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小米汽车“解绑”雷军
发布时间:2025-07-25 09:19 浏览量:4336
7月23日,小米汽车发布短片《超预期的4+2生活》,记录张震岳与友人驾驶小米首款SUV车型YU7的户外旅行。
影片用生活向vlog的形式,通过真实场景将小米YU7的各种功能植入其中:
比如通过“小爱同学”控制导航、音乐;磁吸接口外接投影仪、咖啡机;车顶支持6.6千瓦外接电源;后备箱能够容纳越野自行车,适配“4+2”(4轮汽车+2轮自行车)出行需求。
小米汽车开始“解绑”雷军
2024年,小米SU7从宣发到上市,始终围绕雷军的个人IP展开,在用户认知中,“雷军=小米汽车”。
凭借雷军“爽文男主”式的热血创业经历和亲民形象,小米汽车迅速建立起了品牌声量和用户信任感,并持续引爆互联网话题。
这种强绑定带来的好处不止是以低成本博得高流量,更是成为品牌公关的“体面杠杆”。
雷军“呼吁用户考虑友商车型”、“提车时为车主开车门”的低姿态,将关于小米汽车的舆论战转化为口碑基础。这种“体面营销”在高度内卷的车圈形成了差异化的认知。

但这种强绑定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一旦雷军个人形象受损,将直接冲击小米汽车的品牌价值。
除此之外,个人IP的强势还会导致用户圈层固化,助长饭圈文化,拥护与反噬仅一线之隔。
虽然此前小米汽车营销制造过如送车张颂文、苏炳添提车等话题事件,但都是以雷军为核心人物。
此次小米YU7的《超预期的4+2生活》是首次以完整短片形式签约明星,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已经开始从创始人驱动转向多元化营销。

小米汽车为什么选择张震岳?
张震岳自称“山林老北”,他的社交媒体长期分享露营、骑行、冲浪等户外内容,风格显著的“户外探索”标签与小米YU7“不设限”的产品定位高度一致。
除了人设高度契合外,小米汽车或许还有更多的考量:
1、从“产品参数”到“场景体验”的转型
与以往强调性能参数不同,小米YU7和张震岳的合作主要通过真实旅行场景自然植入产品功能,直观传递“移动生活空间”的概念。
弱化推销感的同时,强调情绪价值,将汽车定位为“探索自由的伙伴”。
2、绑定户外圈层文化,破圈大众市场
“4+2生活”这一概念原属骑行发烧友的小众玩法,近年因户外运动的升温成为潮流符号。张震岳作为资深玩家进行背书,给小米YU7打上“户外好伴侣”的标签。
3、Vlog式种草,更契合当下的内容消费习惯
当下的内容消费关键词是治愈、松弛、诗和远方。Vlog则是承载这些内容的最佳载体,“去表演化”叙事消解了用户对硬广的抵触心理。

写在最后
小米汽车与张震岳合作,本质上是在“雷军红利期”内,未雨绸缪为品牌植入第二基因。
雷军的IP仍适用于发布会、危机公关等关键节点;与张震岳合作的户外叙事,则是为品牌打上“探索户外生活”的独立标签。
或许在未来,小米汽车还会找来更多垂直圈层标签鲜明的明星,打造出一个“强创始人+明星”营销矩阵。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