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擦边维权遭审判!真相比身材更炸裂...
发布时间:2025-06-17 11:01 浏览量:2177
作者 | 刘三关
来源 | 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这年头,没点过人之处,真不敢在维权路上抛头露面。
近年来,无良开发商让不少家庭踩中烂尾楼雷区;维权早已不是简单的讨说法,成了一场与资本斗智斗勇的博弈。
有人写万字论文引经据典,有人拍苦情视频博人同情;
还有人靠“擦边”才引起足够多的关注——哪怕这让自己遭受谩骂。
图源:抖音@冬奇和雾凇
山东枣庄的00后宝妈冬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在争议中挣扎前行的维权者;她的故事,比炸裂的身材更值得关注。
“擦边”骂声越狠
开发商笑得越欢
2022年,冬女士和丈夫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在枣庄中原御府花园买下一套期房,首付里还揣着公公下矿挖煤的血汗钱。
谁曾想,2023年底项目突然停工,野草丛生的工地成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噩梦。
900多户业主奔走相告,找开发商协商被敷衍,向部门投诉无回音,每月3000元的房贷像锁链般勒得这个小家庭喘不过气。
丈夫因压力抑郁在家,小叔子等着婚房娶妻,命运的玩笑开得又冷又疼。
2025年5月12日,冬女士开始在抖音发布维权视频,镜头里她穿着严实,抱着孩子,辞恳切诉说遭遇,和其他业主无异。
但视频未激起太多水花,播放量寥寥。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想要让声音被听见,似乎需要另辟蹊径。
5月13日开始,她穿着相对紧身的衣服拍摄视频, “大家好,我是买到烂尾楼的00后宝妈”,当这句开场白配上凸显身材的着装出现在屏幕上时,流量的闸门轰然打开。
此后的视频里,她有意无意露出事业线,镜头语言从朴素记录变得更具视觉冲击力;粉丝也从寥寥无几飙升至20万,每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可伴随关注而来的,是汹涌的“擦边”骂声。
有人盯着她的胸部评头论足,评论区里全是荤段子;
有人嘲讽她“博眼球”,借着维权为将来带货铺路;
甚至有朋友给冬女士的丈夫出主意,让他帮老婆签公司,擦边带货直播挣上几十万。
不过,冬女士丈夫很生气,表示“这就成卖媳妇了”,并将朋友拉黑。
“擦边”的留言飞满天,开发商的烂尾楼却成了被遗忘的背景板——这才是这场闹剧中最辛辣的讽刺。
冬女士算过一笔账:逾期三年,开发商按合同只需赔偿6000元,还未必能兑现。
回过头来看,冬女士在视频中从未有过搔首弄姿的动作,衣着不过是夏日街头常见的款式,却被贴上“擦边”标签。
当她穿着保守拍摄视频时,网友吐槽“今天站在开发商这边”;
当她调整着装吸引关注时,又被斥为低俗。
维权者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不博眼球无人关注,有热度又遭千夫所指。
而开发商一次次承诺交房又一次次食言,这种“擦法律边”的行为却无人深究。
被戴上擦边“帽子”的维权者们
维权的世界里,“颜值正义”或“身材争议”从未缺席,那些被戴上擦边帽子的维权者们,实则心里写满了无奈。
还记得杭州的郑女士吗?因美容纠纷登上《1818黄金眼》的她,因姣好的容貌和得体的谈吐意外走红,维权之路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
有人酸溜溜地说她“靠颜值维权”,却选择性忽略了她背后合理的诉求。
正如冬女士的遭遇,当公众视线被外貌吸引时,维权的核心议题往往被边缘化,但这能怪维权者吗?在传统途径失效的情况下,他们不过是抓住了舆论场中唯一可能被看见的稻草。
再看早年的“奔驰女车主引擎盖维权”事件,西安那位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的画面传遍全网。
尽管她的维权合情合理,仍有少数声音对她的衣着、神态指指点点。
仿佛在某些人眼中,受害者必须蓬头垢面、声泪俱下才符合“完美受害者”的形象,一旦展现出任何的过人之处,便是别有用心。
这种对维权者的“动机审查”和“道德绑架”,本质上是一种暴力。
当冬女士在视频中让丈夫配合网友“穿泳衣扭屁股”时,当她用娱乐化的段子包装沉重的维权诉求时,这不是自甘堕落,而是被逼到绝境的无奈反击。
就像她反问的那样:“如果我能让老婆住上房子,至于让她抛头露面吗?”——说这话的,是她同样背负着房贷压力的丈夫。
那些挥舞着“擦边”大棒的看客们,或许从未想过:
当900多户业主的生活被烂尾楼拖入深渊,当首付是老人的血汗钱、房贷压垮了年轻人的脊梁,比起指责一位母亲“穿得不够保守”,是不是更该问问开发商“为何迟迟不交房”?
比起在评论区对女性身材评头论足,是不是更该思考如何让烂尾楼早日消失?

比身材更重要的
是守住权利的底线
冬女士的视频爆火后,终于有人找到她沟通,称“半年后交房”。
正常维权无人问,一朝擦边天下知。当正常的维权渠道失效,当理性的声音被淹没,个体不得不通过制造争议来撬动资本的冷漠,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好在,并非所有烂尾楼都没有转机。
清远的飞来湖壹号通过“府院联动”和共益债融资机制,让200多户业主顺利收楼;
湖南怀化的天星浅水湾烂尾十余年,最终也迎来了“交房即交证”的时刻;
甚至停摆27年的广州澳洲山庄,安置项目也已开建。
这都证明了烂尾楼并非无解,关键在于各方是否真正扛起责任。
当舆论沉迷于对“擦边”的审判,开发商就有了喘息的空间;当社会习惯了对维权者的苛责,正义的到来就会更加迟缓。
比评价一件衣服是否“擦边”更重要的,是追问开发商为何能肆意违约;
比讨论一位母亲的身材更紧迫的,是完善资金监管、畅通维权渠道,让普通人不必用身材当敲门砖,就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一套房子不仅是遮风挡雨的港湾,更是普通人对生活最朴素的期待。守住这份期待,就是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