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拍大片、拍纪录片、也有更多创意选择不靠片」CANNES TOPicks 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5-08-05 11:56 浏览量:458



01
Libresse:月经从来都不“只是月经”那么简单
Never Just A Period
Brand: Libresse
Award: Film
Trophy: Gold

当女生因为月经问题求助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轻飘飘的回应:“Just a period(就是月经而已)。”听起来好像只是件平常小事,但背后藏着的,是真实的身体痛感、情绪起伏,甚至长期被忽视的医疗问题。
Libresse(薇尔)看到了这个现状,并通过《Never Just A Period》一片展示出来。影片延续了她们一贯坦率的表达,把女性从月经初潮到更年期的真实困扰一一拍出来:有月经初潮时的慌张、有经痛被轻视的委屈、有更年期出血的恐慌,还有那些“你早该知道”的知识空白。
这次不是为了打破禁忌,而是进一步让更多女生意识到: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还是这么少?
Libresse没想制造焦虑,也不靠煽动情绪博眼球,Libresse只是想说:月经,从来都不是一句“只是月经”能说完的事,希望呼吁大家正视月经。
*补充资料:Libresse早在2017年就打破了行业“用蓝色液体代表经血”的规避方式,鼓励女性摆脱月经羞耻。它是第一个在广告中用红色液体来表现真实月经血的品牌。
02
L’Oréal:“我值得拥有”背后的女人
THE FINAL COPY OF ILON SPECHT
Brand: L’Oréal
Award: Film
Trophy: Grand Prix

“Because I’m worth it.”这句耳熟能详的slogan已经走过了50年,成为无数女性自我表达的标志。但鲜有人知道,这句口号最初出自一位仅23岁的女性文案——Ilon Specht。
1971年,在广告行业仍以男性声音为主导的年代,Ilon Specht为欧莱雅写下了这句广告史上第一次以“我”为主语、为女性发声的文案。从此,品牌的表达不再只是诉说产品,更成为女性力量的代言。
50 年后,欧莱雅为Ilon Specht拍摄了一部纪录片《The Final Copy of Ilon Specht》,讲述她如何写下这句改变广告语言的口号、她一生如何坚持为女性争取表达空间,以及她生命最后的发言。
除此以外,在全球同步发起“I’m Worth It”接力活动:举办线下观影会与户外互动大屏快闪,邀请女性拍下属于自己的“I’m Worth It”形象,并在线上发起#ImWorthIt 话题征集,鼓励每位女性写下自己的“I’m Worth It”的故事。
从一句23岁女孩写下的口号,到一场横跨半世纪的全球共鸣,欧莱雅用一部纪录片,让Ilon和“I’m worth it”的故事继续被世界听见。
03
Persil:血渍也是运动的一部分,不需要感到羞耻
IT’S PART OF THE GAME
Brand: Persil
Award: Print and Publishing
Trophy: Bronze

同样是血——在赛场上摔倒、擦破皮的血会被视为勇敢的表现,而经血被视作“丢脸”。在英国,有6成女生因为害怕裤子上沾血而不敢运动。可她们心中那些视作榜样的职业女运动员,几乎每天都在带着各种污渍上场——泥渍、汗渍、血渍,甚至还有经血的血渍。真正的运动,从来都不会在乎污渍的产生。
一直主张“Dirt Is Good”的Persil,决定用一组海报来揭示这个关于血渍“双标”现状,并鼓励女生们打破它——他们拍下女性运动员身上真实的血渍,并在那里加上一条叠着的内裤图案,提醒大家,血渍的位置不同,却被贴上了完全相反的标签。它们被贴进了学校、球场、训练馆,那些给还在迟疑要不要上场的女孩们看。
不仅如此,品牌还邀请阿森纳女足的运动员们也加入讨论,鼓励女生们甩掉经血羞耻,大胆上场运动。
Persil帮你洗刷的不仅是月经的血渍,更是背后怕漏出经血而不敢上场的羞耻。
*Persil是奥妙在英国市场的品牌名称。
04
GoDaddy:即使什么都不懂,但用了Airo以后你就懂了
ACT LIKE YOU KNOW
Brand: GoDaddy
Award: Creative B2B
Trophy: Grand Prix

