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广告门评分
"心价比"公式 , 治愈生活里的"低电量时刻"
发布时间:2024-10-31 15:37 浏览量:5187
追热点、造网红、卷价格……这两年汽车营销的热搜榜单被一股新势力占领,相较之下,那些依靠大创意、大策略的传统营销案例,似乎就稀缺了很多。甚至今年10月份已经结束了,仍未出现一个公认的刷屏案例。
大创意失灵了吗?
在我们看来,创意依然在,只是换了种更用户友好的方式。
长久以来,汽车品牌为了凸显自身品牌以及产品的高端,普遍倾向于在广告中塑造尊贵、贵族、高端的形象。然而,这些高大上却略显乏味的广告往往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反而是那些更贴近用户、更具人情味的内容,成为当下消费市场的沟通利器。
“听懂用户内心的声音”早已成为老生常谈,但是如何听懂?如何表达?这考验的是品牌讲故事的功力。
近期,雷克萨斯与三联联动上线的一则人物短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以真实车主故事为蓝本,以直抵内心的品牌关怀,成功让千万游子破防,也为我们做出了以真心换真情的正确示范。
1.好故事,自带“高电量”
真实,有个性,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走到聚光灯下,他们不再是品牌用户画像中冰冷的缩影,而是散落在生活中、拥有丰富情感的鲜活存在,从普通人视角出发,反而更容易让人带入其中,产生情感共鸣。
雷克萨斯的巧妙之处便在于,它深入真实用户的生活,挖掘其中的闪光瞬间,并寻找与品牌间的共通之处,进而把用户故事变成品牌故事,这样一来,品牌就自然成为了用户的“代言人”。
具体来看,这支片子邀请了三位不同领域、不同生活背景的车主,扣紧“心价比”这一关键词,细腻描绘了主人公们在现实矛盾与个人抉择的“低电量”状态中,如何一步步审视世界、理解自己,做出积极改变,满电复活的故事。

殷桃、郭京飞主演电视剧《小夫妻》的故事原型全职爸爸小陈,曾一度因工作和妻儿长期分居,为了担起爸爸的责任,找回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他毅然决定回归家庭。
这一过程中,车不再只是离家与回家的工具,而成为了陪伴家人的温馨空间。他用车安抚孩子情绪,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带孩子开车出去玩,也教会了孩子们数窗外的风景。
从鲜少陪伴到全职陪伴,陪着孩子走更多、更远的路,是小陈做出的最有“心价比”的选择。
简里里从小事事追求优秀,步入职场后却被劝诫“不用太优秀,女孩组建家庭就好”,观念的剧烈冲突,让她产生了认知危机。
她踏上了自我探索和疗愈的旅程,这让她看到了生命的真实和情感的宝贵,也让她从以往“性价比”的轨道里逃脱出来,迈入一个她更为向往的、与人深度联结的新世界。
“与其追求社会希望的既定脚本,不如写出自己的人生脚本”,秉承这样的信念,简里里勇敢跟随自己内心,做出了最有“心价比”的选择。
在城市生活中,总有不得不戴上伪装的时刻,尤其是对于正在做艺术品拍卖师的蔡中豪来说,常常因为维护关系、斟酌语言、高强度的密集工作,感到筋疲力尽。而在自然中,他可以卸下这些伪装,用真实的面貌与自然交手。
去户外、去钓鱼成为了他在高压中的内心出口和充电时刻。工作之余,他会不断驶向下一个钓鱼的目的地,汽车成为他一次次与自然搏斗、再一次次握手言和的忠实见证者。
两种角色切换自如,蔡中豪享受着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奔赴精妙的奇遇探险,比做一个成功的群居动物,对他而言,是更具“心价比”的所在。
这些不同主角各自精彩的故事,将用户思绪带到品牌设定的环境中,故事的起承转合间,彰显着故事的内在感染力,紧紧抓住人的思绪,同时给用户带来别样的人生体验。
而在品牌信息的呈现上,片子摒弃了“产品卖点”、“品牌价值”灌输式植入,转而用情感层面的触达,将内容与品牌深度捆绑,从而潜移默化占领消费者心智。因此,片中虽然并未直接宣扬品牌的具体卖点,却处处可见雷克萨斯的品牌理念。
好的内容能自然地实现跨越圈层维度、时间维度的传播,片子发布后,引来不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
“我也经常‘没电’,原因在于和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需求背道而驰”
“用心打磨、真心对待、不负自己!人和品牌一样都需要这种态度”
2. 以真心,换真心
问题是,讲述用户故事的品牌不在少数,优秀案例更是不胜枚举,雷克萨斯为什么仍能脱颖而出?
