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对话「策人节」| 策划的灵魂,在于永不枯竭的进化力
发布时间:2025-07-22 10:02 浏览量:80
每年的618,都是品牌们竞争激烈的战场。
当然,也是卓尔数科的策划伙伴最繁忙的日子,“大促、生意、策略、打法……”,这是流淌在策划人血液里的DNA。
策划,并非只是案牍劳形,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内在角力——与旧范式搏斗,与新可能对话。
卓尔数科深知,策划的灵魂,在于永不枯竭的进化力。
于是,今年618,我们开辟了一个独特的仪式场——策人节,一场卓尔数科内部,关于策划策略的分享、培训、试炼,为客户的好生意赋能,致敬。
这并非虚浮的内部庆典,而是一场向内的凝视。在策人节,从痛点洞察到方案撰写,从排版美化到AI提效。
经验的壁垒被主动拆除;
创意的星火被刻意燎原;
思维的边界在碰撞中悄然拓展。
策人节结束后,我们邀请了4位伙伴,来深入聊一聊关于策人节和策划的那些事。
“优秀的策划,一定具备CEO思维”
紫姐
卓尔数科 策媒业务群总经理
Q:可以聊聊,为什么想要举办这样一个「策人节」么?
紫姐:简单来说,我们希望扎扎实实地给每一个客户做好极致的交付,成为客户生意增长的好伙伴。
我们过去5年累计为300+不同行业、不同品类、不同生命周期的客户提供了营销策略方案,涵盖从产品共创策略、到人群经营策略、社媒布局策略、内容营销策略、流量提效策略等等。
又花了3年时间沉淀经验,并在今年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提炼,想把这些沉淀出来的系统性经验,分享给我们的策划,乃至更多岗位的伙伴。
Q:过往也有一些策划内部培训,它们和策人节有什么不同?
紫姐:策人节最大的特点在于结合了方案策略和对客策略两个层面,简单来说,我们希望当策略驱动的时候,执行不能掉到地上。
策划和商务怎么配合,和运营怎么配合,面对品牌方高层的方案,面对执行层的方案又该怎么做等等。
策划不只是一个岗位,更是一种能力,我们要确保这些宝贵的策略经验,贯穿在我们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大家互相分工,互相补位,将最好的生意增长结果交给客户。
这个行业从来不缺好的策略,缺的是策略高度还原且落地的确定性。
Q:当今品牌方更希望策划做成什么事?是细致到微的洞察?还是竞品分析?还是什么。
紫姐:增长是唯一的课题,把钱花对是策划的终极目标。
我们在做的方案,不单单是洞察或者分析,是帮助一个品牌选择一个正确的赛道,然后把产品交给人群,把人群交给内容,把内容交给算法,把算法交给流量,让流量打造爆品,爆品产生GMV,GMV让品牌活下去然后塑造品牌,品牌带来可持续的利润。
Q:在你看来,一个优秀的策划,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紫姐:一个优秀的策划,一定具备CEO思维。
现在的营销环境下,策划的终极战场不在PPT里,而在企业的生意损益表里。
卓尔数科的策划都需要带着CEO思维:
这个方案会不会让品牌偏离五年战略轨道?和行业趋势是否同频?会不会给竞品留下突破口?
还要盯着数据报表算:
每笔投入多久能变成真金白银?ROI转正节点在哪?这套方案会不会让现有执行团队手忙脚乱?能否顺利达成KPI考核?
当然,精准表达的能力也很重要,这其中就包括文字、PPT、演讲等硬性技能。
你能清晰表达的,才是市场能理解并愿意为之付费的。你无法精准传达的,就无法被市场接收,也无法真正创造影响力。表达能力,决定了一位策划的商业价值。
“小洞察,也会带来大影响”
松松
卓尔数科 商业支持总监
Q:作为闭幕式嘉宾,对第一届策人节感受如何?
松松:非常棒!策人节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而是思维的乌托邦。
Q:思维的乌托邦?
松松:对,我觉得策人节不只在于让大家学会某些马上可以用得上的“工作技能”,更是给大家构建了一种不断被启发的瞬时态,一种高频次出现的aha moment:
哇!原来这些信息可以这样分析?
这些观点可以这样推导得出?
