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e生活营销 adidas 五月天 财报 茅台 宝马 nike 母亲节 京东 WPP 金瞳奖 肯德基 中秋 ai 蒙牛
清除历史

对话古茗副总裁顿贤 : 今天品牌的成功标准已经被重新定义

发布时间:2025-08-05 18:31     浏览量:600


古茗 咖啡 茶饮 奶茶

这些年,现制饮品市场竞争激烈,高价茶饮、咖啡价格集体跳水,从“网红品牌”到“价格屠夫”类似的戏码不断上演。与此同时,咖啡品牌做茶饮,茶饮品牌做咖啡,“上午咖啡下午茶”成为品牌抢占全时段消费抛出的新概念,品牌跨品类混战已经是行业新常态。


“其实古茗早在2022年开始筹备咖啡时,没想到会面临现在这种行业局面。”顿贤对广告门说道。


作为目前还留在茶饮牌桌上的大玩家,古茗不久前请吴彦祖“给咖啡取名”着实出圈火了一把。借此契机,广告门邀请了古茗副总裁顿贤一起聊聊,在当下环境中如何做好营销?


吴彦祖这波营销,古茗自己怎么看?


或许有人还不知道,吴彦祖作为咖啡资深爱好者,并参与创立了咖啡品牌WHATEVER,在咖啡豆选品和咖啡制作上有着深度理解。



“我们之间的合作不只是请吴彦祖来帮古茗拍广告,我们双方也相互交流过各自对咖啡的理解,我们不希望双方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代言人层面。”


正如用户看到的信息,吴彦祖成为古茗咖啡的品质合伙人,连本次的咖啡周边随行杯他也参与了设计。


Q:怎么去评估明星价值与品牌需求的契合?
A:说来惭愧,我们做这类合作不是很有经验,如果让我来评估合作,可能会从两点考虑:第一是双方怎么互相成就?第二是合作的长尾效应如何?

在顿贤看来,WHATEVER与古茗的门店重合度几乎为零。WHATEVER是在核心商业综合体或CBD中建设类似快闪店,比较大的、有体验感的门店;而古茗的门店大多数在三、四线城市,门店带来的体验感其实比较弱,现制饮品消费主要还是快拿快走。


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合作可以实现相互成就。古茗有1万多家店可以帮助WHATEVER有更大的曝光,WHATEVER未来也可以与古茗合作探索一线城市市场。


“从长尾效应来看,我们希望主要覆盖两种人群。第一种是消费粘性高的用户,我们行业复购率是第一,所以有一批长期支持古茗的消费者。”


“第二种主要是新客,这次营销为古茗拉新不少。很多新客以前可能没听说过古茗,或者没有尝试过,但这次他们愿意因为古茗与吴彦祖的合作,产生品牌信任感,愿意尝试第一杯。从而因为好产品而带来复购行为。”


Q:这次合作还有哪些其他亮点?
A:我们非常重视互动率,也就是CTR的指标。这在评论区中非常明显,用户产生很多跟品牌相关联的内容和互动。


例如,第一个广告的品牌质感非常好,但是它跟消费者有一定距离感,你会发现评论区留言中有些消费者不知道该怎么互动。而第二个广告的整体表现就在引导消费者参与互动,很多人会开始说,我是“来自哪的吴彦祖分祖”申请出战。当内容有“活人感”时,大家才能互动起来,传播量级也会更大。


在拍摄第二个广告时,因为广告涉及一些关于吴彦祖的网络梗,顿贤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不会通过,却没想到很快获得吴彦祖的肯定。了解后才知道,吴彦祖也希望大家可以平视而非仰望来接触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大家之间的距离,无论是明星或品牌。


从茶饮到咖啡,品牌面临什么挑战?


其实古茗大概在2022年开始筹备咖啡时,没有想到会面临今天这种行业局面,而他们选择做咖啡的契机来自消费群体的变化。


顿贤回忆道:“我大概是2016年来到古茗,那时候古茗的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到25岁,这些消费者的粘性很强,到今天基本30多岁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口味偏好在慢慢改变,以前那种很甜的茶饮,受众正一点点变少。我们认为应该尊重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所以才决定做咖啡。”

Q:从茶饮进入咖啡,古茗面临最艰难的挑战是什么?
A:第一个是用户。我们现有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茶饮用户,这里面一定会有部分人群消费咖啡。而我们更多的要思考怎么拓宽新的咖啡用户,让他们知道古茗有现磨咖啡,同时让他们相信古茗做咖啡和做茶饮一样专业,愿意尝试古茗的第一杯咖啡,建立信任。第二个是古茗内部的运营体系。咖啡与茶饮不同,制作咖啡会在多个维度影响门店模式,不管是动线、营运还是成本等。在这种情况下维持高品质产品,对我们和加盟商是第二个挑战。

而消费场景成为古茗咖啡的突破口。一开始顿贤与她的团队也不太笃定,早餐场景能否带动咖啡的销量。因为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不同,早餐的可选项太多。但测试后发现,咖啡绑定早餐场景依旧有效,古茗密集的门店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便利。


