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广告门评分
从苏超没朋友到“苏有朋了”:安慕希以酸奶为媒,重构“散装江苏”的情感版图
发布时间:2025-08-26 10:30 浏览量:861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苏超无疑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这一赛事的火爆程度,从一组数据中可窥一斑: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数据显示,高达95.2%的江苏居民对“苏超”有所耳闻,其中近八成关注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赛事核心受众;赛事开启两个多月以来,微博平台上 171 个与“苏超”相关的话题,累计吸引了 29.34 亿次阅读量,截至 8 月 7 日,抖音平台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更是飙升至 270 亿次。
从官方自我调侃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到江苏十三座城市的文旅部门在线上“互怼”,再到诸如“笔画保卫战”、“南哥之争” 等地域热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整个江苏仿佛沉浸在一场看似“天时地利人不和”的欢乐内斗之中。在这场全民狂欢里,各大品牌纷纷下场,或是赞助球队,或是借热梗营销,进一步强化了“散装江苏”这一极具话题性的标签。然而,安慕希却另辟蹊径,以一句“苏,有朋自远方来”,巧妙地将苏超这场“内斗局”转化为一场充满温情的“友谊趴”,为品牌营销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视频:苏,超没有朋友吗?病毒视频
洞察 “散装江苏” 的情感密码
重塑区域凝聚力
安慕希此次入局,与其他品牌单纯追逐“十三太保”、“没有假球,全是世仇”这类表面上的内斗梗不同,安慕希深刻洞察到,江苏人所谓的“散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割裂,而是一种以调侃为外衣,包裹着对家乡深沉热爱的独特表达方式。这种看似“世仇”的互怼,本质上是江苏人对自身地域身份的强烈认同,恰似亲密朋友间的打打闹闹,嘴上虽不饶人,但内心深处却始终将彼此视为一家人。
选择苏有朋担任友谊大使,是因为他是名字中天然蕴含着 “苏”与“有朋”元素的公众人物,契合了“江苏”与“友谊”这两大核心主题。同时,名字也巧妙呼应了《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的经典表述,不仅为整个营销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也减少生硬之感。更为重要的是,苏有朋凭借其横跨多个年龄层的国民度,在年轻群体中能唤起深刻的青春回忆,在长辈眼中则是可靠、亲切的形象代表。这一独特优势,使得他能够将江苏十三座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巧妙融入了当下互联网盛行的玩梗文化潮流,又精准地抓住了大众内心深处对情感连接的渴望。
以病毒式视频为载体
演绎 “交朋友” 的创意篇章
安慕希推出的宣传视频,以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设问开篇:“苏,超没有朋友吗?” 这一问题直接切中苏超赛事在娱乐化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内斗”痛点,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好奇心,成功吸引他们继续观看。紧接着,苏有朋身着象征“友谊第十四” 的 14 号球衣登场,一句坚定有力的“谁说苏超没有朋友?”不仅巧妙地呼应了赛事中的热门梗,更将“有朋自远方来”这句经典古语以极具网感的方式重新演绎。
为了进一步提升视频的话题性与传播力,视频中复刻了苏有朋标志性的歪头杀动作,瞬间点燃了 80、90后群体的青春记忆,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视频结尾处,苏有朋化身“端水大师”,热情地邀请江苏十三座城市的人们一同畅饮安慕希酸奶,不仅在视觉上营造出了欢乐、和谐的氛围,更在情感层面为“散装江苏”注入了强大的友谊力量,曾经看似松散的 “苏大强”,在这一刻以一种全新的、充满温情的方式紧密相连。
视频一经上线,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表情包产出大户,苏有朋在视频中的诸多精彩瞬间被网友们截图,进行花式二次创作。这些由网友自发生成的二创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安慕希此次营销活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使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持续保持高热话题度。
深度陪伴用户玩梗
拒绝生硬营销
回顾今年苏超期间的品牌营销大战,大多数品牌仅仅停留在对赛事热度的表面借势层面,未能深入挖掘赛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群体情绪价值。而安慕希却另辟蹊径,它敏锐地察觉到,这场赛事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一个释放压力、享受玩梗乐趣的绝佳平台;对于江苏本地人来说,则是一次重新唤起地域归属感、强化身份认同的难得契机。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赛事参与者还是广大观众,都在内心深处渴望有一个恰当的“台阶”,能够让这场看似激烈的“内斗”转化为一场充满温情的“大团圆”。
安慕希恰恰精准地把握了这一社会情绪,巧妙地以一杯酸奶作为情感传递的载体,借助苏有朋的明星效应作为连接各方的纽带,将原本带有调侃意味的 “苏超没朋友” 转变为充满温暖与善意的“苏有朋了”。消费者在参与打卡、分享喝酸奶的快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江苏地域的归属感,实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场成功的赛事营销,绝非仅仅取决于对流量的追逐,更在于能否精准地触摸到目标人群的内心需求,引发持久而深刻的情感共鸣。当众多品牌仍在为争夺赛事热度而内卷时,以“友谊”为突破口,开辟一条全新的营销赛道,也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数字传播总监:武超
数字传播经理:王琳
执行创意总监:马千里
创意总监:刘洋 雷恒 伟平
创意组长:唐国杰
美术指导:邢小旭 庄美玉
媒介副总监:刘晓林
客户总监:赵悦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