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公关战重燃,如何应对?25上半年危机公关盘点
发布时间:2025-07-07 11:11 浏览量:954
“一年50亿收入,媒体预算只有50万?”
前几天,某同行给我吐槽。
他面试了某美妆头部品牌的媒介负责人,被告知上述数字后,他无法相信。
我回复他一句话:“相当于裸奔啊!”
2025年过半,所有还“在”的公关部,也该自问一句:
我在“裸奔”吗?公关的价值,如何体现?
希望今天的盘点,能提供一些启发。
首先,感谢以下品牌对本次盘点的贡献:

其次,大叔延续去年盘点逻辑,把多个品牌案例揉到一个观点里,有助于我们看清趋势。
以下是《2025年上半年危机公关盘点》的6个观点:
1、“公关战”重燃,预算不是最重要!
2、整治网络黑嘴,有用但不是万能的!
3、安全是底线,更是危机公关“红线”!
4、315变“矩阵”,性别对立在加剧!
5、牛马时代,消费者会自动代入牛马!
6、网红和老板,不懂共情继续翻车!
下面展开。
(全文7000+,建议先转发再收藏)
1、“公关战”重燃,预算不是最重要!
先回应开篇提到的“预算”和“裸奔”问题。
“公关战”重燃,预算不是最重要。
其实是两次意思:
第一层,预算也很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仗怎么打。你的粮草(预算)一定是要匹配你的仗(生意)。
第二层,但预算不是最重要的,比它更重要的,比如:老板重视,掌握道义,瞅准时机。
今年上半年,我们见证了几场重要的公关战,包括不限于:
京东VS美团、华熙生物VS巨子生物、绽媄娅VS艾尔肤、今麦郎VS娃哈哈……
上述几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创始人直接带着公关部,开战!
尤其是京东!
现在来看,不仅切入了外卖业务,更成了刘强东个人的“复出之战”!
2025年春节,刘强东给老乡发钱,60岁以上一人一万。
2月19日,京东给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
4月15日,京东内部会议语音漏出,刘强东提到“外卖存在食安和暴利问题”。
4月21日,刘强东亲自送外卖。当晚,请外卖小哥吃火锅喝酒。
5月10日,刘强东身着印有“猪猪侠”形象的T恤,出现在日本街头。
6月18日前,刘强东谈“618加班”的短视频,竟然没被喷。
这几天,刘强东上了《新闻联播》。

……
大强子以一己之力,完全凭借公关战,实现了新业务和个人IP的“双赢”!
美团的反击呢,也算够快,基本上对方出招,马上能回。
唯一不足在于,前期陷入了“商战”视角,有些被动。
反观京东,高举“道义”大旗:小哥要保障,消费者要安全,商家要利润……招招见血!
当然,刘强东是草根出身,在舆论场天然有优势。
同样符合“老板重视+掌握道义+瞅准时机”的,还有今麦郎。
在被娃哈哈解约后,主动放出自己“代产”的消息,逼着娃哈哈回应,然后老板迅速出来回应。
为了先给娃哈哈生产,自己的产线都停了;
我和娃哈哈都是中国民族企业,我每瓶水只赚2分钱;
娃哈哈选择自己,就代表认可今麦郎的品质(但今麦郎比娃哈哈便宜好多啊)
……
看似是娃哈哈“被刺”了今麦郎,实际上呢,则是后者主动借势发起的一次公关速战,今麦郎,以四两拨千斤的巧,转危为机,名利双收。
大叔当时点评,这场公关战价值一个亿。
公关战重燃,公关部,准备好了吗?
2、整治网络黑嘴,有用但不是万能的!
再说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
大叔是最早关注并连续跟进此事的KOL,以至于我的一些观点都成了风向标。
从结果来看,巨子生物的“损失”是惨烈的。
不仅在618失色,公司市值从最高900亿跌到600亿,短短2个月,跌去300亿,三分之一。
大叔称之为,这是一个价值300亿的危机公关教训。
“大嘴博士”的加入,是这次公关战的关键转折点。
从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的“成分概念之争”,到“海参炒面有无海参”的“成分检测之争”,后者因为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瞬间引爆。
在国家检测标准缺失的大背景下,大众和媒体理解“检测方法”有较高的门槛,也为公关战埋下伏笔。以至于此事沸沸扬扬2个多月,至今没有一个“盖棺定论”。
对公众来说,巨子已经出具了“完全合格”的报告。与此同时呢,“大嘴博士”的微博被封禁,其发布的内容,也大部分被删除。


