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王楚钦代言奔驰?运动员已经成了品牌营销“新宠儿” 图片
发布时间:2025-05-27 09:05
5月25日,王楚钦首夺世乒赛男单冠军,紧接着奔驰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张图片,并配文:金球拍、冠军红。

代言的具体细节估计这两天就会正式官宣。
目前,王楚钦已经拿下路易威登(LV)、麦当劳、奈斯(Nespresso)、优时颜、舒肤佳、麒趣(Qeelin)等多个商务合作项目,覆盖顶奢、快消、珠宝、美妆护肤等多个领域。

除了王楚钦,孙颖莎近一年来的商务表现同样也很亮眼:
雀巢美禄饼干、理肤泉、半亩花田、肯德基、欧扎克、OLAY、汰渍等品牌的商业合作,均被收入囊中。

其他的如汪顺代言碧欧泉、樊振东代言旅行箱品牌日默瓦、郑钦文代言支付宝……
运动员代言已经突破了运动品牌、腕表的“垂直领域”,全面覆盖美妆、快消、科技甚至金融行业。

和明星相比,为什么现在品牌们更愿意选择运动员做代言人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件事:
品牌所有的营销,都只为这三点服务:声量、销量、声誉。
从这3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运动员们正在成为品牌营销的“新宠儿”。
1、声量:国民度+赛事节点的“确定性流量”
不管是选明星还是运动员代言,品牌想要的都是高曝光。
明星的流量一大部分取决于作品的质量,另一部分则是背后公司的营销。
在影视作品普遍低质化,演技全靠营销的当下,明星流量里更多的其实是虚热闹。
而运动员不同,用实力赢下的国民度,再加上赛事(如奥运会、世乒赛等)自带流量,这对品牌来说就是“确定的声量”。
同时,比起用明星破圈,运动员和非运动类品牌的合作所产生的反差感,更容易触达粉丝以外的消费群体。

2、销量:粉丝经济的“全阶层渗透”
运动员的粉丝画像要比明星丰富得多,毕竟运动本身就是不分年龄的。
王楚钦的粉丝既能抢购60元杂志,也能豪掷十几万买LV;
孙颖莎的《嘉人》6月刊,24小时销量超75万本,销售额超过3000万,创造中国时尚杂志销售记录。
这样的粉丝圈层跨度,对老少咸宜的品牌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能尽可能地覆盖到目标用户。

3、声誉:低塌房风险+为国争光buff
没有品牌希望自己像prada一样,签一个塌一个。
但娱乐明星近几年的塌房概率是直线上升。
一是因为信息高度透明化,没什么是网友扒不出来的;二是环境本身是会影响人的,所以娱乐明星的塌房才会源源不断。
而一线运动员们本身就会受到严格约束,大部分时间投入在训练中,出现负面新闻的概率相比明星就要小得多。
同时,运动员们“为国争光”的属性以及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又能为品牌的形象建设添砖加瓦。

不过运动员代言真的是万能的吗?
运动员营销的本质,是品牌对“确定性”的投资。
当娱乐明星的流量充满不确定性,运动员正凭借国民度、正能量、强转化成为品牌代言人的优选。
但如何平衡“饭圈经济”与体育精神,避免陷入过度消费的负面导向中,则是品牌需要进一步考虑到问题。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