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教师节 脱口秀 520 京东 华为 母亲节 双11 蒙牛 麦当劳 趋势 泡泡玛特 金瞳奖 AI 中秋 茅台
清除历史

"我们这个世界被要创造、要积极、要争夺主导太久了"

发布时间:2025-09-09 17:48     浏览量:5320


2025金瞳奖

不确定的环境,繁忙的工作,更复杂的互联网世界,每个人的焦虑正在加剧,更加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过去一年,很多品牌的传播内容少了曾经的说教和宏大叙事,变得更加松弛、疗愈。


有趣的创意、真实的内容,更落地的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主流。消费者和品牌的关系更像是「谈一次恋爱,感受真实的生活,并不断满足和成长」,而不是「被动勉强地努力、进步、强大」。当品牌方愿意放下身段,做一些真正适合和当下用户互动的内容,也会自然成为话题的一部分。


9月5日,第三次落地上海的金瞳奖内容盛典,邀请超级个体、互联网平台、头部品牌、内容创作者、创意公司,一同洞见内容营销的新变化。


体育营销之梗营销


为什么品牌要学会“玩梗”?


2025年9月5日「金瞳奖内容分享」,TOPic创始人陈声雄,与大家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上一代那么热衷于观看体育赛事了。


“年轻人专心致志看完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真不多了。”不是体育赛事不精彩,而是年轻人的注意力被短视频训练得越来越「短平快」——3秒没高潮、5秒没爆梗、15秒没反转,他们就会划走,这是事实。


但另一个事实是,年轻人正以另一种方式关注体育赛事。


2016年里约奥运,多少人记得中国拿了多少金牌?但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表情包至今还在用;2022年北京冬奥,谷爱凌的「韭菜盒子」比她获得的成绩更出圈;去年巴黎奥运,全红婵背着乌龟玩偶的照片直接带火了义乌库存...这些碎片化的「体育梗」,才是年轻人真正的社交货币。


当下的年轻人既是梗的生产者、传播者,更是消费主力。他们用梗解构严肃、用幽默连接彼此,品牌如果还端着「教主」架子说教,只会被自动屏蔽。如何破解,答案很简单:从「教育用户」转型为「朋友搭子」——品牌搭台,年轻人唱戏,大家一起把体育营销玩成全民狂欢。


1e38e347-f0c0-4e1a-9069-b03efc00aabe.jpg

TOPic创始人-陈声雄


五个实战案例,拆解"梗营销"的底层逻辑


去年TOPic为伊利策划的巴黎奥运营销,就是一场教科书级的「接梗大战」:


1.接老梗:鲁豫,巴黎奥运logo?


当全网都在玩「巴黎奥运logo神似鲁豫」的梗时,TOPic果断建议伊利签下这位「非官方代言人」。要知道,这可是五年前的老梗,但正因为稀缺性,当鲁豫以「巴黎观赛大使」身份亮相(全程不提奥运二字却处处都是奥运元素),网友直接嗨了:“伊利这波接得有理。” 最终《伊利鲁豫代言营销》收获2.2亿讨论量,消费者好感度断层第一。事实证明,老梗也有第二春,关键要接有门槛的梗。


2.接新梗:紫色田径场,撞色沙僧?


当时巴黎奥运田径场突然启用浪漫紫色配色,小红书瞬间刷屏“像沙僧袈裟”。TOPic 72小时内搞定刘大刚老师(沙僧扮演者),让他以“巴黎时尚大使”身份穿回沙师弟的服饰,一句“浪漫巴黎这趟西边的活儿我接了”直接出圈。网友调侃:“伊利网速比5G还快。” 关键是,追热点需要时刻保持网感,有些梗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3.接CP梗:王楚钦/孙颖莎的「莎头组合」


当所有品牌都在强化运动员的运动属性时,TOPic反其道而行——为"莎头CP"设计了中国功夫海报,两人身穿一袭白色国风服饰、以抱拳式亮相,辅以「巴黎请多指教」的文案。海报不仅登上自然热搜第一,更引爆粉丝二创,被做成喜庆的请柬,或是印在扇面上,甚至跑到伊利大楼求合影。如此有中国元素和差异感的平面,TOPic还将它运用到了一个有趣的媒体上——大巴,满街跑的大巴广告,再度引发粉丝热潮。这个项目从5月份一直玩到了7月份,在整个网络上乐此不疲。