原来,世界可以这样看!
更重要的是,让伙伴们对日复一日习以为常的工作有了“作品感”。你是在完成一幅伟大的作品,而不是单纯地为客户、为公司工作,更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履历、厚度增光添色。通常在这种时刻,才更容易诞生伟大的洞察与案例。
这很重要。不止是对策划,对于AM、运营等其他岗位的伙伴来说,当日常工作被赋予‘创作’意义,行业麻木感自然消解,这是抵御重复的最佳武器。
Q:你的演讲里频繁提到“小洞察”的概念,什么是小洞察?
松松:小洞察可能并不是那么宏观到能适用所有人的,偏长期的洞察。
小洞察也许只是for某一类特定人群,在某一个场景甚至某一个时刻的痛点需求而产生的洞察。比如拿消费品品牌来说,它核心要弄明白的唯一一个问题、也是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我的用户是谁?他们今天为什么要选择我?
碎片化时代下,太过于宏观的洞察,无法解决品牌实际产品遇到的,非常细微的人群定位问题。但是小洞察可以做到这一点。
Q: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小洞察”是什么?
A:近期的话是:“美白在美不在白”。
这是我们团队在服务一个美白精华时,诞生的创意“小洞察”。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白。但去年我们发现,小红书站内「美白精华」的搜索热度在下降,同时,「地母系」「气血感」这类关键词的热度在上升。
这说明,当下许多人对于美的定义在逐渐发生改变,美白精华可以不再聚焦于白,而是聚焦在美。
所以我们把这个品牌的美白精华重新定位为:它是一个让你变美的东西,哪怕今天我是一个热衷美黑的人,我也依然可以选择美白精华,因为它可以让我的气血、气色看起来是亮的(而不是单纯的白)。
所以最后我们拓展出了“美黑人群”这一个新的人群,主打“美黑人群也可以亮起来”这一卖点,这是近期最喜欢的一个洞察。
“策划,是站在理性与感性十字路口的那个人”
Harper
卓尔数科 资深策划
Q:Harper,好久不见,最近在服务哪些品牌?
Harper:美妆护肤类品牌比较多,比如毛戈平、MAC这些,618结束后,我们也一直在做复盘和准备新的提案。
Q:这次策人节,和以往策划培训最不同的地方在哪?
Harper:我觉得是视角不同。
过往的培训通常会按照客户的行业去分,比如美妆行业的提案怎么做?3C行业提案怎么做?
但这次我们从客户的身份出发,划分出“管理高层”和“执行层”两种提案策略。
这个想法源于我们实际的线下提案的经验——面对不同层级的汇报对象,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我们产生了按客户类型归类的想法。
客户管理高层可能更关心你的方案与他的品牌战略是否匹配,以及你的方案能否实现他想要的生意成果,所以我们会更多讲“Why”层面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做)
客户的执行层则会更关心你的方案的可落地性,具体的运营层面有哪些新玩法之类的,所以我们会更多讲“What”层面的内容。(做什么,如何去做)
Q:策人节上经常提到“好方案”,在你看来什么是好方案?
Harper:“好方案”其实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了,是我们在今年年初,正式推出的一套针对卓尔数科出品“方案”的评价体系。
Q:能具体讲讲这个“好方案”的标准吗?
Harper:好方案的标准涵盖多个方面,量化的标准是咱们卓尔数科的“内部机密”,肯定没法让你放在文章里。
不过简单来说,方案的整体逻辑、亮点和创意点是构成好方案的重要因素,提案本身的现场表现力也要足够好。
因为方案的核心是解决品牌的问题,所以客户是否接受并买单也确实很关键。此外,也会看方案制作所需的时效、策划出方案的效率等细节。
Q:最近是毕业季,如果想成为一名策划,有没有什么建议送给学弟学妹们?