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真实和洞察。
先来看真实。
整个片子,取材于车主们日常的真实生活片段,短片里展现的生活,与他们真实的生活并无二致,这种“真实”质感,正是当下社会在情感上的共同需求和慰藉。
实际上,在看过了无数精致、套路、浮华、被包装过的内容之后,我们的视线逐渐回归,开始聚焦于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上面,在千万种生活里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发掘那些隐匿于平凡中的闪光,并以此抚慰、激励身处平凡世界的自己。
诸如片中所展示的中产家庭的育儿挑战、职业道路上的抉择与迷茫、以及斜杠后的热爱与坚持,这些故事并不猎奇和夸张,而是每一个普通的你我都会遇到的真实困境。比起作为“旁观者”去见证别人的故事,让用户作为“参与者”代入自己的经历,这种深度的参与感显然更深刻,且具有长期影响。
在叙事手法方面,这支片子同样可圈可点,它摒弃了宏大的场景铺陈,转而以生活中的细微瞬间娓娓道来,在短短几分钟的细腻镜头中,将一个人做出选择前后的纠结、焦虑、坚定和最终的峰回路转,展现得淋漓尽致。
情感表达上,也并未过度拔高和大肆渲染,而是采用了平实、直接的叙述方式,真实呈现人们在低电量时刻和面临人生选择时候的种种状态与心境。
人物真、情节真、生活真,所以,整部短片带给大众的情感触动也够真、够深刻,大概也能积蓄起面对生活的力量。
再来看洞察。
这两年,“情绪价值”一词被史无前例地讨论。从教人松弛、劝人发疯,到提醒人们警惕“情绪内耗”、寻找“情绪稳定”的伴侣,这折射出的是当下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不确定性的增加、改变命运的传统路径逐渐收窄,这届年轻人在沉重的生活责任和工作压力之下,自我空间都被不断挤压,倦怠、迷茫等情绪普遍蔓延,积极的情绪能量缺失,许多人陷入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两难境地。
这一背景下,人们不得不戴上专业、友好的社交面具,收敛起热情和锋芒,遵循社会的规训与期望,努力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在这种看似光鲜实则无奈的外表下,他们,又或者说是我们,都有很多私人情绪疏导、需要释放。
而车,作为一个连接工作与生活的第三空间,越来越多的承载了陪伴、疗愈、联结等情感元素。它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陪伴我们欢乐时光的家人,是治愈人生低电量时刻的“灵魂补给站”,更是见证我们成长与变化的老友。

总的来说,品牌若能找准当代社会的情绪敏感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用户发生共鸣,就会一直在用户的朋友圈里。而雷克萨斯这波活出“心态度”的“心价比”之选,无疑真的走进了的大众内心。
3.用户的门,只能用户打开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整个内容行业的返璞归“真”,都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用户每天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只有那些与用户产生亲密联系,贴近生活且真实的内容,才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并收获认同。
过去做品牌,往往依赖大媒介曝光,自上而下地向大众描述“我是谁”,但在用户本位时代,这种传统的品牌传播模式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品牌塑造方向必须调个头——品牌不再由品牌自己来定义,而应该由用户共同参与、共同表达。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雷克萨斯要将故事重心放在用户身上。
一方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其要义在于,最大的情绪价值不在于口头承诺,而在于行动。对于品牌而言,品牌业务、内容都要回应用户需求,这既包括满足用户对产品使用功能的期待,更涵盖了对用户深层次情感需求的关怀与满足。
雷克萨斯并非一味卷低价而忽略品质与服务,相反,它以真心为用户带来倾心的品质、动心的体验、贴心的服务和安心的科技,陪伴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成为一个更为丰盈、更加自洽的全新自我。
另一方面,当代用户不需要被引领,而只认可自己,这就意味着品牌也不再是领导者,而要扮演忠实的用户同行者,品牌形象也应该是用户面貌的集中体现。
三位主人公的故事,既是个体的经历,也是更多雷克萨斯车主的缩影,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雷克萨斯成功地将品牌形象与用户的生活紧密相连,让用户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品牌的温度与关怀,进而对品牌产生更加深厚的情感和认同。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它是一个情感的承诺。越是全民“低电量”,越是追求“性价比”,越是需要遵从内心,做出真正的“心价比”之选,从这个角度来看,雷克萨斯所倡导的心之所向,显得愈发珍贵。
·END·
案例信息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