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苏佬师:如果你想回老家开个小店?先来看看我在下沉市场学到的生意经
发布时间:2023-04-11 08:48 浏览量:9462
4月初去唐山乐亭出差,和一个朋友(下面简称M)谈合作。M是在三年前看完我的《从开一家餐馆说起:如何用战略逻辑思考问题?》后,入局做餐饮门店。经过自己的深入摸索和三年疫情的洗礼,已然很成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口碑门店。
M一直在关注一线餐饮品牌的打法,也研究增长与品牌营销,但是「学个皮毛」却始终不得其法,于是我们聊了合作。在给对方讲解一线品牌营销思路时,我也学到了真实、接地气的下沉市场生意经,分享给你。
1、在三四线开店,比一二线赚钱。因为房租、人员、原料成本低,单店利润率高过一线城市。举个例子,房租是北京的四分之一,营业额是北京的一半,自然就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这样一家小店,平均一年净利润在二十万元以上。
他这条街,也有一线和大牌熟食品牌入驻过,比如双汇熟食,及已经上市的紫燕百味鸡,但都经营不下去,被打跑了。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很多大品牌要做直营店打样板,但是打工的店长是干不过创业的小老板、小夫妻的。简单说,这种直营店没有人情味儿,回头客少。
第二很重要一点是排外,尤其在熟人市场。本地人和商家不愿意外来品牌抢自己的市场、赚自己的钱,只要一听你说的不是本地话,顾客慢慢就不来了,而且也很容易碰到本地人找麻烦。
第三是如果开加盟店,产品结构、供货方式等不够灵活,跟不上市场变化,对市场竞争没法灵活应对。
一线品牌用高成本做出的高价,在这里就很难行得通。比如花太多钱做门店装潢,花太多成本进更好原料、用更复杂工艺维持产品品质。
8、下沉市场就是人情市场,这个人情,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二是搞定同行。门店要赚钱,但不要表现得太赚钱,不然容易被别人眼红,同行就会想办法来整你。比如进店说吃坏肚子了,要求十倍赔偿,不然让你今天开不了张,或者要给工商局打电话,你怎么办?
第三是搞定工商管理。《狂飙》里唐小龙、唐小虎欺凌菜市场小老板的情况,今天依然存在。如果不会搞关系,城管局、环保局、工商局的人三天两头来,说你XX不合格,要停业整顿,你的生意是做不下去的。
10、M给我讲了一个他亲手操盘,把竞争店挤出去的真实案例。
之前斜对门不远处来了家熟食店,门头装修、产品类型与他类似,明显抄袭,却没有打个招呼。
新店开业,通过一系列宣传和促销,抢了这边很多生意,第一天店里营业额就少了3000。店员很着急,担心竞争不过。
M却很能沉住气,通过三四天研究,发现两个现象:第一是门店业绩在稳步回升,说明自己的基本盘还在;第二是对门因为营业额每天都在增加,每天进的货也越来越多。
于是,他用了一个计策:连续六天让对门大张旗鼓促销,自己默不作声,在第七天时,自己卤了一大批货,把酱猪肉、烧鸡等热销品半价优惠促销,配上喇叭、单页、地推,大肆宣传。
结果对面门店当天的营业额急转直下,因为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好,在第七天囤了大量熟食,这下全卖不出去了。熟食保质期就两天,超过两天口感立马下降,店老板这批货一下全砸手里。
据M说,保守估计,至少让对方产生上万元的损失。对面门店知道竞争不过,关店退出。
11、M制作的卤味熟食口味偏重,高油高盐,在一线城市肯定会被说不健康,但本地人特别喜欢。从侧面也能反映出,一线品牌要想进入下沉市场,拿一线的产品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产品开发。
12、M觉得熟食店盈利空间有限,正在筹备一个卤味火锅店,即将开业,也打算把未来的重心放到火锅店。
我一句话让M改变了这个想法:如果要做加盟,熟食店更标准化、复制成本低、投入成本低,市场容量大,极有可能做成千店、万店品牌;火锅店操作复杂、单店投入成本高,最大的品牌海底捞,也就一千多家店,市场容量有限。
推荐阅读:
积米案例复盘:重塑品牌资产,探索初创品牌破局之道丨苏佬师案例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