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巨子生物给美妆圈留下一个“174亿”教训
发布时间:2025-05-28 10:32
华熙生物向巨子生物发起的公关战,还不如枕头大战……
这句点评,是我在10天的说的……
现在,我正式收回!
618前,国牌护肤行业的首场公关战,相当惨烈!!!
5月17日,上上周六深夜,华熙生物发文,痛斥资本市场“捧胶原、踩玻尿酸”的行为!直接点名巨子生物和多家券商。
以5月16日(上上周五)的市值计算,短短10天,巨子生物的市值从909亿跌到735亿,跌去了174亿……
花旗研报称,尽管巨子生物迅速否认指控,但此类负面宣传仍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进而损害可复美在即将到来的618促销活动中的表现。
双方到底经历了什么?公关战有哪些看点呢?我做个阶段性复盘,重点谈3个问题。
(全文4400+,建议先转发再点赞)
这是目前最大的争议点。
海参炒面里,到底有没有海参?
宋小宝在小品里的经典台词,又重现了。

美妆护肤圈,上一次闹这么大的类似事件,还是油橄榄事件。
港大化学博士、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说,根据“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检测”显示,可复美"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其标注的"非微量添加"标准(≥0.1%)。

可复美自己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 《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到底哪个方法?更客观,目前有很多观点。大叔不是专业人士,只能摘抄几个点:
1、可复美的检测报告,是自己检测的。这是目前最尴尬的地方。5月24日检测,5月24日就出了检测报告。很高效。(画个重点,留到第三点补充)
2、可复美认为博主的检测方法有问题,因为“化妆品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还没有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而自己正在参与这个“行业标准”制定,博主使用的检测方法并未列入“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行业标准。
3、“大嘴博士”则通过排除法,推测巨子生物采取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方法本身没有错,但是用在评估化妆品复杂配方中特定蛋白质(如重组胶原蛋白)的准确含量时,就会受到该方法的科学局限性,进而导致结果严重偏高。
他提到,当年,三某某奶粉事件就是用这个方法,无法区分蛋白质中的氮和非蛋白氮。
他强调,HPLC氨基酸定量法的原理,是彻底水解产品中的所有蛋白质,并精确检测所有构成氨基酸的总含量。只要配方中真实添加了重组胶原蛋白,无论其结构如何,其组成氨基酸的总量都一定能被准确测出并定量。
他还提到,涉事产品(可复美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已从巨子生物官方淘宝、抖音、京东销售渠道下架。
面对最具争议的检测方法,究竟谁能够给出最具公信力的界定,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5月17日,华熙生物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点名券商,直指巨子生物。
5月21日,华熙生物发布《眼前之巅与群山之险——答媒体及各界朋友》,做进一步解释。巨子生物呢,完全不理。所以,大叔当时形容这场公关战是“枕头大战”。

5月24日,"大嘴博士"发布质疑视频,可复美上了热搜。作为其最大单品,海参炒面里竟然没有海参?巨子生物急了,当天赶紧回应,否认。

5月25日,"大嘴博士"进行回应。
……
只看这4个时间线,好巧……
大嘴博士也在回应中专门提到,他其实2024年5月,也是在618前夕,就对重组胶原这个概念,连续三篇,提出过质疑。

但时隔一年,“大嘴”只盯着巨子生物一家,做了相关检测。你为啥不把全行业都做一个横向测评呢?
有关时间点,618前这个节点,再谈重组胶原蛋白,是否原本就在“大嘴博士”的计划内?还是他发现,在华熙生物点炮后,正好可以给你再来个“火上浇油”的机会呢?大叔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从“大嘴博士”历史发布的内容来看,他在2024年10月29日,曾发布过一条“华熙生物”相关的视频,还推荐了一款名叫“夸迪CT50抗垮面霜”的产品。