但对护肤行业、检测从业者、专业媒体、二级市场投资人等群体来说,仍有谜团待解。连巨子生物自己在最新的声明里都承认,“检测方法显示出局限性”。
对公关战来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网络黑嘴等清朗行动,肯定是有用(毕竟删除+封禁)。但“大嘴博士”闭嘴了,巨子的“危机”,解除了吗?
显然没有!
因为公众信任的重建,不仅是帖子删除,更不是简单界定一个“黑公关”,还需要事实、情绪和时机等要素。
巨子之后,绽媄娅和艾尔肤的公关战,就围绕着专利归属问题展开。绽媄娅有理有据,而艾尔肤则漏洞百出,“实验室冰箱坏了”等细节被放大,几个回合,迅速结束战斗。
所以,整治网络黑嘴等行动,对危机公关来说,肯定有用,但不是万能的。
再看华熙生物。
看似在舆论层面“赢”了,其实也没有,比如:别人有问题,不代表你就好。至少从业绩、股价和口碑,都暂时没看到。
尤其是从业绩上,来自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曾经的两大“10亿营收”品牌润百颜和夸迪,均已跌破10亿元/年。同时,BM肌活品牌的营收也“腰斩”。
随着华熙所有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全部跌破10亿元,赵燕希望的科学转型在很多投资人看来,也缺乏实际动作以及专业支撑。

这场公关战,暂时没有“赢家”。
胖东来和柴怼怼,就相对简单一些,因为事实层面很清晰,柴怼怼所“质疑”的内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而胖东来有完整的能自证清白的证据链。
这件事本来也不应该闹大,但爆发点在于:抖音平台“出手”慢了。被于东来抓住了“诉委屈”的机会。
一怒之下,于东来被逼得要“退网”,甚至关停胖东来,引爆舆论,倒逼抖音“出手”。

再借着“整治网络黑嘴”的东风,一举翻盘,胖东来和田玉卖爆了,柴怼怼被封号。

从这个角度来看,整治网络黑嘴行动,相当成功!
这里大叔特别想再讨论一个话题。
危机公关到底要不要自证清白?
有观点认为,不能,不然就是一个无底洞。
但大叔严重不认同这个说法,如果你都自证不了自己的清白,大家凭什么要相信你?
大叔看到,某头部公关在上述提到的公关战中,直接用了弘一法师的金句“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
大叔认为,这是搞反了。
佛学的核心是自修,修我自己的时候,那外界确实不重要,我安住的是我的内心。但这是“传播战”啊,公关更应该学的是佛是怎么做传播的。
其实,佛学是最懂传播的,一句“阿弥陀佛”就把信众门槛降到了最低,这不就是现在的短视频嘛。
遇到危机公关,不想着自证(因为费劲啊),只想要无脑支持自己的粉丝(凭啥?),以及给对方贴上“黑嘴”、“黑公关”的标签(总有人想害我)……
如果你以这种心态打公关战,大叔给个预测:大概率会败。
3、安全是底线,更是危机公关“红线”!
最近,因为电芯问题,导致大量充电宝被召回,没有3C认证无法坐飞机。
大叔觉得,在如此重大安全问题上,如果企业还要藏着掖着,压着拖着,那就祝你迟早倒闭。
比如,罗马仕,一开始被爆出被北京21所高校发通知,立刻停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因为有学生凌晨充电差点引发火灾。
结果呢,罗马仕不仅不重视,还搬出来法务部,说伤害了品牌商誉……

