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在年轻人中受宠 , 小熊电器不只有颜值
发布时间:2024-10-23 17:25 浏览量:2586
随机问一位年轻人提升幸福感的方式,“小家电”出现的频率大概率很高。
凭借实用高颜值等特点,小家电不仅增添了用户生活的精致度,还承载了年轻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在众多小家电品牌中,“小熊电器”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2006年,随着小熊酸奶机爆红网络,小熊品牌成了人们心中小家电的代名词。3月末,小熊电器迎来了自己的18岁,并在周年庆期间做了一系列营销动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支名为《逐光成长》的TVC,讲了主角嘉欣和小熊电器一同成长的故事。
有她从小对小熊品牌的认知,产品带给她和家人生活中的幸福时刻,以及伴随她的长大,她自己从产品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为什么要在18周年的节点,讲一个有关陪伴、成长的故事?网友在视频评论区的集体留言,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们中有人追忆自己的18岁,想起大学寝室因为一顿火锅完成破冰的趣事。有人刚步入社会,迷茫混乱中通过小熊养生壶疗愈口腹和内心。还有人已经为人母,小熊蒸蛋器成了她料理孩子营养的“法宝”。
如同TVC中随着时间推移,小熊从带来惊喜的礼物,到传递亲情、爱情的媒介,再到主角独立生活后爱自己、爱生活的“参与者”、“见证者”,与用户的关系中,“成长”和“陪伴”成了这场逐光之旅的关键词。
表层故事来看,TVC是用户嘉欣的18年生活碎片,从小朋友到工作、恋爱的年轻人。内层故事来说,这也是小熊电器从创立到成为头部品牌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经营之路。
从一款产品到一种陪伴,品牌叙事背后,小熊想要传递出自己不仅是一款产品,也是一个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更是用户不同成长阶段的见证者。它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有单纯产品的利益点,更在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上,坚持给用户的生活带来治愈、确定的幸福感,与用户一起创造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用户是一切营销的起点
没有长青不败的营销手法,和年轻人交朋友背后,需要的是远胜创意的洞察。
具体如何实现?我们以时间顺序对项目进行复盘:
1、用户化身代言人,圈粉同时做种草
相较于从无到有的创造需求,小熊的做法是了解和倾听用户的心声,挖掘和洞察需求。而了解的渠道之一,就是品牌私域里的忠实用户。
早在周年庆前期,小熊电器就发起了“寻找你的第一台小熊电器”活动,借助私域,品牌收集了1200+个用户故事,这些围绕18年来用户与小熊之间治愈瞬间的内容,是整个活动的起点,也为最终效果提供了初始动能。私域也不再只是销售渠道,而是品牌和用户的桥梁。
果然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当众多用户的真实故事被广泛传播,一方面外界目光开始集体聚焦在小熊身上,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赋予产品情绪价值,拓宽了外界对于一款好产品的理解和定义。
与此同时,文章开头的品牌TVC,创意又生活化地把无数用户的故事浓缩成一条时间线,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小熊的陪伴与守护。
在年轻用户占比高,种草属性强的小红书,品牌则以话题活动#告白我的成长搭子,联合不同身份的垂类的达人倾诉18年来对小熊的喜爱和依赖。同时为网友的分享欲和表达欲找到一个承接的出口。
当越来越多的老用户自发加入这场故事分享。内容就如同滚雪球一样打破渠道之间的壁垒,激发出更多声音,实现了一场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大型内容共创。
2、创新沟通手段,用IP将品牌精神具象化
近几年,IP成为品牌沟通用户的有效手段,为品牌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蜜雪冰城的雪王、淘宝的淘公仔,这些打破次元壁的形象,让品牌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和用户玩在一起。
小熊电器在18年之际,也推出全新IP花耳熊。通过视觉化的形象,故事化的形式把小熊电器品牌的亲和力、年轻感、对用户的重视全面展现出来。
新IP的推出也有机会在后续的更多场合和情境下,打破次元,持续为品牌和用户的沟通提供创新空间。
3、线上“种”,线下“拔”,借内容打造情绪闭环
伴随线下场景的复苏,以及春季出行人数的增多。在大流动性和人员高密度的地铁线路,小熊还策划了“小熊电器告白列车”活动。
通过把前期收集的用户故事精选,以地铁包车的方式投放到上海11号线上,密闭的车厢瞬间成了一个个移动的“活动会场”。
形式上,乘客得以享受沉浸式的活动体验,内容上,小熊为那些源自生活,与品牌相关的温暖故事,动人的文案找到更多心心相惜的伙伴,同时也延续线上讨论的热情。





“产品是偏好,品牌是偏爱。好的营销就是要让品牌与人建立一种偏心的关系,这是品牌能出圈的关键。”知名广告人叶明桂曾这样定义品牌营销真正要达成的效果。
小熊用18年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网红品牌。而是一家以用户为核心的创新企业,从产品到营销都践行“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品牌定位。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