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AI WPP 双11 双十一 母亲节 趋势 以奢养臻萃,重塑肌底水光感 蒙牛 泡泡玛特 麦当劳 京东 金瞳奖 中秋 教师节 华为
清除历史

广告门评分

6人已评
1星
17%
2星
0%
3星
17%
4星
50%
5星
17%
7.0
我的评分
收藏
评论
微信分享

滴滴出行这波新主张,更有“人味儿”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9     浏览量:8630


滴滴出行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争做消费者人生的 “陪伴者”了。

 

这种转型并非刻意的情感营销,而是价值逻辑的重构——产品迭代、服务延伸,都从“陪伴” 这一核心情感出发,自然生长、落地。

 

在这样的进程中,滴滴也变了。


就在最近,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上线了全新VI视觉的品牌小片。相较于单纯解决“从A到B”的出行需求,这一次,滴滴更期盼成为用户的同行者,陪人们去往不同的生活目的地。



伴随着品牌主张的变化,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整个的官方物料中,滴滴也全面更新了品牌的视觉锤。画面中的车辆逐渐演变成一条道路,象征滴滴从“出行工具”到“陪伴者”的角色升华,真正融入了用户的生活。借助“道路”这一意象化符号,结合真实生活场景的呈现,滴滴将每一段行程转化为连接“当下”与“下一段日常”的温柔纽带,助力每个人更近一步走向心之所向。 


带着新的品牌主张“去往每一种生活“,滴滴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借《喜单》之力,让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故事的开始,滴滴选择了与《喜剧之王单口季2》合作。除了借助《喜单》节目爆款外,更重要的是品牌正在寻找跟「真实的普通人」的链接,塑造具有国民度气质的品牌形象。


房主任、王越、嘻哈,当这些“野生”脱口秀演员站在舞台上,把生活里的磕磕绊绊、狼狈瞬间都揉进段子里,“遭遇”讲成了笑话,“段子”转化力量,用最朴素的语言戳中大众共鸣,迅速收获了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关注。而滴滴快速地抓住了这一机会,通过这些野生的表达者获得跟“真实普通人”的情感链接。


1757481398334950.jpg 


在脱口秀演员们的演绎中,「去往每一种生活」不是浮于表面的空泛口号,而是真实有力量的具体经历。以房主任为例,她认为滴滴的品牌理念代表了“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宽度,可以见不同人,做更多的事”。用户很容易联想到她人到中年敢于换种活法的人生经历,这样的诠释自然令人动容、信服,也进一步实现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深度共鸣。


作为房主任的第一个商务,#房主任国民级商务终于来了#顺势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点赞支持、恭喜房主任,品牌也赢得了海量互动与珍贵的用户好感。


1757480652885404.png


与此同时,房主任、王越、嘻哈三位选手的金句落地全国各地,带着烟火气的表达持续强化着品牌主张,而情感链接的深度也逐渐升华为全民共感,凸显出滴滴的国民级品牌气质。

 

一个轻巧撬动的开局,让滴滴完成了爆款与品牌的深度绑定。 在热议氛围的烘托下,品牌上线「滴滴听你说」的产品体验反馈功能,邀请节目选手和普通用户来给滴滴提建议。热议下的特殊举动,实则与脱口秀的底层精神相呼应——不回避冒犯与批评,而是以真诚态度倾听用户需求、主动优化服务体验,一个「用心倾听 积极行动」的服务者形象跃然而出。

 

温暖官宣,让每一个人成为生活的主张者

 

正式发声阶段,滴滴用一系列KV为自己的新主张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有趣的是,KV展示的是一个个生活切片——有人在闲暇时贴贴好朋狗,有银发闺蜜在游乐场肆意疯玩,有人跑到海外享受美食,也有人在工作之余给自己晒晒班味儿......


