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中秋 蒙牛 趋势 jellycat 金瞳奖 泡泡玛特 麦当劳 京东 bangX 茅台 CNY 财报 教师节 AI 美团闪购
清除历史

大咖秀|师豪:以梦境为假想,完成广告导演的入行和祛魅

TOPic

发布时间:2025-08-05 12:00     浏览量:1281


大咖秀 广告导演

大咖秀:TOPic内部的不定期分享,大致以月度为周期邀请行业内的前辈进行线下主题分享、问题交流。经过分享嘉宾同意后,将分享内容整理、沉淀并与行业伙伴们共享。


本期嘉宾:师豪

师豪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电影电视系,之后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完成映像学专业进修。本该是严谨的学院派创作人,但他却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成为擅长玩梗的广告导演,他的作品多以荒诞幽默出圈。


在SocialBeta的「年度导演」盘点里,「幽默大师」、「轻松玩梗」、「情感共鸣」,是被用来描述师豪的三个标签。


在大咖秀上,这位像是从《世说新语》里蹦跶出来的梗王导演,也通过「当你成为一位广告导演」的假想梦境,和TOPicer们完成了一次广告导演的入行和祛魅。


以下是师豪的分享内容整理,为导演的表述:


听说每位创意都有一个导演梦,那我就带着大家做一个「假设现在就辞职、转行做广告导演」的梦,0帧起手对广告导演祛魅。


广告导演的入行和祛魅


当一个广告导演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没作品,紧接着就陷入「越没作品,就越没作品」的死循环。


于是,你打算孤注一掷,厚着脸皮向老东家自荐。你说,「拍啥都行,反正我都不要钱」。然后,「客户没法挑导演」的没钱小片,落在了你的头上。你努力了,别人也说你拍得好,但你总觉得自己好像拍了个「物料」。


你开始魔怔了,你被「导演」两个字迷惑了,你觉得你跟张艺谋是同行,不能只拍「物料」吧。心想着,「从小看《故事会》的你,难道还不会讲故事吗」?

随后,一穷二白的你,开始比稿,开始写treatment。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魔都吸干了你的存款,你的钱包告诉了你,历史会开倒车。

终于,有一个客户被你打动了,你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草台班子了,于是铆足了劲,想要做出一个作品。


当你以为「只要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做出来就行」的时候,你发现你面对的是:
制作公司说没钱,
美术在钆片,
景也糙得没眼看,
摄影还夹带私货。
造型审美一团糟,
脚本全凭看图说话。
客户没钱且不懂,
演员全都没法用。
请不起好的后期只能自己剪,
道具质感也不行。

… …


但你总不能和全世界翻脸,所以只能在坚持和妥协的夹缝里求生存,跟所有的「魔鬼」做交易。


终于拍完了。片子哪哪儿都对,但就是不出彩,问题出在哪儿,你也不知道。因为此时距离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还有20条片的距离。


后来你才知道,对广告片而言,「对的」就是「看过的」,「看过的」都是「可以想象的」,一条「在预期内」的片,大概率就是一条不出彩的片。


但当时的你卡关了,你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时候触发了两个结局——
结局一:认清现实,放弃幻想,你决定回去上班。毕竟体验过,也就那样,你也挺累的。

结局二:你觉得太幸福了,虽然没什么起色,也没有什么钱拿,但你至少有「作品」了。


随着比稿不停,不停比稿。你的职业生涯又有了三个不同的走向:


走向一, 你为了生活,开始在广告公司做FREE。久而久之,生活的惯性拉着你往前走,你忘了为什么辞职,「反正就先干着吧」。你开始回想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为什么辞职」,「怎么做了导演」,「又为什么开始做FREE」。仔细复盘之后,你把它们都写了下来,于是你成了一个职场类小红书博主。


走向二,比稿的结果虽然不太妙,但还是有一些项目陆续找来。但无一例外,你嫌弃项目太小、制作公司太穷、主创不够大牌。自视过高加上怀才不遇,你每天都能在朋友圈找到不痛快,也开始变得敏感和焦虑。


你不开心了。这个工作让你不开心,跟你工作的人也不开心,项目也不是很开心。你变成了阴郁的文艺X ,三不五时在豆瓣上挥斥方遒、发挥余热。同时,你也在几万块的项目里扮演导演,让人伺候你仅存的一点EGO。虽然你没正经地拍出过什么,但你热衷于告诉世界你是个导演,于是你又成了职场类小红书博主。


