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塔斯汀进北京,星巴克去县城
发布时间:2025-03-18 00:00
在县城CBD商场,麦当劳与汉堡王排排坐,星巴克与霸王茶姬门对门,吃海底捞火锅要排队叫号,县城亲友们对山姆的新品如数家珍,一线城市消费品牌在县城商圈随处可见。
在北上广CBD商场,B1-B2层成了年轻人干饭天堂,9.9元的瑞幸咖啡,人均30元的小火锅,18.8元的“穷鬼套餐”成了打工人的口粮,网友戏称CBD商场转型的尽头是食堂。
一二线与县城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县城汉堡”塔斯汀在北上广开店,星巴克瞄准了县城的小镇青年,一线城市性价比卷到飞,县城人民赶往中产生活的路上。

一、“县城汉堡”冲进一线
塔斯汀品牌成立2012年,隶属于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打县城和低线城市市场,也被网友称为“县城汉堡”。

2023年8月塔斯汀进入北京,在西站南广场开出了北京首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北京的门店超过62家,上海109家。
在美团上搜索“塔斯汀”,“20元的汉堡四件套”、“会员日13元2个堡”,一线CBD的白领,只要花20元就能解决一顿工作餐。
当塔斯汀等平价餐饮在一线风头正劲时,高端消费正在急剧萎缩。米其林餐厅为吸引客户推出了平价套餐,网红私宴餐厅也不用预约了,300元的波士顿龙虾套餐,100元鳗鱼饭套餐,成了高端餐厅的生存之道。
一线中产房产缩水了,兜里的钱也变少了,口袋自然就捂得更紧了。

二、星巴克下沉县城
去年9月星巴克发布了《2025年的中国战略远景》,未来三年在中国新增3000家门店,这项战略计划的核心就是下沉。星巴克中国提及,星巴克看重的不仅是300多个地级市场,也包括了3000个县域市场。

黑蚁资本的调研报告显示,县城有40%的家庭税前年收入在10万以上,13%的家庭税前年收入15万以上,7成的居民拥有自己的房产,有房一族中6成的人没有房贷。
比起一线的房奴们,县城中产的消费能力完全不输大城市。星巴克成了县城青年的打卡点,欧舒丹成了县城贵妇的标配,山姆会员店刮起了县城中产代购热,县城中产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线品牌去县城掘金成为一股新趋势,星巴克、lululemon、优衣库等都在积极布局县域市场,当一二线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之后,县城反而成了品牌新的增长点。

三、县城消费升级VS大城市消费祛魅
日本学者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把日本近百年的消费市场分成了四个时代。
进入第四消费时代的人们,更强调共享、简约和环保,追求舒适简约的生活方式,没有明显的品牌去向,不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国内的一线城市消费与于日本的第四消费时代比较类似。

图片来源:小红书超纲笔记
大城市的中产们经历了这一波资产负债表缩水之后,在衣食住行方面消费开始回归理性,逐渐对大牌和奢侈品祛魅了。
县城品牌塔斯汀、蜜雪冰城纷纷杀到一线,这些低线城市的品牌并没有被嫌弃,好吃不贵反而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中国县城的消费市场,与日本的第二、第三消费时代的特征相似,重视个人的私有主义消费,人们对大品牌和奢侈品还有向往与崇拜。
“月薪5000消费3万”类似的段子在网络疯传,一线的牛马们回到老家,还是被县城中产的消费力震惊到了。
盒马、Lululemon 、星巴克、周大福们正在县城开疆拓土,甚至连二手奢侈品也开始在县城遍地开花,县城老钱和县城贵妇成了消费圈大热门。

四、消费平权时代到来
过去十年中国城市间的消费代差因互联网和电商而缩小,小镇青年可以通过京东淘宝购买最流行的产品,伴随一线品牌下沉低线城市,县城与一线城市生活差异会越来越小。消费的时间平权与空间平权,让县城人们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没有人因为更有钱而喝到更好的可乐,这句广告词让可口可乐拿捏了所有人。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大家喝的都是2元一瓶的可乐。
品牌不再以价格来区分,更多的是对品牌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星巴克不只是中产白领的咖啡,塔斯汀也不只是小镇青年的汉堡。
普通人与有钱人的消费并不互斥,品牌平权给予了更大的想象力与增长空间。
参考文献
《星巴克到县城恰饭》正解局
《塔斯汀进京,便宜和中式能成为它的护城河吗?》界面新闻
《县城中产,接盘中产消费》凤凰WEEKLY
作者微信公众号:南三少(ID:nansanshao1)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