从去年开始,法务替代公关的说法很多。
尤其是汽车法务,纷纷出道。
起诉索赔+举报投诉,一条龙,很溜。
甚至有公安介入、直接抓人的。
给外界一个错觉,即:
但从罗马仕这个案例来看,本来可能是个“重伤”,结果呢,变成了“自杀”。
最新的消息是,罗马仕已经全面停工,而另一家公司安克,则直面问题,积极召回,甚至主动提出,这对消费者长期是一件好事。这才是公关该具备的战略思维!
一位网友看完《独家专访安克:关于被召回的70万台充电宝的一切》后留言称:“我愿意继续支持一个认错态度良好、反应速度快、措施坚决的企业。”
大叔认为,法务和公关,PR和GR,一定是配合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再回到安全。大叔提出,安全是底线,更是危机公关“红线”!
啥意思呢?
在涉及到安全的问题上,危机公关绝不能成为掩盖问题的“帮凶”,更不能动不动就搬出法务。当然,如果确实不存在问题,那也要及时回应。
有哪些“安全”问题呢?
比如个人信息安全,百度在“开盲盒事件”中,前期回应的扭扭捏捏,虽然后来做了很多说明,但不好的公众印象已经形成;
比如食品安全,今年315,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问题,直接引发国务院食安办的挂牌督办!
比如人身安全,上文提到的充电宝事件。以及小米汽车3人高速死亡所引发的,公众对“智驾”营销的反思。
尤其是小米汽车,雷军发声晚了,被批评;雷军内部分享重提此事,又被批评,只会喊口号,没行动;
大家都说,小米和雷军,被流量反噬了……但随着封了一批号+抓了一批人+时间一久,小米yu7继续大卖,雷军发微博和搞直播根本停不下来!
小米这事,好像就这样过去了?
大叔泼点冷水,一个是事故报道至今没出呢,另一个,若再有重大安全问题,叠加效应会是巨大的。
比如健康安全,今年315爆款的卫生巾翻新问题。
对于上述几类“安全”问题,企业不应该回避,反而应该主动,在去中心化传播时代,纸是包不住火的,比如最近南航的事。
以卫生巾翻新问题为例,大叔看到,包括:全棉时代、自由点、Babycare等品牌,都积极回应问题,公开生产车间,公开和优化废料处理环节。就连没上央视315晚会的护舒宝,也主动说明问题,打消消费者顾虑。
大叔认为,这才是负责任企业该有的态度和行动。
4、315变“矩阵”,性别对立在加剧!
大叔在危机公关培训时,经常说,公关有3个节日,分别是:315、38和母亲节。
今年的38和母亲节,虽然品牌越来越“谨慎”了,其实还是有翻车案例。由于一些原因,只能你自己找了。
网红李美越一句“chick in China”,ABC卫生巾“比基尼安全裤”,也都是因为涉嫌辱女,均陷入了危机。
最近很火的《捞女游戏》(后改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这就是典型的制造性别对立的内容。
大叔的意见,从来没变过,辱女和制造性别对立,已经是一个“大坑”,且敏感点越来越多,品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搜集这些敏感点,尤其是从别人的负面案例中,然后能避就避!千万不要因为要制造一种反差话题,去主动触碰上述敏感点。
像蔚来乐道汽车这样,在清明节“说走就走”的广告,也是节日营销的反面教材。大叔说过,所有企业都应该有一个“传播黑名单”的清单,并更新它。
至于315,大叔稍微展开聊聊。
今年有3个新趋势很明显,分别是:
1、今年的315,逐步形成以“央视财经315晚会”为核心,以新京报、湖北经视、澎湃新闻、广东电视台等地方媒体曝光为辅,以黑猫投诉为消费投诉主要线索平台,构成了“1+4+1”的315媒体曝光矩阵。
2、在曝光选题上,虽然都是“暗访”,但央视315以曝光“上游供应商”、涉及到食品安全、个人隐私、个人健康等公众利益的选题为主,部分选题来自黑猫投诉,而另外4家媒体呢,则以曝光知名品牌、上市企业为主,形成了“互补”。
3、由于是“矩阵”模式,315也就从1天延伸到了1周甚至10天。
怎么应对这个新趋势呢?也是3条建议:
1、“1+4+1”都要重视,尤其是黑猫投诉。
如果你在上面有大量投诉,你不上315谁上呢(据说罗马仕在黑猫上就有很多投诉)。
但大叔再强调,危机公关不应该是掩饰和粉饰问题,这是本末倒置了。
2、315盯上了“上游供应商”,趋势明显。
原因你应该懂的,要保经济。反过来,我们以前觉得吧,esg或者csr都是花拳绣腿,做做样子,尤其是对国内企业。
随着媒体曝光开始“往上走”,反而凸显了esg的重要性,即:你的上游供应链也需要合规合法。
3、大叔经常说,危机公关不是315,而是365。
矩阵化后,在时间维度,起码是1周到10天,你都有可能“中招”。但千万别老想着,你也能收获蜜雪冰城在隔夜柠檬片上的“反转”。
危机公关的反转,需要符合:报道有瑕疵+品牌有好感+消费者能共情,缺一不可。
5、牛马时代,消费者会自动代入牛马!
这是大叔最想说的。
令大叔产生这样深刻印象的,是在618前,追觅一位高管的微信聊天截屏,因为涉及“加班”、“地域”、“公司雇佣成本”等内容,在小红书等网络被迅速引爆。
大叔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要建立或者已经有一个“黑名单”。
什么黑名单呢?就是哪个品牌压榨员工,领导欺负员工,“我发誓不买血汗工厂的产品。”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牛马时代,我既是牛马,也是消费者,双重身份情况下,消费者会不自觉代入“牛马”。