4.接方言梗:潘展乐名字的「温州玄学


预判潘展乐将破100米自由泳纪录后,TOPic在他的温州老家挖到了"潘展乐=破纪录"的方言梗。赛前投放的趣味短片里,乡亲们用温州话喊着谐音梗,结果真应验了。浙江文旅都来蹭热度:“伊利预测比专家还准。” 


“我们是在潘展乐破纪录前就投放了,所以说体育营销需要一定的赌性,非常幸运,真的赌对了。”


5.造梗:小红书的「法式母语」魔性广告


请退役的刘翔和不参加奥运会的姆巴佩拍15秒广告,又将姆巴佩把中文「小红书」说成了「小红薯」的发音梗放大,TOPic促成全网「法式口音挑战」,连广西卖红薯的大叔都来蹭流量:“小红书上搜烧红薯”,最终整个项目曝光量也轻松突破了20亿。


“品牌一定要有「被玩」的能力。这能力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有‘被玩’的胸怀,不要被品牌诸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住;第二是要成为年轻人玩梗的搭子,接得住、玩得开。”


所以,体育营销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娱乐营销。玩梗不是追逐流量,而是要成为梗的一部分。品牌方负责搭台,并主动成为搭子,时刻配合好消费者这个真正的台柱子。


第二季广告收入翻倍的《喜剧之王单口季》,好在哪儿?


做喜剧这件事,爱奇艺从不是“尝鲜者”而是一直深耕赛道的“长跑者”。从《奇葩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2024年行业空窗期,和周星驰合作共创《喜剧之王单口季》IP,爱奇艺在喜剧赛道上,也经历了从开元、创新到如今重塑的进阶。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广告收入较第一季实现翻倍;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一季、第二季所有喜剧人的商业收入大幅增加;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同名IP线下巡演已落地三十余场,从荧幕延伸至全产业链。


爱奇艺.png

爱奇艺综艺商务中心总经理 张茜


而从节目内容创新和商业玩法两个层面,从平台角度,爱奇艺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不变的精神内核坚持平凡小人物的造梦之路,这也是星爷的人生哲学。无论你现在跑龙套,或者非常平凡,也有机会成功。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这背后则是爱奇艺托举新人+托举行业+致敬经典的内驱力。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的选角逻辑喜剧行业长期面临人才相对缺乏的状况。于是回归普通人、以多元视角解读大众生活议题, 从不同圈层里挖掘“世另我”,成为平台坚持的选角标准。


坚持赛制创新无惧权威、公平公开、制造看点的赛制设计让节目从“单群像造梦”的单一维度,升维到不同社会话题融合的多元维度,引发更广泛的群体共鸣。


在商业层面,这一IP的“赋能力”尤为显著。


第一季,通过爆梗植入、场景共创、借势传播,助力京都念慈菴在同类赛道中占据用户心智;第二季则通过差异化卖点、深度内容共创、植入事件化传播,帮vivo S30赢得年轻消费者喜爱;通过全链合作,帮飞鹤打破母婴营销的圈层壁垒;借助热门选手CP全城应援活动,则让滴滴出行消费者好感度大幅提升。


营销需要passion,而《喜剧之王单口季》IP在内容和商业玩法上的创新或给行业新的启迪。


AI将如何影响营销行业?


围绕AI与商业的碰撞,科大讯飞品牌管理总监郭磊、W的野狗头子李三水、TOPic & Loong创始人/CCO龙杰琦三位行业专家, 展开了一场充满思辨的对话。他们的分享不仅揭示了技术浪潮下的行业阵痛,更指明了破局的方向——拆掉思维的边界,在连接与共创中寻找新生。


讨论.jpg


技术深耕者,AI落地的民生温度


“我们26年来只做了一件事——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科大讯飞郭磊的开场白,道破了技术企业的坚守。2024年,企业定制化AI大模型中标项目金额第一,相当于第二至第七名总和。2025年,大家更关注AI的行业场景应用:从教育场景AI一对一帮助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到医疗场景帮助偏远山区的医生也能拥有AI智医助理;从出国场景AI翻译无障碍沟通,到办公场景AI转写一键生成会议纪要;同源的技术,也在帮助中石油,奇瑞、交通银行等企业建立涵盖研、产、供、销、服、管等场景的企业大模型,“用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点亮人间烟火。”郭磊强调,技术的价值不在炫技,而在解决真实的需求。