这些生活片段看似无明显的出行信息,实则都由一次次出行串联而起。这更像一封写给所有用户的告白,展示着“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样貌”,看到每一个被珍视的当下。


微信图片_20250910131927_703_116.jpg


人们之所以喜欢群像,正是因为这种“见众生”的魅力,就像这组KV,能让我们看到广大普通人日常里的鲜活期盼——老人需要跨越数字鸿沟,国人走出国门也想拥有踏实感......这些场景让用户看到自己的影子,自然生出亲切与归属感。

 

在这背后,正是滴滴对自身品牌主张的变化——出行不仅是工具属性上的物理送达,而是要关注每个用户在行程前后的期待与牵挂,和对生活的多元追求。这种对普通人真实状态的聚焦,既强化了情绪渲染力,也让品牌的叙事调性摆脱了传统商业感,变得更有温度、更贴人心。


 

这些画面也是滴滴业务场景持续拓展的真实写照。以“每个人、每一次出行更美好”的用户价值为中心,滴滴在持续推出如宠物出行、海外出行、助老打车、站点巴士等满足更多人、更多场景的服务,实现对多样化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

 

代言人檀健次和“呆球”,也惊喜成为群像中的温柔一页。艺人的亲和、呆球的萌趣让陪伴具象而生动,粉丝们也就自然而然理解、拥抱滴滴新主张背后的真心。



从“看见生活”到“融入生活”,从“工具属性”到“情感陪伴”,滴滴的这场官宣也是一场与用户的深度对话——它不仅是在展示品牌主张,更是在宣告,你的每一种生活向往,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在真实场景中,实现有温度的触达

 

随着综艺热度、官宣效应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普通人主动加入主张的表达,用UGC拼出了一张生动的全民生活图谱:有人在评论区分享“人生是张体验卡,玩就玩尽兴”的生活哲学,有人被标语的可爱戳到,也有的联想到“每个人都是自己赛道的主角”。这些自发生长的用户声音,让品牌主张从单向输出变成了双向共鸣。

 

  

1757567638128857.png

 

线上的热闹之外,滴滴也在线下寻求真实的触点来完成情感链接。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户外商圈、候车亭、地铁通道内进行立体投放,配合主视觉内容营造出行生活氛围体验,让KV变成了一种强视觉符号,在人来人往的真实空间里被反复“播放”。


微信图片_20250910161426_38_3932.png

 

配合落地投放,还结合了用户的在地化出行场景,在地铁站内以地贴形式作为沟通指引,向用户传达“去往每一种不同生活”的具体方式,使品牌的理念和主张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微信图片_2025-09-11_131444_885.png

 

这种线下营造的场景体验,本质上是在执行一场“信任的实体化”,它让用户看见、触摸、感知到品牌的陪伴意愿,在现实世界激起好感的涟漪。用户在地铁站与地贴的触碰,在LED屏前驻足的3秒钟,这些在生活中与品牌“不期而遇”的瞬间,都在悄然构建对品牌的信任,形成强烈的心智印象,让大家逐渐感知到,陪用户去向往之地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出行细节里的用心。

 

到这个阶段,滴滴再次退后一步,成为故事的“背景”而非“主角”,反而更深刻地将品牌嵌入了用户的生活叙事,因为跟广大普通用户的实际触达,群像故事也变得更加完整。

 

从满足功能到回应情感,一场品牌与用户关系的重新构建

 

滴滴这一次新主张的调整,不只是推出了更多元、细分的服务,还是一次对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切实回应。

 

它从“用车”到“用心”,从“运人”到“运载心愿”,让我们看到,出行的终点从来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人心中的一种期待。陪伴每个人去往每一种生活,这看似是品牌的野心,但其实更是一种承诺:无论你要去哪,无论你要见谁,无论你正经历怎样的人生……滴滴愿陪你这一程。

 

纵观整个故事的传播策略,滴滴并未局限于纯粹的广告曝光,而是以《喜单》真实故事为情感切口,实现品牌主张的软性植入与人群共情;通过KV与明星资源实现主张广泛传播;最终回归线下触点与真实场景,让品牌理念沉入生活,完成与用户情感触达的闭环。

 

通过深度诠释“陪伴”, 滴滴将打车这一高频却低感知的行为,重新定义为“奔赴向往生活”的积极仪式。它让我们看到,当品牌愿意成为用户生活里的一个温柔注脚,它便不再只是平台,而是可以走进千万种人生的——同行者。

案例信息

行业: 生活服务
类型: 社会化营销
地区: 中国大陆
时间: 2025
我的评分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