走向三,你还没反应过来,中美贸易战又开打了。这儿也地震,那儿也海啸,每天都是大新闻,你感觉世界都快要完蛋了,但朋友圈仍在岁月静好。你顾不好眼下的生活,也没法关心远方的事情。你每天都在害怕自己知道得太多,也担心自己知道得太少。


你发现,电影没有美剧好看,b站没有短视频好看,短视频没有小红书好看, 反正啥都比广告好看。好像什么都可以火起来,谁都可以是明日之星,没有规则也没有模版,大数据的秉性总是难以捉摸,工作的信念感全靠自己硬撑。你发现有的人在打螺丝,有的人在里斯本,有的人在为挂号费借贷,有的人则在计划去哪家米其林探店。 


你发现,在道德面前,你没法选择利益,当个好人也许也没啥出息。世界从来都不公平,只是我们在假装很公平。


当你深夜在为treatment奋笔疾书时,你又突然突然意识到,学校好像从来没教过你怎么写。语文课是古文课,是文学赏析课,是政治课,但语文课从来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从来没教过你怎么把一件事情有效率地、清楚地说明白,也没有教过你如何凭借有效的论证让人信服。


你发现,只要做导演还收钱,它就是个工作,并且只是一个工作。你和陶陶居的服务员、公交车司机、TIM COOK都一样,都只是在工作而已。但只要你好好工作,你会发现,TOPic会邀请你来大咖秀。


还有一个走向,你走狗屎运了,有人慧眼识珠,给了你一个机会,你完成得也不错,大家开始问谁是这支片子的导演。随后,你的工作机会不断、不断成长,遇到契合的团队,事业开始走上轨道。


当然,也还是没人教你怎么做事,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做事,吃该吃的X。你干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你想要更多的答案,就必须继续干下去。


近期的三个感悟


1.如今,行业的整体职业化水平程度提高,导演们通常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广告的下限也随之提高。同时,技术门槛也同步降低,只要花点小钱,画面都能有较高的呈现水平。于是,当下的导演之间比拼的就是想法、审美和执行力,看是否可以产出恰到好处的小想法,输出良好的审美和品味,以及附上「心狠手辣」、废寝忘食的执行力。


2.执行变上游,创意变下游,对广告可能不是好事。当客户的钱侧重于制作而不是创意,是很危险的,当导演在进入项目之后要承载创意梳理的工作,制作往往就变得不可控。而如果一个创意是足够好的,那么制作会在一个框定的范围里,把钱花得更聪明,也能全力以赴地把巧思和妙用呈现在制作上。


3.爆火出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比较容易的方式是瞄准小市场、做好小片子和照顾好小范围的观众。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具体的宣传,服务具体的圈层,更有机会以小圈层的火爆来撬动更大的圈层。


问答时间

赵斐(TOPic & 斐 厂牌主理人):想问师豪导演选择脚本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平均每个月会给自己安排多少条片子?什么样的片子会让你破例参与?


师豪:我每个月的接片数量不是很固定。大概分成两种情况,当有个很好的创意向我抛出橄榄枝,大家都铆足了劲出作品,这种工作投入度的情况下,我一个月最多接一两条。


另一个就是,挣钱的月份我就可能不会优先选择出作品的片子,比如到年底了,我掐指一算,今年没挣什么钱,可能还亏钱贴制作了,我就会努力冲一下业绩,节奏也会快一些。


关于选择脚本这件事,我觉得每一位在市场上被大家认可的导演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优先选择权,只是每个人考量的思路不太一样。比如我有时候会因为一个类型的片子在操作上比较娴熟,就选择另外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脚本。


TOPicer:一支片子怎么才能在预算不太多的前提下,也能拍出很贵的感觉?


师豪:要想质感贵的话,我一般的思路是减少场景,集中力量干大事,50万拍一个场景肯定比拍十个质感好。

当然,穷片也有穷片的方法,比如此前的一个片子,拍到最后我们就开始用DV和手机拍摄,结果质感反而比阿莱拍得更好,因为在各个硬件配置都没那么高的时候,摄影机的解析度越高,反而更容易露怯。


感谢师豪导演的分享,期待更多佳作出街。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3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