跨界探索者,从文娱到AI的实验场


W的野狗头子李三水带领的团队,早已跳出传统营销框架。自2019年起,他们在新加坡成立全资子公司W.Ai布局AI营销业务,占整体份额五六成,不仅为万事达卡、友邦保险等客户嵌套小模型与大数据分析,更在AI春晚、AI艺术节等文创项目中抢占先机。“我们是有科创基因的文娱集团。”李三水指出,未来营销行业将被重新定义——当信息爆炸与技术迭代加速,传统“品牌组”可能演变为“信息组”,而广告人的核心竞争力将从“执行”转向“内容驾驭与技术结合的效率”。他预言:“未来,品牌主需要的不再是固定兵种,而是能融入信息战、AI战的灵活战队。”


公益广告人,用故事赋予技术人性


TOPic & Loong创始人/CCO龙杰琦的创业历程,是AI时代创意人的缩影。53岁离开Cheil后,他通过公益广告找到新方向:“既然擅长讲故事,就把AI的温度讲出来。”TOPic & Loong成立6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评审团大奖”、连续两年获得“数字技术年度代理公司”。从百度《AI画笔连接爱》两岸故事的评审团大奖,到快手让普通人听懂《用手说话的带货主播》,龙杰琦团队用心挖掘技术的人性光辉,让冷冰冰的技术有了情感共鸣。从品牌公益赛道走到AI赛道,这是一条非舒适区的道路。


“客户说:“AI原生的创意Agency将会取代传统的创意热店。”但龙杰琦认为:“AI让制作跨越了时间空间和大预算门槛,但我们的价值在于比AI公司更懂创意与人性。”他坦言,代理公司的角色正被重塑——既要证明自身不可替代性,又要与技术共生,“希望科大讯飞也能让我们为AI讲一个有温度的人生故事”。


AI时代的行业重塑,机会与挑战并存


谈及未来,三位嘉宾一致认为,AI不会颠覆商业本质,但会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企业可能通过智能体与用户直接沟通,营销手段将从“精准推荐”转向“智能交互”,但与消费者沟通的内核不会发生改变。营销行业可能会发生激烈变化,整个商业社会被重新注解。当技术打破时间流与工作流,平行世界的消费体验将让信息差消失,营销的“赚差价”模式自然瓦解。但也不妨换个思路,在技术未成熟时先在营销行业尝试。AI带来最大的启发是可逆性——任何节点都能成为新起点,失败不再是终点,而是迭代的开始。


在AI的浪潮中,企业无需恐惧技术颠覆,而应拆掉思维的边界,通过积极的连接,来寻找新的价值和生存方式,最终实现破局与新生。


“我们这个世界被要创造、要积极、要争夺主导太久了”


上一次夏萌人登上广告门,她还是小红书熟人节项目的参与者。这一次,登上金瞳奖内容分享舞台,她的身份变成“海岛工位”内容品牌主理人夏萌人,和大家分享做超级个体和一人公司背后的思考。


夏萌人.jpg

海岛工位内容品牌主理人— 夏萌人


夏萌人觉得当下无论做品牌,做自媒体,还是做一人公司,视角切换都是第一位的:从自上而下,告诉消费者你该怎么做,到平行视角,真实和用户分享你的故事、你的人生。过去大家习惯讲just do it,就是你可以的。但现实中,今天可能是我第一天走进健身房,我真的不可以。我更愿意教练能跟我说,今天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可惜,在现代社会里面,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我们好像并不太习惯看见我们面前的对方。


这背后,要创造、要积极、要争夺的阳性力量主导这个世界太久了。但一个完整的人还需要阴性能量。很多时候人不需要表达过多,或者表达很多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你以为那是松弛,那是别人想听的东西,但恰恰会造成堵塞。夏萌人坦言自己去年接了很多广告,赚了不少钱,但这些小红书上典型精致高能量的内容背后,她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没那么亲密了。于是,她开始自己剪视频,保留那些粗制滥造才有的真实质感,数据也开始回升。当一个人开始阴阳平衡的时候,自己会吸引想吸引的人。


利他不是教育别人,而是先打通自己才能给别人生命力。什么是你终其一生想表达的东西?你的使命是什么?你有什么特别愤怒的东西?有什么不得不说的东西?这可能才是一个人的立足点,也是一家公司,一个品牌的立足点。


拆盒 think outside the box


拆盒.jpg

品牌设计师、亚洲吃面公司发起人 痞董


2025年9月5日「金瞳奖内容分享」,品牌设计师、亚洲吃面公司发起人痞董,与大家聊了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卷”。


当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赛道里拼效率、拼经验、拼资源,我们是否想过:真正的突破,或许藏在“盒子”之外?