GoDaddy新推出了一个专为小生意打造的一站式AI助手Airo。但那么多toB的品牌都在讲AI,怎么样才能让创业者们认定Airo是靠谱的那个好助手?
品牌发现,其实这群创业者脑子里有很多创业的想法,但说到建官网、搞营销这些落到具体怎么执行的时候,他们心里都很没有底——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开始。
于是他们干脆换个方式,不光说产品好,而是用Airo从零开始打造一个真实的品牌,当成“产品的活体demo”。
他们找来擅长“演什么都像很懂”的演员Walton Goggins,亲自上阵创业,开了一家专门售卖护目镜的品牌——「Goggins Goggle Glasses」,从logo到官网、广告内容,全靠 Airo一键生成。
他们先是在超级碗上丢出一支30秒的广告介绍这个“新品牌”,后续Goggins化身主理人,拍宣传片、上访谈、走红毯,真的把这个品牌当成生意在运营。
GoDaddy让一个“看起来很懂”的人+一个“让你看起来很懂”的AI现身说法,给这些迷茫的创业者们打了一个成功的样。
05
Mercado Livre:抓住这个内马尔,就能“召唤”出折扣
Call of Discounts
Brand: Mercado Livre
Award: Entertainment Lions For Gaming
Trophy: Grand Prix

作为拉美最大的电商平台,Mercado Livre希望找到更巧妙的方式与对广告反感的GenZ沟通。虽然品牌一早就签了内马尔,但如果还是用传统广告思路来做,结局还是会被无情划走。
于是他们决定从代言人内马尔入手,深挖内马尔,他们发现,他除了是个足球巨星,还是个游戏玩家。Mercado Livre决定换种方式来用好他——不是拍广告,而是把广告打进游戏里,让他在游戏里“送”折扣。
他们和《使命召唤》合作,将GenZ最爱的“Prop Hunt(躲猫猫)”模式改造成“Call of Discounts”特别直播。在这个玩法里,玩家可以伪装成场景里面的任何一个物件来躲避别人的追踪。内马尔在游戏里伪装成冰箱、沙发、电饭锅等平台在售商品。一旦玩家找出了他,直播间就会弹出专属限时折扣码,扫码就能直接下单,找得越快,折扣越高。
Mercado Livre将游戏体验与电商折扣直接关联,通过巧妙地创造了“边打游戏边省钱”的沉浸式购物体验,让品牌走进GenZ的心里。
06
Burger King:人生最满足的一口,可能是在产房里
Bundles of Joy
Brand: Burger King
Award: Outdoor
Trophy: Silver

英国汉堡王提出了新的品牌主张——“Foodfillment(食物的满足感)”,但如何让更多人对此有共鸣,并带动外卖生意的增长呢?他们在和Mumsnet合作的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3的新手妈妈产后最想要的不是花和问候,而是一口真正满足的汉堡。
于是品牌拍下了妈妈们刚生完,还在抱着小孩的时候,疲惫却幸福地咬下汉堡的瞬间,把这些真实的瞬间做成了海报,并标注了汉堡的送达时间。他们选了在英国最多婴儿出生的当天(9.26)上线了这个活动,通过户外广告、影片和一条专门一共给产后妈妈的“Grill Line”定制专线(为产后妈妈送上免费的皇堡)来传递吃下这口汉堡后给她们带来的满足感。
汉堡王用一个真实、温情又有点反差的洞察,把“Foodfillment”讲成了人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一口满足。
07
LYNX:挠一挠,闻一闻,你就记住了
Scratch & Sniff
Brand: LYNX
Award: Outdoor
Trophy: Gold

