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e生活营销 教师节 宝马 WPP 蒙牛 七夕 金瞳奖 趋势 京东 母亲节 肯德基 中秋 520 AI 双十一
清除历史

“教育消费者”的百果园,踩爆一颗雷!

发布时间:2025-08-12 10:19     浏览量:17


百果园

作者 | 嘉月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在如今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一条看似不经意的言论,便能在短时间内掀起惊涛骇浪。


这不,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百果园水果太贵”的一番表述,在传播洪流中瞬间被冲垮,留下“不会迎合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成熟”等刺眼符号在热搜上扑腾。


图源:@极目新闻

1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恐怕没想到,自己一段关于“水果品质差异”的科普,最终被互联网剪裁成一句傲慢宣言:“我们不会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在原视频中,他试图解释百果园的高价逻辑:同样外观的水果,因品质差异价格可能差四五倍;便宜水果供大于求,而真正的好水果供不应求。


他继而抛出商业哲学二分法:要么利用消费者无知,要么“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则选择了后者,并以此自傲于不向“所谓便宜”妥协。


但网友只记住了那句“教育论”。


尤其在百果园屡陷“烂果切块”“隔夜果充新鲜”的负面新闻时,这种反差瞬间点燃舆论火药桶。


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各种犀利吐槽如潮水般涌来。


有人火力全开吐槽:“他家水果都有教师资格证吗?天天教育教育。”



还有人拿其他品牌作对比,指出:“上一个这么硬气的,好像是倒了的雪糕刺客。”



更有网友放狠话:“消费者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你完了。”



这些评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这种“教育式”话术的反感,网友们的批判精神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对这种高高在上态度的不满,不少网友还直击百果园的痛点——价格与品质的失衡。


“关键是品质很烂,又贵。”

“品质也不咋地。”

“但它不仅是贵的问题呀,是有的还很难吃!!!”



类似这样的评论屡见不鲜,连用三个感叹号,足见消费者内心的不满情绪有多强烈。


他们认为,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远超普通市场水平,可品质却未能与之匹配,所谓的高端定位不过是自我陶醉罢了。


当然,也有网友提及百果园的“不好吃三无退货”规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为百果园辩护。


图源:百果园


但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这一规则也未能成为百果园的有力护盾,质疑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


在众多负面评论的冲击下,百果园一时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面临着巨大的品牌信任危机。


2


咱先不说百果园水果到底贵不贵、品质好不好,单说让自家老总出来回应这个事儿,就已经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是认真的吗?


还是想搞一波黑红营销,反向出圈?


只能说,这波操作堪称史诗级灾难公关,让人忍不住想给百果园公关部寄刀片。


值得注意的是,争议发酵后,百果园紧急下架原视频,回应称“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网友锐评:“藏视频不如直面问题,心虚什么?”


其实,类似的品牌高管或创始人教育消费者导致品牌危机的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就拿钟薛高来说,创始人林盛一句“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直接把钟薛高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雪糕刺客”的帽子从此摘不下来了。


即便后续钟薛高极力辟谣,称是被恶意剪辑,但这句傲慢的话语已深深刺痛了消费者的心。


再加上“火烧不化”等产品质量争议,钟薛高从此跌落神坛,从曾经的网红雪糕变成如今被市场边缘化的品牌,甚至面临破产危机。


图注: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


还有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生称“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纷纷吐槽巴奴太傲慢,把消费者当韭菜。


从危机公关和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些言论之所以会遭受消费者的攻击和唾弃,核心原因就在于品牌方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高高在上地对消费者进行说教,散发出一股浓烈的“爹味”和傲慢。


在如今这个消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我感受和体验,他们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教育、被教训。


品牌的价值,归根结底是由消费者赋予的。


忽视消费者的需求、感受,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对待消费者,无疑是自掘坟墓。


消费者终将以“钱包投票”的沉默方式回应这些“教育家”的结局——钟薛高黯然退场,便是市场发出的最刺耳警钟。


真是印证了网友的那句神总结:“想教育消费者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3


把目光再拉回到百果园本身。


网友们吐槽的“百果园贵且品质烂”,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2024年“3·15”晚会上,百果园就被曝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


卧底记者发现,门店里的员工对于这种操作习以为常,甚至还说出了“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话。


图源:@经视直播


不仅如此,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涉及百果园的投诉超千条,投诉问题大多集中在食品安全、水果不新鲜等方面。


有消费者反映,在百果园购买的水果,常常出现口感不佳、内部腐烂等情况,与百果园所宣称的高品质大相径庭。


百果园亲手将“贵有贵的道理”滤镜砸碎,品牌形象也渗透出了一层模糊的血迹。


除了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百果园的价格也一直备受争议。


“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百果园随便买买,一百大洋就没了”,类似这样的吐槽在网上随处可见。


不可否认,百果园一直主打中高端精品水果路线,定价基本是其他渠道的1.2倍。


在消费市场追求质价比的大环境下,百果园的高端定位显然与当下消费趋势格格不入。


图源:百果园


现实讽刺之处在于,尽管标榜高端,百果园的账本却比切开的烂苹果更难看。


2024年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门店数量也大幅减少,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同比净减少966家,仅剩下5127家,平均每天关店近5家。


4


堂堂水果连锁巨头,怎么就亏成这样了呢?


首先,大环境的消费疲软肯定脱不了干系。


经济形势不好,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自然对价格更加敏感,消费也变得更加谨慎。


这种情况下,主打高端水果的百果园,市场需求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毕竟,水果又不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贵了,消费者大可以选择不买或者少买。


再说,还有农贸市场、夫妻店,生鲜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品牌(如盒马、山姆、永辉)等诸多可选项。


图片


其次,百果园自身的运营也存在一些问题。


水果作为生鲜产品,易损耗、保鲜期短,对供应链的要求极高。


百果园虽在供应链上投入巨大,建立了自己的采购体系与物流冷链,但面对庞大的门店网络与复杂的市场需求,仍显得力不从心。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水果定价难以下调;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损耗,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在经营管理层面,百果园的加盟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比如,有些加盟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在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偷工减料,导致水果品质参差不齐。


而百果园对加盟商的管控又不够严格,这就使得品牌形象受到了损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余惠勇嘴上说着“不迎合”,但在百果园2024年财报中,“性价比”三个字却强调了足足25次,还频繁推出特价引流果品。


图片


典型的身体比嘴诚实系列?


百果园曾寄望自有品牌为破局之剑,然而这条路的崎岖远超想象。


5


消费者对“教育”的愤怒,实则是为“货不对板”付出的真金白银而心疼。


当“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的调侃尚未消散,如今又添“被教育”的愤懑,百果园背负的,已不仅是价格的重担,更有信任的裂痕。


与其高高在上挥舞教鞭,不如踏踏实实把水果的品质做好。


消费者不需要被训导何谓成熟。他们口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最清晰、最诚实的价值判断。


当“教育者”的声调高过果实的甘甜,消费者自会用钱包投下最有力的差评票。


诚心建议爱给消费者上课的老总们,自己先进修公关学,再不济让公关部把把关也行。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1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