十年前,痞董创立了一家“最不像乙方”的设计公司——亚洲吃面公司。十年间,公司从一个人做到上百人后,又回到了三十多人,从年营收几千万到主动“瘦身”,核心只做一件事:连接年轻人的创意与生意。


但今天,他想分享的不是成功经验,而是一次次“拆盒子”的挣扎与觉醒。


为什么我们被困在“盒子”里?


人类商业史是一部“分合”进化史:从原始社会的合围打猎(集中力量),到工业革命的流水线分工(提效),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降本),如今进入特斯拉引领的协同涌现(价值共生)。但多数企业仍困在工业革命的“盒子”里——迷信SOP(标准流程)、部门分工、用过去的经验解决当下的问题。  


痞董曾深有体会:“公司百人规模时,周一内审会同时开9个案子,我像‘老教授’一样批改作业,指导团队‘应该怎么做’。直到某天惊觉,我改的真的是对的吗?员工领工资听我的,但市场认可吗?更可怕的是,当所有目标都‘完成’了,公司却可能因僵化倒闭,就像交响乐团按谱演奏,但市场早已变成‘足球赛’——不仅要进球,而且是比对手多进一个球,甚至要阻止对手进球。”


拆盒子,从“教主”到“搭子”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经典”?因为他们需要更友好的话语体系。方言、黑话、梗,本质都是不同群体为自己创造的“沟通舒适区”。品牌若端着“教育者”姿态,用高大上的品牌金字塔(品牌-门店-产品)讲道理,只会被当作“爸爸的品牌”——年轻人不讨厌经典,只是讨厌“与我无关”的傲慢。


跟客户合作也是一样,痞董的解法是,别急着聊品牌战略,先帮客户解决“门店业绩增长”这个“真需求”——用产品(刀子)捅开市场,再用品牌(锤子)放大价值。比如餐饮行业,麦当劳肯德基的本质不是餐饮,而是“零售”:通过标准化设备、快速交付(货架思维)、话题产品(如何通过话题产品转变为核心产品,如生椰拿铁),让消费者二次传播。  


从“一锤子买卖”到“生态共创”


为什么不做核心产品,要做话题产品呢?


“因为在上下游供应链这个过程中,它已经是一个结构森严的供应链,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我们可以帮他上话题产品,新的话题产品让品牌有新的获客,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就有了一个话题产品的公式,叫设备核心设备加核心食材加核心风味加载体的这样子的一个产品命名方式,怎么命名呢?”

我们现在合作了一个在佛山南海的鳗鱼加工基地,然后我们做了鳗鱼烧制的关键词的产品,鳗鱼烧串、鳗鱼烧饭、鳗鱼烧面、鳗鱼烧烤、鳗鱼烧卷,也就是说同一个材料,同一个设备做了不同产品命名的方式,这些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餐饮企业里面让它成为话题产品。


“我们会去把鳗鱼烧这个词给给它炒热,然后让很多的企业、餐饮品牌只要上这个产品它就好卖。”

可以将原来设计公司一锤子买卖的服务变成产品化,然后联合餐饮的上下游工厂,把卖货变成解决方案。这样公司就变成了一个真正具有给餐饮、给原来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一家未来实物设计公司。


为了把理念落地,公司也从“办公室”搬进商业综合体“4S店”(亚面4S设计中心)。500平米空间里,展示上下游工厂的物料、爆款案例的“生产逻辑”。这样客户一进门,就能摸到物料、看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信任感自然建立。  


“十年前,我们靠搞活动连接年轻人;十年后,我们依然坚信,连接大于拥有。”


最后,痞董认为,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正确答案”,不要以自己具有创造力,停留在过去的舒适区,其实真正是要与消费者共创与客户共创,真正才能创造出价值。


END

点赞 3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