传统的男士香体喷雾大多是针对上半身设计的,但60%的Z世代男生表示,他们也会把它喷到下体,但也会因此感到不舒服。于是,LYNX推出了一款专为下体设计的私密香体喷雾。
这毕竟是个有点“难以启齿”的新品类,如何能抓住男人们的注意力,并让这些男人来试试看呢?品牌干脆抓住男生对私密部位最本能的动作:挠一挠,然后……闻一闻。
于是,这组“Scratch & Sniff”的户外广告就诞生了——视觉仿照高级内裤广告,画面中只有单色调的男士身体轮廓,只是画面中央圈出重点部位,并印上香味微胶囊油墨。只要你动手挠一挠,就能现场闻到这款“下体专用香”的气味。广告被投放在夜店门口、地铁站、球场外等Z世代男生最常去的地方,不靠代言人,也不讲大道理,只靠一抓一闻,就让你记住了它。
LYNX用一支真的能“抓着闻”的广告,用最“不正经”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最正经的产品教育。
08
PENNY:把价格“焊死”在包装上
PRICE PACKS
Brand: PENNY
Award: Print & Publishing
Trophy: Grand Prix

通货膨胀加上商家的动态定价,让德国消费者没办法安心地购物。作为平价连锁超市代表,PENNY选了五款最基础的刚需商品(燕麦片、吐司、盐、薯片、蛋黄酱),推出“PRICE PACKS”特别包装,把价格直接印在包装最显眼的位置。
关键是:这些包装从设计到上架要提前几个月,价格一旦印上去就不能改,相当于直接锁死。这不是噱头,而是PENNY用包装做出的承诺——我们不乱涨价。
产品上市后,它们以创纪录的速度从货架上被抢购一空,还让PENNY作为“性价比首选”的认知度提高了2200%。这原本只是一个短期的活动,结果因为太受欢迎,干脆直接变成常驻包装。
在这个价格飘忽的时代,PENNY用包装当成品牌的“嘴替”,把低价的承诺写死,也把信任写实。
09
IKEA:我不耐用?你家具背后的“隐藏标签”第一个不同意
Hidden Tags
Brand: IKEA
Award: Direct
Trophy: Gold

在葡萄牙,很多人觉得宜家的家具不耐用。但是宜家没急着澄清,而是请老家具自己出来说话。因为宜家的家具有一个设计上的小巧思——每件宜家家具在出厂时,都会贴上一个写有生产日期的小标签,藏在很难被注意的角落。只要找到它,就能知道这件家具用了多少年。
所以,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名为“Hidden Tags”的征集活动:鼓励大家翻找家里家具背后的标签并拍照上传,一起找出葡萄牙“年纪最大”的宜家家具。
在活动中,他们收到了一共4000多张标签的照片,平均的使用年限高达18.5年,而最久的一件家具竟然是来自1969年的。消费者这才意识到,他们用宜家家具的时间比自己以为的要长得多。
面对“不耐用”的质疑,宜家一句话没说,只让几十年前的家具自己站出来,用“我还挺能用”的事实,打破消费者的偏见。
10
Kleenex:催泪预警!记得带好纸巾
The Kleenex Score
Brand: Kleenex
Award: Media
Trophy: Silver

消费者在看电影前,总会习惯性地提前去看电影评分、看类型、看演员阵容……但没人会提醒你“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催泪”,于是,电影院里常见这一幕:观众哭成泪人,却狼狈得找不到纸巾,观影体验直接大打折扣。
作为知名的纸巾品牌,Kleenex决定不再让你“哭得措手不及”。他们和IMDb合作,推出了“The Kleenex Score”——在热门电影页面加入一个“催泪指数”,专门提醒你这部片到底有多催泪。甚至会建议你准备几包纸巾。更贴心的是:只要你看了这个评分,就能解锁在亚马逊购买Kleenex纸巾的专属优惠链接,这下不怕看催泪电影的时候手上没纸巾了。
整个项目选在奥斯卡颁奖季上线,精准命中了“催泪高发期”,最终带动Kleenex高端纸巾的销售增长14.4%,还因此吸引到了35%的新用户。
Kleenex巧妙地通过在IMDb页面的小植入,让产品成为了你“观影体验”的一部分。
以上是第二期分享的10个2025戛纳创意节获奖案例,我们下期再见~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