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京东 母亲节 甲亢哥 ai adidas 播客 财报 数字营销5.0 华为 认养一头牛 美团闪购 泡泡玛特 无印良品 宝矿力水特
清除历史

出奇制胜;京东外卖打败美团外卖的可行法宝。前滴滴美团大战亲历者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29 12:35


京东 美团

热点天天有,天天不一样。


最近互联网圈儿最热的热点莫过于京东和美团的这场外卖大战。



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2月24日,京东集团宣布,骑手收入不会因五险一金而减少,所有成本由京东承担。 2月27日,京东外卖上线大额补贴。


3月1日起,京东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4月21日,京东宣布给所有骑手的对象安排工作,所有超时20分钟外卖,全部免单。4月22日,晚上8点19分京东外卖当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很多小伙伴都挺意外的,京东怎么说做外卖,就做外卖了。

按照普通人的“和气”思维,京东和美团一个做电商风生水起,一个基于外卖场景“八爪鱼”发展,双方的冲突点不多。


但普通人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不会像“大许河”我一样,也是个普通人了。商人,利益驱动之下,都是可以商量的,


京东为什么做外卖:顺民意,拓发展。



提到外卖领域,很多人之前都觉着很难有新公司获得市场份额,毕竟美团以绝对优势占领了外卖领域的相当大的一些份额。


饿了么之所以存在,部分原因也是美团为了规避市场垄断的风险。所以大家也能看得到,饿了么所占份额比较小,在美团的重压之下,几乎很难有翻身的余地。


在京东进军外卖领域之前,外卖市场和当年的网约车、电商领域特别像。


当年滴滴在合并了优步之后,已占据了市场90%之上的规模,在市场上几乎罕见对手。


在拼多多崛起之前的电商领域,也是一样。当时淘宝、京东,二分天下。很多人都觉着很难有新的电商巨头出现了。


高德打车在滴滴被监管的时间内,占据了“天时”,凭借自己多年的导航影响力,成功实现”聚合出行平台“。截至2025年,高德打车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份额约为30%,成为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平台。


拼多多借助“人和”优势,巧妙抓住“消费降级”这一优势,在淘宝和京东的虎视眈眈之下,成功实现电商突围,并隐约有“后来居上”趋势。


京东现在做外卖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起来:顺民意,拓发展,


第一是民意,现在很多无论是B端餐饮商家,还是C端消费者,他们对于美团高抽成一直是诟病不已,这也是量变积累造成质变(京东下场)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京东为了“拓发展”,在内循环经济提出之后,京东要想再获得更进一步。在电商领域,在拼多多、抖音崛起之下,京东很难再有新的巨大增长。


新赛道巨大增长必须符合“高频、高刚需”。结合京东自有的优势(线下网络、大量快递员、快递车等),比较符合要求的赛道,就是外卖赛道。


当下外卖领域,京东和美团的市场是什么样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网上抖音小红书领域,对于当前京东和美团外卖打仗情形众说纷纭


为了更具有真实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双方大本营:北京,进行定位查看分析京东和美团他们各自的主要外卖情形


在双方的大本营北京,在中午黄金时段12点,选取“王府井银泰in88”。


京东显示主要是以快餐为主,比如盒饭、馄饨、米线、饺子等。显示的TOP10商家,缺乏知名炒菜、西餐商家。


美团显示更为均衡,TOP10餐饮商家 选项中,快餐(米、面、粉、饼等)占比约为30%,其余为大牌连续餐饮商家,比如必胜客、大鸭梨、兰湘子、眉州东坡等。


总体来看,具有先发优势的美团,在餐饮业态类型上更丰富、商家知名度更高,在当前“悦己”消费趋势下,短期内美团的优势依然明显。


作为“为民请命”的京东,团结的依然是“大众餐饮”,在“速食”领域,结合自身的低抽成、良好舆情加持下,未来会逐渐成为该领域霸主。



以史为鉴:滴滴和美团当年大战的战役



国人一向喜欢“借故察今”,其实在外卖领域,京东并非第一个下场和美团直接竞争的企业。当年轰轰烈烈的滴滴和美团,就在外卖和网约车领域打的难解难分。


大众广为人知的是,美团不讲“武德”,前脚和滴滴CEO兄弟情深,后脚就插兄弟两刀——进军网约车领域。这也是后来滴滴宣传的“尔要战,便战!“。然后滴滴进军外卖领域。


作为当年参与此次战役的过来人,在市场战略和用户洞察方面,和不同行业的专家有过分析。


在市场战略方面,滴滴不应该反击外卖,因为当时”天时“不成熟。


美团刚刚结束在外卖领域的胜仗,内部气势正足;外部商家、消费者对于美团的抱怨并不如当下这么强烈。反观滴滴,和当下美团外卖的境遇差不多,B端和C端对于高抽成都诟病不已。


在用户洞察方面,为了应对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的进攻,滴滴启动一系列保卫战以应对美团的进攻。


在美团高额补贴之下,一度占据了南京、上海网约车的大部分单量。


严峻形式之下,滴滴的反击,缺乏关键制胜的“猛药”。依然是追随对手的战略,增加补贴、修改打车环节中的细微不足等。


对于此次大战的专家解读很多,不再一一赘述。我想表达的是,此次事件给京东外卖的最大启发是,作为“携大势”而来的进攻者,一定要找到制胜的关键,而不是计较于细微的改善。


当然,京东内部有很多滴滴、美团跳槽过去的人员,希望在制定战略时,能参考当年的战役经验。

出奇,才能制胜。


反观过来,对美团唯一的忠告是,不要下场和京东在电商领域肉搏。“以己短处,攻彼长处”,不但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估计这也是京东乐于看到的。


美团虽大,犹可战胜;取胜之术,就在用户体验。



复盘过往滴滴和美团在打车中的战役,有接近美团内部的人士透露,由于在提供的新体验方面,美团打车除了“价格”这一因素上可以显著提供更多的用户价值之外,在出行服务、订单匹配效率、产品多元化、支付体验、安全性等方面并无任何能胜过同行的地方。


因此,一位接近美团的投资人表示:“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用户留存率、转化率不高、难以持续增长,让美团打车深陷泥潭,美团不得不每月亏损5000万美金,才能勉强维持南京、上海两成的市场份额,无暇顾及其他。”


这些过去的情形,依然和当下的场景相符。

当下,京东除了在“价格”、“舆情”因素上胜于美团,在商家丰富度、餐饮多元化等方面,和美团仍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但结合拼多多的崛起,可以预测京东外卖,仍有较大的市场,只是需要分阶段逐渐攻坚克难。


京东外卖当前的优势主要是补贴、舆情优势。


但补贴烧的是真金白银,难以长期为继,就算东哥可以,估计背后的投资人也不答应。


舆情优势,可以获得大众的赞成,但当前京东外卖餐饮业态缺失严重,用户可选性较少,一旦补贴跟不上,估计C端用户,还是会去美团上点外卖。毕竟你我都是普通人,民以食为天。


长期可以让京东打赢这场“外卖战役”的法宝,是用户体验。

依然借用那位美团投资人的话语: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留存率、提高转化率、获得持续性增长。


具体战术,还是交给京东的市场洞察、用户研究小伙伴去操刀,此次未在局中,我就不妄自建议了。


美团虽大,但犹可战胜;取胜之术,就在用户体验!


《本文结束》

更多洞察分析,加我微信~~~备注:所在公司、职位

图片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