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热搜爆了!胖东来招聘犯罪前科人员!
发布时间:2025-08-12 10:21 浏览量:958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释永信被查”事件,揭开了少林寺里的黑暗面。
都说佛门清净地,佛渡有缘人,如今看来,似乎被有心之人玩成了只渡有“元”人。
然而谁能想到,一些释永信该做的事,居然被胖东来做了!

8月8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一条招聘信息突然冲上热搜第一。
“胖东来新乡三胖店招聘1000人,其中20个岗位留给有犯罪前科的刑释人员。”
这条由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亲自发布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巨浪。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开了锅,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胖东来称新乡第三家胖东来开始进入招工阶段,预计招聘 1000 人左右。

其中,20% 的岗位给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新疆、西藏高原艰苦地区的退伍边防军人,这一安排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与认可,毕竟军人保家卫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理应得到社会的优待与回报。
然而,当大家看到还有 2% 的岗位预留给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时,舆论瞬间反转。
“超市里招来有犯罪前科的人,我们消费者的安全怎么保障?”
“让有盗窃前科的人来当收银员,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消费者的质疑声、担忧声如潮水般涌来。甚至有网友直言:“普通人应聘的机会都被抢走了!”

但也有不少人对胖东来的这一做法表示支持:
“给犯错的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胖东来敢于打破常规,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在拯救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值得称赞。”



当企业用善意拥抱“改过者”时,社会的偏见与法律的红线,究竟谁该让步?
对于招聘“犯罪前科人员”引起的争议,于东来在回应中解释道:
“刑释人员已接受法律制裁,是平等公民。他们需要的是工作机会,而非标签化的排斥。”
并且他还倡导社会对“刑释人员”不歧视、不戴有色眼镜,让他们能够被社会善良宽容的接纳,拥有平等的尊严、人格和追求生命幸福的机会及权利。

对此,新乡市人社局工作人员随即表态,称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属于“自主经营范畴”,胖东来对岗位的规划“是企业的自由”。
一时间,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在网络上激烈交锋,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事实上,于东来的这个决定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自于三年前的一场偶像相遇。
在2022年冬天,于东来巡查门店时注意到了一位正在认真擦拭玻璃的中年保洁员。
闲聊中得知,这位员工曾因经济犯罪入狱,出狱后四处碰壁,是胖东来给了他第一份工作。
于东来后来在内部信中写道:
“那天他擦玻璃时哼着豫剧,阳光照在制服上的反光特别亮。”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企业存在的价值不仅是赚钱,更要成为社会修复的缝合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出狱后一年内难以找到稳定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没有收入来源,他们既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又要面对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由于无法重新融入社会,为了生存,最终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许多消费者的担忧情有可原,不少网友都说“就算招聘有前科的也要区分开来,故意伤害罪和暴力犯罪分子,本身性格就极端,在哪工作都容易闹矛盾,不能让其他员工和消费者承担试错风险。”
对此,胖东来明确表示,首批20个岗位仅面向中轻度犯罪人员,后续再逐步扩展至中重度犯罪群体。这种“阶梯式包容”既降低风险,也为社会适应预留空间。
除了严格的筛选机制外,招聘要求所有应聘者必须完成至少6个月的社会适应培训,并通过专业心理评估。
这种谨慎态度揭示了此次招聘更深层的意义,这实质上是一次“社会包容度测试”。

胖东来试图通过提供就业、培训及尊重环境,帮助重建刑释人员的“社会连接”,使其从“社会问题”转为“社会资源”。
一个企业愿意承担风险去探索社会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这其中的商业利益。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胖东来这次招聘是对社会固有偏见的一次有力冲击。
犯罪前科就像一个沉重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很多人就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人,认为他们 “本性难移”,永远都是社会的 “不稳定因素”。
但如果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可以重新建立社交关系,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降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这对于减少社会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也不能忽视公众的担忧。
毕竟超市是一个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让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在超市工作,一些消费者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这是人之常情。
胖东来该如何应对,才能既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至少,一个知名度高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并通过自身的行动,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去做,永远比嘴上说说更有用。也许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这次已经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关注有犯罪前科人员就业问题的热潮。
于东来以“共同走向美好”为愿景点亮的这盏灯,照亮的更是社会的路。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