“现在大家对咖啡的心智定价在9.9元,但精品咖啡还是可以卖到30、40元甚至更高。未来咖啡市场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连锁品牌的行业销售权重占比一定会非常高,而且会变成常态。古茗有很多门店,这是一个机会。”


Q:无论茶饮或咖啡,古茗的爆款是什么?
A:老王和我们说过,古茗的爆款从来不是单一产品,而更像是一个组合拳。在产品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消费者喜欢什么,以及上新的每一款产品的复购。那复购的背后,就要求我们是好喝的,是新鲜的,是高性价比的。而这些都得益于古茗的供应链体系,所以我们能用鲜奶,鲜果等等这些好的原物料。

你会发现很多在一线城市的品牌不断投入资源开发爆款,但古茗要的是一个大包容的状态,消费者在古茗可以喝到各家爆款。因为我们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这样的产品结构。


想想看,一个小镇只有五六万人口,古茗在这样的地方开一家店,可能覆盖当地10%左右的用户,然后在10%中可能有20%的用户会长期购买。想维持消费者对古茗的新鲜感,需要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


虽然现制饮品已经成为完全竞争市场,但一个品牌想存在50、60年甚至更长时间,并非不可能。


“中国台湾珍珠奶茶证明了这个品类可以存活四十多年,我对此有信心。”


要实现欣欣向荣,顿贤认为:第一个点在于坚持研发好的产品,不断尝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点是坚持品牌初心,不断让消费者记住品牌。今年是古茗品牌升级的元年,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然后第三点是古茗现在的大连锁营运体系,一定要在加盟商侧这一端达成共赢和共识,让加盟商挣到钱。


Q:古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第一个是古茗迎合市场变化的速度非常快。第二个是古茗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不同于其他品牌,古茗从原产地直采水果,减少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更好的管理品质和降低成本。同时配合我们自有的冷链体系,和高密度布的门店,做到了98.1%的门店“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这可以保证鲜果、鲜奶、咖啡豆等短保期原料的新鲜度,也让门店到店物流的成本和鲜果损耗降低。


“今年,我们团队也有了新的架构,按照内容和流量进行划分。因为只有内容好是不够的,互联网平台触点太多,流量团队要做到把一个事情讲给更多人听。”


Q:曾经有一定规模的品牌们黯然退场,他们是怎么失去竞争力的?
A:我认为这些品牌的衰落,大多是因为自身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想做得太多,成功落地却太少。所以我们在开战略会议的时候,往往是在决定不做什么。就像最初我们不考虑去一线城市发展,会有很多取舍。我们从企业发源地靠自然的规模扩张和加盟商的在地化能力实现增长。

古茗可以做到踩油门,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到几万家,但这之后要踩刹车并不容易,有时候做减法更需要深思熟虑。


今天品牌的成功标准已经被重新定义


对于现制饮品市场是否会出现品牌很强的企业,顿贤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要看怎么去理解品牌这个概念。


“现制饮品市场的消费频次非常高,而且消费决策的链路非常短。古茗有粘性很强的用户群体,但这些用户一定还会喝其他品牌的产品,这是一个行业常态,我们不需要去改变它。”


“在这个行业,用户只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非常在意一个新的数据,就是品牌提及率。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去刷存在感,不断地告诉消费者,你在这里可以看到我,在这里可以买到我。我认为刷存在感是快消行业应该重点去做的事情。”


Q:如何平衡流量与品牌资产的长期积累?
A: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年给自己留的一个作业。有没有能够区隔古茗和其他品牌的一个词?从2010年到近几年,古茗都没有一个概念、定位来区隔其他品牌。但今年我们找到了——鲜活。

首先古茗用的所有东西都是新鲜的,不管是水果、鲜奶还是其他食材;同样在线上刷存在感和线下门店终端上也会与“鲜活”建立关联。不仅仅是内容,还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和行动,让消费者能够记住这样一个理念。


Q:怎么看待目前营销行业的发展?
A:首先我觉得现在互联网平台,让我们有了一些更加科学化的方式去考量营销是否成功。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拉长线来看,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维度的数据来衡量品牌、营销有没有在短期内发生新的变化。

在顿贤看来,今天品牌的成功标准已经被重新定义,一个品牌是否取得成功在短期内是可以看出效果的,而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某一个阶段后才来看你的品牌有没有成效。就像快消品营销一样,要做长线才能看到价值,这显然违反了快消品的商业逻辑和常识。


“如果要用销量来衡量品牌价值,同样是一个伪命题。消费者看了一个TVC很有共鸣,马上就可以让品牌实现销量翻倍,这在当下不太现实,因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很多。”


“我们希望品牌减少自说自话的广告,鼓励用户互动和UGC产出,这已经成为我们的营销定式。”


这种变化反映在古茗对代理商合作的选择上,除了需要一个大脑类的代理商,在媒介策略上也需要代理商具备动脑和动手能力。而在IP合作上,古茗则全部让自己的团队主导,找到品牌与IP可结合的传播点,这需要团队成员对IP拥有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需要团队成员完全了解IP内容。


在这次对谈的最后,顿贤对广告门说道:“我觉得可能至今为止,营销行业不再像是一个文科生做品牌了,更像是一个理科生在做品牌。”


*广告门原创内容,严禁私自转载

点赞 2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