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泡泡玛特 母亲节 播客 认养一头牛 华为 京东外卖 五月天 美团闪购 财报 adidas 京东 AI 无印良品 宝矿力水特
清除历史

我们找到了GQ、观夏背后的SVG公司

发布时间:2025-04-02 18:08


符号互动 svg 公众号黑科技 品牌营销 有单iBrief


杨泽昊,年薪百万的 00 后。


他创建的公司符号互动,公众号又名“交互实验室”,是最早把 SVG 技术引入公众号内容生态的公司。


很少能有一家公司像符号互动一样,不仅是同行中的尖子生,更直接创造了一个细分场景,为品牌表达提供了更生动、更融合的载体。


作为技术和创意支持方,符号互动参与了 GQ 实验室《红了!》的制作,从此公众号不再是简单的图文排列,而是交互性、美感更强的整体化表达。为小米制作《跨年领跑!一文看懂小米汽车SU7》一系列文章,进一步确定了公众号作为“品牌微官网”的功能定位。


从某种程度来说,以符号互动为代表的 SVG 服务商,延长了整个微信内容生态的生命周期。


作为聚焦营销业务一线的平台,

有单邀请了杨泽昊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展开聊聊 。

符号互动已入驻有单,

如果您有业务合作需求,请扫码联系。






GQ、观夏、小米汽车、霸王茶姬...... 这么多有格调的客户都是怎么来的?


动:

首先是作品本身足够有号召力。比如 GQ实验室的 《红了!》这篇为资生堂 150 周年庆制作的文章,阅读量达到 400W+,点赞和在看是平时的约 40 倍,成为了 GQ 实验室 2022 年阅读量最高的文章,甚至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作为重要案例被提及。当一个品牌看到我们创作的精品内容时,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合作的意愿。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展现了"微雕"的理念——对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150 句描述"美"的文案,每一句的呈现方式都不同。例如"美是通完宵后拉开窗帘所看到的红色朝阳",模拟了日出的动画效果;"美是江水长流无尽时",设计成了流水的状态;"美是随随便便",每个字都会轻微左右晃动,让人感受到轻松随意的感觉。


我们还测试了多个版本,无论用夜间模式,还是正常模式,无论手机是什么系统,都能有舒适的阅读体验。我们甚至将留言区也视为文章的一部分,精心选择放哪条留言,不放哪条留言,考虑与正文综合起来的效果。


符号互动是一家有灵气、不呆板的创意广告公司。我们不做超预算的事,但经常能做出超过甲方预期的效果。




基于SVG技术的内容,对品牌的价值是什么?


动:

SVG 技术有独特的交互形式、动态效果和沉浸式体验,能帮助品牌在传播中"形成记忆点"。这是我们认为它最首要的价值。


SVG 技术实现了一种更为开放的非线性叙事网络,为品牌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偏好提供了可能。比如为观夏制作的《落入昆仑庭院》,用户只有完成当下的答题动作,才能触发内容进一步展开,最后的结果由用户的选择而个性化生成。


内容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能大大提高用户参与度。数据显示,相较于无交互的图文内容,SVG 类内容的阅读、点赞等数据能增长 10 倍以上。



此外, SVG 技术自带“高级感”,能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最大化展现品牌调性。以我们为小米 MIX Fold 折叠屏手机发布会制作的文章为例,运用视差滑动技术,让不同元素以不同速度进行位移,实现了层次丰富的动态效果。


这一首发技术成功营造了极其丝滑且具有科技感的用户体验,展现出小米在高端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和视觉美学追求。






认可“创意是不可再生资源”吗?


动:

创意不是产能,而是灵感与情绪的燃烧品,烧一次少一次。


我认可“创意是不可再生资源”这句话,尤其是在广告行业,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一个真正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创意,往往是创作者在某一瞬间灵感的爆发,它凝结了大量的思考、观察、经验和情绪投入。这种灵光乍现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也很难被复制。


在广告行业,创意被高度倚重,却也被快速消费。从 brief 到提案,从 social 话题到 campaign 执行,时间紧、产出快的节奏让很多创意人在高速运转中透支自己。即便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巧,也不代表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灵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缺乏执行力,而是难以在极短时间内,再次触碰那个“刚刚好”的洞察点。


所以在我看来,创意需要被尊重,更需要被保护。我们不能一味地索取“高效创意”,而忽视了它本质上是一种稀缺且不可强求的精神产物。它值得时间、空间和情绪上的滋养,而不是被当作流水线上的“可复制品”。



怎么保护团队成员的创意热情?


动:

我们团队中占比最高的就是策划,为了保护他们的创意热情,我们不设固定的办公地点,不打卡,尽可能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我一直认为,人只有在精神足够放松的状态下才会乐意去看一些好的东西,所以我不希望成员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弃情绪,当开始有厌弃情绪的时候,还谈什么热情,没有热情还谈什么好的内容呢?那时候就都变成应付了。

各地办公





设计师、创作者应该如何克服对 AI 或其他新工具的焦虑?


动:

把自己想象成管理者,让 AI 成为我们的超级助理。


我们目前的体验是,AI 是一个超级好用的工具,它的逻辑性更强,会给到很多新奇的点子。但是对设计师或策划来说, AI 顶多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路,真正好的内容或创意还需要策划、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去牵引和完善才能实现。


所以,我觉得大家没必要焦虑,当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要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它,而不是担心自己会被取代。“能取代人的,不是 AI,而是擅长管理 AI 的其他人。”



对于想要创业的设计师、策划人,有什么建议?


动:

要学会站在甲方的视角思考问题,但也不能丢掉创意的初心。


创业后我深刻体会到,光有才华和执行力是不够的。你要懂得客户真正关心的是“生意问题”而不是“艺术表达”,所以必须换位思考,了解甲方的需求、预算、节奏和目标,这样创意才不会变成自嗨。但同时,也别让“生意逻辑”吞掉了你的创造力。“创意始终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当你能把创意和生意结合起来,你就不是“外包”,而是“共创的合作伙伴”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创业不是身份升级,而是责任加倍。” 对创业者来说,初心不该被动消磨,而要不断主动打磨。




 有单致力于发掘更多营销传播上履出神力的公司,如有业务合作意向,请扫码添加有单小助手。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