所以,企业对员工差这件事传播开后,相当于企业对消费者也差了。反之亦然。
今年年初,上美吕总在工作群里打着“AI”名义,声称要大面积裁员,也陷入了舆情。
追觅老板后来宣布捐出1亿成立基金会,大叔个人是不认同的,毕竟,你捐1亿,与你对员工好,是两回事。
刘强东最近谈“618加班没办法”的视频,评论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给够就行。

但请注意,消费者可以以“牛马”自嘲,但品牌千万不要以“牛马”来做营销,翻车概率极大。
当然,消费者也希望品牌本身是真诚的。
千禾的“零添加”和白象的“多半袋面”这样的商标注册行为,本身就是减分项,如果危机公关认不清局面,还在那里狡辩,也是巨大的灾难。
6、网红和老板,不懂共情继续翻车!
去年的年度盘点,大叔就提到了“向下共情”这个事。从今年上半年的案例来看,同样的错误还是在重复。
比如巴奴火锅的老板杜中兵,炫富的网红顾茜茜,不给网约车师傅好评的何同学……《弱传播》的知识点,又得重复了,现实的强者就是舆论场的弱者。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理由”。
比如杜中兵,说自己被误解了,然后在辟谣的时候,把自己被误解的“金句”放在一起输出……很难想象,这是去年800万赔偿实现逆转的巴奴火锅……
老杜,你给儿子擦屁股的时候,咋那么稳准狠呢,对自己,怎么这么矫情呢……
比如顾茜茜,说自己怼的是黑粉,说自己也不是第一次晒收入了……以前晒没事,现在晒就有事了,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啊,亲,你一个网红,晒收入……

何同学就更牛了,至今不道歉,也不向网友求一键三连了。大叔真的没看懂,你一个网红,脱离了群众,算啥呢?怎么这么简单道理不懂呢……品牌方给你投广告,先得确保自己不招黑啊……

大叔唯一要表扬的,就是董明珠。
虽然现在来看,她明显是在“利用”孟羽童,为自己的直播间炒作话题,她还在直播间里继续批评小孟,但至少,她稍微懂点共情了,还有一句“不招海龟有间谍”,也反向共情了一部分网友。
至于小杨哥呢,从合肥市监局公告至今,大半年都没敢“复出直播”,也是担心翻车吧,所以前几天开给家乡捐盖了一座桥,打“共情牌”呢。
最后,你可能会问:
2025年下半年,企业怎么避免陷入危机公关呢?
大叔也送6条对应的建议:
1、“公关战”重燃,公关部要做好准备啊,如果你连预算都没有,那你是真勇士……当然,只有预算不够。
2、打击“网络黑嘴”和“黑公关”,还是非常有用的,一定要学会怎么举证,但它不是万能的!
3、凡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千万别想着掩饰,更别把法务部用反了!法务替代不了公关!
4、315之外的364,危机随时发生,其中最大的“坑还是“性别对立”!
5、牛马时代,企业和老板,请对你的员工好一点。如果做不到“好”,起码做到合法合规,因为消费者也是牛马。
6、对于网红来说,2025能继续赚钱的秘诀就是“低调”,如果非要高调,就学会“向下共情”!如果实在不会,至少看看社会新闻,了解一下民间疾苦吧。
好了,以上就是2025年的上半年危机公关盘点。你如果觉得有遗漏(或者不认同)要补充(或者反驳),欢迎留言区聊聊。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