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奈雪的茶改名被嘲,网友: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发布时间:2025-05-12 17:17
假期结束了,打工人开始陷入戒断反应,想不起来自己是干啥的。
没想到,在品牌圈也有这种情形。
一个超绝不经意改名,掀起了全网猜猜猜之到底是干啥的。
说的就是奈雪的茶,又开始折腾自己的名字了。
最近,有网友发现,站在奈雪的茶门店面前,已经没有几分像从前了。
从“奈雪的茶”变成“奈雪”,去掉了“的茶”,原本是由拼音组成的英文名“NAIXUE”也改为“Naisnow”。
也就是中英结合,“Nai”保留了“奈字”的汉语拼音,“snow”意为雪。
不仅如此,还启用了全新的logo。
整体上看,这个新变化蛮难评的。
Naisnow这个英文名,像极了影视剧里装x的时候来一句中夹英,有种肚子没墨水硬秀的感觉。
而新logo则是两眼一黑,如果撇开品牌名的暗示,单看logo估计没几个人会看出这是雪花的意思,辨识度不够高。
图源:小红书网友
面对奈雪的“改头换面”,网友们也不淡定了。
新logo不中不洋的,看着莫名混乱,感觉就是瞎折腾。
让人想起了中文羞耻症,加个英文尾巴才不会烫嘴。
有人锐评,奈雪的新logo看着像病毒食欲全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卖疫苗比卖奶茶合适。
有网友在线给出建议,感觉叫“nice snow”更合适,在读音上朗朗上口,既能制造品牌联想,又富有美好寓意,营造深刻的记忆点。
有一说一,我愿意给这个名字投一票,比较契合品牌的命名思维。
更多的网友关注点在于,这个像小学生乱起的新名字竟然能通过,感慨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店名字中的字母“S”似乎装反了,图中“S”明显上重下轻,更加印证了糊弄学的说法。
图源:小红书网友
虽然网友调侃奈雪改名“偷感十足”,但奈雪也不是心血来潮。
据了解,今年2月21日,注册了文字商标“奈雪”,次月注册了带新英文名的商标“Naisnow奈雪”,以及雪花形状的最新商标。
图源:企查查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全国第二家Green轻饮轻食店门头显示也为“Naisnow”,这或许意味着奈雪后续的门店将统一更换为新的形象。
不得不说,凭借改名换logo,奈雪再度登上热度高峰了。
事实上,品牌改名背后往往预示着下一步要有新动作了。
毕竟品牌资产是重复积累的结果,轻易改名换logo,等于把前面的投入都归零了。
还会给消费者一种品牌定位不清晰,不靠谱的品牌印象,好比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经常换电话号码,就会引发社交能力弱的猜测。
所以改名这事儿,也是品牌出于当下发展阶段所做出的谋划。
而奈雪的野心,则是对于出海市场的长远布局。
今年3月,奈雪的茶发布财报,曾透露正在积极筹备欧美市场的首家门店,网传消息欧美首店将落地纽约。
将中文拼音“NAIXUE”改成带英文的“Naisnow”,一是“XUE”在英文读音中不好发音,snow更便于当地消费者对品牌名的理解和记忆。

图源:奈雪的茶官博
二是,有出海成功的蜜雪冰城在前,“MIXUE”已经先入为主根植于当地消费者的心智中,会造成品牌混淆,增加消费者的信息认知成本,不利于品牌传播。

图源:小红书@中国企业家
纵观新茶饮品牌出海,为了入乡随俗,改名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操作了。
在英文名的选择与更迭上,藏着不少巧思。
喜茶诞生初期,为了摆脱山寨品牌的困扰,果断将原名“皇茶ROYALTEA” 改为“喜茶 HEYTEA”,以全新面貌亮相市场。
图源:喜茶官博
霸王茶姬也在品牌发展过程中调整过英文名,从直白的拼音“bawangchaj”变为更具韵味的罗马音“CHAGEE”,赋予名称更多国际化色彩。
图源:LOGO大师
茶百道在品牌升级时,把“Chabaidao”改为“ChaPanda”,巧妙融入四川地域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图源:茶百道官博
当然,也有部分品牌从一开始就精准拿捏。
像古茗的英文名“Good me”,发音与中文名相似,寓意也挺好;
图源:小红书网友
沪上阿姨的“AUTEA JENNY”,将“Aunti”谐音变形,又融入“tea”元素,趣味十足,让品牌营销事半功倍。
不过,网友议论的焦点也不在于否认奈雪的茶改名的必要性,而是改得好不好。
像此前奈雪的茶第一次改名,恰是因为被网友质疑是日本品牌。
“奈雪の茶”去掉の 字,变身“奈雪的茶”,英文名也从“NAYUKI”改为拼音“NAIXUE”。
图源:LOGO大师
主动撕掉日系化标签,在当时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
经历过两次改名的奈雪,彻底变了模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奶茶界焕新品牌视觉设计引起如此轰动的,还是书亦烧仙草。
2022年,如日中天的书亦烧仙草获得了绝味食品、洽洽食品、腾讯投资、知名战略定位公司特劳特等投资方近10亿元投资。
原本以为即将起飞,没想到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放弃“半杯都是料”口号,全面走健康路线。
第一步就是更换品牌LOGO和门店风格,原本简单的、颇具古风气息的字体,加上一个“书”字的印章logo,变成了毫不相关的“兔头”,视觉冲击程度拉满。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样子做最直接的代价,就是把原本的品牌辨识度彻底冲下水道了。
植物基领域没闯出来,不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更是直接把新风格的书亦当做是山寨货,选择扭头就走。
这波骚操作下,原本蒸蒸日上的书亦烧仙草瞬间陨落。
去年,关店上千家后,书亦烧仙草又打造4.0轻中式门店,回到最早的国风、东方形象。
图源:小红书网友
可以说,一次“爆改”,书亦烧仙草把自己改“掉队”了。
这也是奈雪改名换logo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一次形象的更迭,有可能会把品牌推向万劫不复。
不过目前奈雪在产品研发上并没有大变动,或许不会伤及根基。
正如品牌资产是消费者记忆的千丝万缕,推倒重来的勇气背后,更需精准拿捏“变” 与 “不变” 的平衡。
奈雪的新雪花 logo 能否飘向国际,“Naisnow”是否真能摆脱中文羞耻症”质疑,终究要看产品力能否接住这波话题流量。
毕竟对消费者而言,记住一个名字不难,难的是让名字始终与好喝、值得牢牢绑定,这才是品牌折腾的终极命题。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