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演唱会场场售罄,年轻人又捧出一个“抽象网红”
发布时间:2025-07-07 13:49 浏览量:1811
如果你问最近在年轻人中讨论度最高的是谁的演唱会,答案不是周杰伦,不是孙燕姿,也不是凤凰传奇,而是一个火得抽象的网红——那艺娜。
你可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你一定听过她的代表作《爱如火》:
心跳在,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
龚琳娜还在去年浪姐的初舞台上翻唱了这首歌。
而就在今年5月底,那艺娜还开启了“全国巡演”,从北京、上海到杭州、武汉,十多场演唱会场场都是上架即售罄,最低99元的门票甚至一度被黄牛炒至500元一张。
一个普通话不标准、唱功KTV水平、甚至曾因假冒俄罗斯人设遭央视点名封杀的“劣迹网红”,摇身一变成了这个夏天最炙手可热的“演唱会女王”。
甚至有网友发问:周杰伦和那艺娜的演唱会撞期了,我该去哪一个?
那艺娜是怎么火起来的?
2022年,那艺娜在互联网以“俄罗斯人”特效脸和怪诞腔调博取眼球,积累了200多万的粉丝,但却因“虚假人设”遭平台永久封禁,并被央视网点名批评。
但这波负面流量却成了那艺娜卷土重来的原始资本。
网友并没有因为这波封杀失去对那艺娜的兴趣,仍然在互联网上玩着“假扮俄罗斯人”的梗。
2022年底,“俄罗斯娜娜”化身“大中国娜娜”,发布了一支单曲《爱如火》。
凭借洗脑的旋律与粗粝的“公牛嗓”,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迅速破亿。
目前,抖音#爱如火#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39亿次。
凭借之前积攒的流量,那艺娜迅速完成了从“劣迹网红”到“有代表作艺人”的转型。
在这之后,那艺娜便有了专业的营销团队,把“抽象营销”贯彻到了极致:
5月底启动的“全国巡演”,从海报设计故意错写成“巡如演”,玩“爱如火”衍生出的热梗,到复古Word艺术字风拉满的视觉画面,处处抽象,但却大受年轻人的欢迎。
不仅如此,演唱会的现场同样抽象到一般人难以理解。
比如那艺娜一出场,全场就开始齐声大喊“退票!退票!退票!”。
但只要“爱如火”的歌声响起,全场又一秒切换到跟唱模式。
以至于经常进错拍的那艺娜已经开始把“退票”当成了进拍提示:6声退票后开唱。
甚至现场的年轻人们会在那艺娜递话筒互动时直接抢走话筒,自己唱爱如火。
整个现场与其说是演唱会,不如说是大型发疯现场。
而就在不久前,那艺娜还登上了《V Magazine》内页,和蔡依林、林俊杰出现在了同一本时尚杂志上。
而网友的反应都是:时尚表现力不输明星。
为什么年轻人会为那艺娜疯狂买单?
网友有句话说的很对:
人们只不过捧红了另一个能让自己释放情绪的场合,而这个人本身是谁并不重要。
那艺娜演唱会的核心卖点,从来不是音乐本身。
年轻人抢购的其实是一张通往“情绪出口”的廉价入场券。
在“坚强笨女人见面会”的现场,一切既有的规则都是被颠覆的。
“退票”变成了应援口号,“假唱”变成了笑点,“变如脸”成了固定小品节目。
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放弃表情管理,放弃人设,尽情发疯。
“做10次心理咨询不如看1次娜娜演唱会”,这是年轻人的观后感。
除此之外,低于正规演唱会的票价也带来了极致的性价比。
大热演唱会门票被黄牛炒出天价,还有何秋亊之流把网红演唱会门票定到1314元收割粉丝,相比之下,那艺娜的99元起票价堪称“业界良心”。
而且听歌只是次要的,那艺娜演唱会真正的吸引力是可以复刻网上流行的名梗和表情包。
年轻人用一顿火锅的钱,即可获得沉浸式玩梗体验:
当面起哄“退票”,把“X如X”的网络热梗带进现实,享受那艺娜配合互动的即时反馈。
所以说年轻人并不是在盲目消费,而是在为体验买单。
而体验之外,还有年轻人对圈层归属感的渴望。
这是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原子。
这一方面让年轻人更独立,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独属于互联网一代的焦虑和孤独。
为了破除“孤独感”,大家开始尝试“与他人产生连接”。
而相比于从前的兴趣圈层,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在“抽象”中找到同类。
“X如X”、“前苏联的玫瑰”、“Lady Nana”……
年轻人创造出的黑话体系,形成了一个可以快速辨别同类的身份识别系统。
当演唱会全场都在因为一个梗大笑时,陌生人就变成了“懂我”的同类,给了年轻人“我不是一个人”的心理慰藉。
那艺娜的营销团队是聪明的,他们能精准捕捉到Z世代对“低成本、高能量、强互动”情绪产品的渴求。
所以他们把演唱会做成了“粉丝见面会+玩梗大Party”,弱化唱功的短板,强化互动娱乐属性,用超高情绪ROI赢得年轻人的追捧。
写在最后
Lady Nana背后的情绪生意:
那艺娜的爆火,是团队策划、平台助推以及年轻人情绪合谋的结果。
这背后也映射出当下年轻人对“情绪出口”的刚需。
那艺娜会过气,会翻车,但年轻人对真实、粗粝、无拘束的情绪出口的渴望不会退场。
无聊的时代,还会出现许多个那艺娜。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