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致2024:广告麦田里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4-02-01 02:18 浏览量:6249
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我们登台的时间越久,越难舍自己的角色。
广告已死、4A已死、品牌已死、广告人已死,言论喧嚣多年,墓志铭千千万。广告人被埋葬了千万遍,但依然有一群守望者,主动抑或被动,不舍滚烫理想,守望着广告的麦田,期待穿越变化、期待风调雨顺。
2023,人们穿搭多巴胺,进淄赶烤;为音乐疯狂,为村超欢呼;在特种兵旅行中步履狂飙,在Citywalk中细品松弛生活,回归人间烟火。
边界 & 破界
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广告本质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依附于信息介质媒体上,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及生活方式理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社交媒体到短视频,从私域运营到直播带货,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广告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广告即信息,信息即广告。广告人的角色,不只是广告的创作者和发布者,而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品牌更好地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品牌和信息。广告没有边界,只是很多的广告,不再只是广告人的创作。
理论 & 悖论
历经地缘政治、贸易冲突,逆全球化大行其道。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稳中求进,在新治理体系下布局产业新平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理论上,质量强国战略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持续向好;悖论上,人们感受到的是就业困难、房价下跌、股市萎缩、信心不足。理论上,品牌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应该把钱花在“做品牌”;悖论上,钱袋子紧了,更需要短期效果,Branding预算向后靠甚至直接砍掉。流量获取成本高企,短期效果不佳,品牌力下滑,如此反复,深度内卷,进入下降螺旋。
增量 & 存量
新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全社会的大流量池继续减少,很多品牌面临行业品类型需求缩减。很多原本靠细分品类和流量红利起家的新锐品牌,开始直面大品牌大集团的竞争,同台竞技,存量竞争,零和博弈。存量经营中,品牌依靠提升客户满意度、应对新需求和产品更新迭代,来维持份额;同时,又寄希望“提价不增本” 或“减量不减价”等方式,促进营业额增长。当头部大品牌,开始促销抢市场时,原本依靠大牌平替、流量红利的新锐品牌,就陷入困境。在存量经营中,提升品牌价值感,是最长久有效的利器。
升级 & 降级
“不是__买不起,而是__更有性价比”。人们开始精打细算,更有目标地规划着自己的“大钱”和“小钱”,更注重性价比、个性化消费,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体验,对个性化消费的关注逐渐增加。大部分消费品的平均售价,将出现下降,下沉需求爆发,一些白牌将持续崛起。人们在安全感和舒适感满足后,希望享受小小的犒赏和奢侈,愈发看重情绪价值。人们一方面注重质量和舒适度,另一方面又渴望回归内心的满足感、平和的心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想发疯”与 “渴望平静”之间反复横跳。以“个体视角”理解“群体行为”,洞悉消费的升级与降级,是广告人的必备技能。
技术 & 艺术
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交互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着人们的数字体验。AIGC不仅仅是处理文本、图像、声音等元素,更是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以更人性化的方式理解信息,创作出文案精妙、画面优美的内容。在过去的一年,很多品牌推出AIGC广告,给广告人的创意带来空间感和危机感。AIGC改变了人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创造性的展示品牌,让智能交互充满活力。广告人最应该思考的是:在AI的世界里,品牌的化身该有怎样的形象、怎样的声音、具备怎样的个性,并如何具体展现出来。这不仅仅是AI的技术,更是AI的艺术。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说:“透过广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
广告之于国家理想,就算是广告人,可能大多数都不曾想象。在一定时间内,广告人依然被前后左右上下夹击,但广告未完,墓志铭写早了。星光不负赶路的广告人,消失的与守望的,一样同在。
2024,广告人,心向远方,步履不停,不负热爱,奔赴山海。守望、创新、前行。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