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营销策划中常涉及的心理效应(一)
发布时间:2024-09-03 00:00
作者:陈克思 来源:品牌市场相对论
全文共计2150字,阅读时间约需4分钟
01 飞轮效应——消费习惯培养
飞轮效应是指初始阶段需要较大的努力来启动一个过程,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并达到一定的速度,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维持。
对于品牌而言,培养消费者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持续不断的营销活动和优惠政策,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形成固定的消费模式,从而减少后期的营销成本。
例如,瑞幸咖啡在早期通过大量的补贴和优惠券吸引用户,使得用户逐渐习惯了通过其App购买咖啡,从而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
02 羊群效应——排队跟风、追逐潮流
羊群有三个特点:低智、易受暗示和情绪传染。比如,如果领头的羊因恐慌而跳崖,其余的羊很可能盲目跟从。类似地,在人类行为中也常见这种现象,人们倾向于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尤其是当他们自己没有确定的想法时,它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我们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往往会本能地跟随群体的意志,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在爆火的直播带货也是羊群效应的一个例子。主播通过在直播间展示产品、试用体验、互动问答等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这些主播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品牌,加上限时优惠、秒杀等手段,创造了极高的销售额。观众在直播间中看到其他人抢购时,也会受到感染,加入购买行列。
03 累赘原理——以为必要需求的错觉
在自然界中,生物有时会发展出一些“累赘”但有助于繁殖的特征,如孔雀那华丽却笨重的尾巴,它虽不利于生存,但却能在求偶中吸引异性。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类似的“累赘”需求——人们倾向于通过外表展示自身的优势以获得他人的注意或满足心理需求。
利用累赘原理,品牌可以通过营销策划将某些产品包装成生活中的必需品(即使这些产品并非真正不可或缺),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04 凡勃仑效应——炫耀性消费
凡勃仑效应揭示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商品的价格越高,反而越能吸引消费者的兴趣。消费者购买这些高价商品,很多时候并非出于对商品本身的实用性考虑,而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特别是希望通过这些品牌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这种消费行为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大家或许听过一个故事:某店铺因为销量不佳决定打折促销,但由于店员误解了指示,将商品价格提高了一倍,结果却意外地使商品销售一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对于某些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而言,高价不仅没有抑制购买欲,反而增加了其吸引力。
05 鸟笼效应——为了避免浪费而花费更多
这个心理效应源自一个有趣的故事:心理学家詹姆斯与朋友卡尔森打赌,预言卡尔森不久后会养鸟。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卡尔森接受了詹姆斯赠送的一个精美鸟笼。不久之后,卡尔森真的开始养鸟了。这是因为卡尔森将鸟笼置于客厅,每当访客询问为何有鸟笼却没有鸟时,卡尔森都需要反复解释。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卡尔森最终选择买了一只鸟。
06 免费心理——吸引使用后收费或部分免费增值收费
“免费”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人们往往愿意为免费的东西付出更多。品牌可以通过提供免费的服务或产品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增值服务或后续产品实现盈利。
【结语】
THE EN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喜欢请转发、点赞、在看~
独家内容抢先看:获取最新文章、深度报告与市场洞察,让你快人一步掌握行业动态。 专业交流不间断:与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互动,共享经验,碰撞思维,提升自我。 实战案例剖析:定期分享经典营销案例,解码成功秘诀,启发你的商业灵感。 专家答疑:欢迎提出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业界大咖和行业精英将与你交流、答疑解惑,助你职场进阶。
管理员通过后,会进行实名验证,确认后即可加入。
历史相关精彩文章:
品牌市场相对论,欢迎关注交流
意见反馈
反馈意见: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