疗方案。
薇诺娜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利用专业医生的背书实现营销动作,而是利用自身的商业力量推动行业发展,不仅让消费者充分认知到品牌的专业性,同时也是品牌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重要体现。
02
高用户亲密度赛道
DTC私域如何落地?
2.1 为什么功能性护肤越来越重视私域?

也因此,景栗科技希望帮助功能性护肤品牌建立私域价值模型,结合微信生态特点,对用户进行长期陪伴和教育,在消费者产生功能性护肤需求的第一步就通过产品与他们建立连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获得良好的护肤体验,从而使品牌和消费者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2.2 利用数字化基建赋能私域运营

同时,景栗的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对不同用户画像的客户设计个性化的SOP,当用户符合条件触发运营 MOT,系统自动进行打标签、通知成员触达、发送对应消息。

在杨洪钰看来,要成为品牌运营私域好的合作伙伴,一方面要成为一个好的软件服务商,能够集成不同数字化产品,形成闭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要成为好的运营策略和交付服务商,做好精细化的消费者运营。
景栗将两大能力结合起来,为品牌私域带来了巨大助力。数据显示,公司服务过的品牌和之前相比,普遍复购率提升1.5-2倍,用户ARPU值也提升了1.5倍。
结语
Reference
[1] Euromonitor
[2] 烯牛数据
[3] 中国功效型护肤品行业研究报告丨艾瑞咨询
【鸣谢嘉宾】
谢锐:福瑞达生物股份颐莲品牌主理人
Nancy:百植萃&稚可CEO、联合创始人
牛子瀚:贝泰妮董事长业务助理
杨洪钰:景栗科技副总裁、商业与生态合作负责人
片矢东滋郎:启承资本高级研究员
Yolo:增长黑盒联合创始人
刘千:增长黑盒分析师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