大叔去年就曾经说过,食品圈的“打假”博主,其商业模式是存在瑕疵的,你很难避免一个情况是:你一边在打架某品牌,另一边呢可能推荐了该品牌的竞品,甚至直接带货。
现在来看,美妆圈的“打假”模式,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包括很多起名叫“叉叉测评”的自媒体机构,你怎么来树立自己“专业和独立”的标签呢?
上文,巨子生物在第一次回应中,就专门提到:
“我们也深知,单一的内部检测结果或许无法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因此我们已经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相关产品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进行检测,而检测需要时间,我们拿到最新检测报告后会第一时间公布。”
从5月24日开始,到5月27日21点,第三方检测报告还没看到。即便是有了,巨子生物大概率不会选择自己不认可的检测方法去做,也就是说,“大嘴博士”用的HPLC氨基酸定量法,不太会有第三方报告。
结果可能是:巨子生物用更多的第三方报告证明自己没问题,但刻意绕开了质疑博主的检测方法!所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各说各话”在危机公关的沟通中,属于接近无解,从其他案例来看,普通吃瓜群众大概率更相信质疑者,除非有权威机构和部门的界定。
但就像巨子生物说的,国家标准缺失啊,企业甚至还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定,那到底谁是裁判员,谁是球员呢?
你应该还记得,当年,陷入“双标门”的海天味业,自己多位高管被爆出是“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的领导,结果,行业协会的发声,变成了“猪队友”。
好在,巨子生物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还没发布呢。不然,“大嘴博士”质疑的对象,有可能就是国家药监局了……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已经注意到此舆情,目前已就相关问题介入调查。
此事的下一个引爆点,可能有几个:
一个是政府部门的调查结果,但政府也要看第三方检测报告,大概率啥结论,你应该猜到了。
另一个则是针对“大嘴博士”,可能有两个路径,一个是法律途径,巨子生物起诉,以名誉侵权或者其他。
但巨子生物至今没有公开起诉,大叔认为吧,这倒是对的,因为起诉的第一阶段,都只能是自证清白的一种表态,反而会激化矛盾,连吓唬对方的作用都起不到,更何况对方之前就有和企业打官司的经验;
另一个可能是走网信途径,正好国家正在严厉打击“黑公关”、“网络黑嘴”、“拉踩”,但证据链需要完整。
对于其他美妆护肤品牌,巨子生物这价值174亿的教训,有什么可以提前吸收呢?大叔谈3点: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当“成分”成为美妆护肤的品牌核心资产的时候,如何保护好你的品牌核心资产——成分及其有效性,是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的。过去,很多工作是在专利层面、效果验证层面、广告发层面,现在呢,可能是检测方法层面,科普教育层面,标准制定层面。
你要为你的品牌核心资产建立护城墙,而不是别人随便一检测,就给你砸一个大窟窿。所谓危机公关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妙手回春。
怎么保护你的“成分”?所有品牌都应该重新思考,至少在检测行业标准严重落后于营销概念的时候,需要尽快建立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企业自说自话,必须实事求是,检测方法学符合学术规范和消费者认知,经得起双重考验。
卫生巾从去年开始的一些舆情,本质上就是产品符合标准和消费者直观感受和理解存在巨大的gap。
我是国货之光,我是国牌,我是高兴技术企业,你把我干掉了,市场就给国际品牌抢走了……在企业没出事的时候,你讲爱国情怀,大叔认为是有市场的,这也是国牌在各个领域,崛起一大批的原因。
海天味业当年直接代表了“中国调委会行业和民族企业”,巨子的回应呢,这个味道有点重,而华熙其实已经转发了行业协会的发声,只不过没人扒。
大叔,可是你说危机公关要讲共情啊?我说的共情,是与消费者换位思考,去关心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而不是用挥舞着民族品牌的大旗,去“道德绑架”消费者。

这个话题,最近很流行。
大叔认为,法务部和公关部,应该是配合的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企业千万不能陷入:别人一质疑我,别人就收了黑钱,或者想从我这里黑钱,就起诉他。
零跑汽车董事长都被造谣去世了,结果呢,人家没发律师函,反而“利用”了这个谣言带来的流量,请董事长出镜,效果就很好。
从本案来看,到底要不要诉讼?怎么诉讼?也是个难题。
说一句本不该说的话,“大嘴博士”去年5月就公开质疑重组胶原蛋白了,这本身也是一种“信号”吧,结果呢,被忽略了。
最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