Harper:给新同学们两点建议吧。
第一,先拓宽认知半径,再深挖专业
策划本质是解决多元商业问题,需快速理解不同行业的运行逻辑。途径有很多,行业报告、深度推文,或者借用AI的力量帮你收集整理行业信息。
第二:用逻辑链代替灵感碎片
很多人以为策划就是想创意的,常常陷入自嗨,又或者单纯认为是写PPT的。
其实策划的终极目的是帮客户“赢”,帮助客户实现他的目标,所以策划逻辑感必须很强,无论面对高层还是执行层,你的讲述不能跑偏,逻辑链要清晰完整。
在我看来,策划通常是站在“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的十字路口”的那个人,用逻辑筑底,用洞察破局,你才能变得更优秀。
“AI可以做脑暴者,但策划才是决策者”
Kane
卓尔数科 效率特工队总监
Q:Kane,我记得你不是策划,对吧?
Kane:对,我并非业务一线的策划伙伴,我所在的「效率特工队」有两大职责,一个是优化卓尔数科内部散落的工作流,大幅提高运营、媒介、内容等岗位伙伴的工作效率。
另一个,是做技术+业务的“探路者”,我们目前在大量尝试和筛选那些有用,但目前还不成熟或者成本较高的AI工具,尝试与我们的工作流进行融合,提前布局。
等到未来这些AI工具的使用成本下降,功能完善后,我们业务团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就可能迎来颠覆式的创新进步。
Q:现在AI进化到什么阶段了?好像已经有可以帮策划写PPT的AI了。
Kane: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当前的AI,是你未来用过的最差AI。”确实有可以直接生成PPT的AI工具了,但是还远不足以作为成品直接交付给客户。
好消息也是:“当前的AI,是你未来用过的最差的AI。”以现在AI的能力为锚点,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Q:策划应该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才能实现最大化价值?
Kane:从角色定位上来说,让AI做“脑暴手”,策划去做“决策者”。
AI的知识面很广很宽,能够补全客户和策划都不知道的信息,更适合用来脑暴,同一个问题它能给出10种回答角度。
但是品牌究竟要采用哪一种才是最好的?这就需要策划有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个问题AI无法回答,你去问AI,AI只会顺着你的意思:你说哪个好哪个就好。
这也是为什么AI无法替代策划的原因,AI知识够宽够广,但不够深。资深策划对平台、对人群的深度洞察,对策略实施后的效果判断,这些都需要深厚的行业积累,客户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决策交给一个AI。
从使用技巧来说,策划用好AI的核心关键在于:“上下文管理”,你可以把AI当成一个智商超群却认知浅薄的新人,把背景描述地越详细越好,而不是只让AI做其中的某一环。
而且你的指令要足够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优质”?最好有具体的数据指标。
很多策划伙伴觉得有些形容词就是不太好量化,就会省略这个思考步骤,但你看似节省了提问的精力,后面你依旧要花更多的精力在AI回答的筛选和整理上。所以不如在提问阶段,就做好准备。
Q:未来,策划与AI的工作模式会如何演进?
Kane:一个是协同模式的演进,我猜想可能是这样:
客户输入需求→AI补全信息→策划整合输出决策
另一个是AI使用成本的降低以及功能的进化,可能会为策划,乃至整个营销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创新。
就像从2G-4G网络,直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赛道的欣欣向荣,外卖、直播、短视频,手游等行业的出现极大程度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模式。
策划也会从一个方案撰写者,向着信息集成与决策者的方向进行演进。
策人节结束了,我们的策划伙伴也从“灵感乌托邦”回到了日复一日的提案、复盘、结案当中。
不过我们更加明白,策划的每一次灵光乍现,都可能是无数个深夜的沉思。每一个看似轻盈的洞察与创意,其背后都沉淀着厚重的思辨与迭代的阵痛。
策人节的灯火终将熄灭,但那些被照亮的峭壁之上,早已刻满无数策划攀向下一座巅峰的绳痕。
后记
关于“策人节”的未来
采访完笔时,紫姐又补充说:“目前策人节只是一个卓尔数科内部的活动,但从更大层面来看,策人节的目的不止是培养自己的优秀策划。”
卓尔数科是想和行业、平台、客户一起共建刻画出当下营销解决方案的标准。我们也更希望影响和号召更多的营销人才加入进来,一起影响中国品牌的未来竞争格局。”
“这个梦想很大,紫姐,可能需要很多年、很多届。”
“策人节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举办「客人节」「内人节」「媒人节」……一步步实现梦想。我相信,脚印够深的地方,时间自会开花。”
说完,
她合上笔记本,
走向下一个会议室。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