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AI 潜客 双11 华为 母亲节 蒙牛 京东 泡泡玛特 麦当劳 金瞳奖 以奢养臻萃,重塑肌底水光感 WPP 中秋 教师节 肯德基
清除历史

鼓浪文化:越是经济低迷,越是品牌的分水岭!

发布时间:2025-09-11 11:52     浏览量:505


经济下行常被视为品牌的生死劫,但在日本“失去的二十年”间,一批企业却以逆境为熔炉,将消费寒潮锻造成价值重生的契机。当低价内卷成为行业本能反应,这些企业以超越周期的战略,揭示了寒冬恰是品牌价值重构的黄金窗口。


价值升维:在萎缩的市场中创造新大陆


当通货紧缩扼住消费咽喉,降价促销如泥牛入海。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洞察到:消费者不购物不是因为东西贵,而是丧失了购物的理由。当对手深陷“尾货甩卖”的泥潭,优衣库以一件“发热内衣”劈开新市场——它不强调廉价,而是用科技重新定义内衣的价值:“保暖”升维为“自主发热”。这一策略源自柳井正“商品即信息”的哲学:产品是传递价值的容器,改变信息即改变市场。


无印良品更将危机转化为价值观输出。东京旗舰店高悬“不诱导过度消费”的标语,以“有道理的便宜”直击萧条期的消费理性——通过简化包装、剔除品牌溢价,让实用与美学成为新信仰。当房地产崩盘催生蜗居族,无印良品跨界设计社会住宅,用极简空间传递“小而丰盈”的生活哲学,把品牌精神浇筑进混凝土中。


需求深挖:在消费降级中锚定人性的不变


经济低迷并未消灭需求,而是重构了消费优先级。生存必需品、基础款与精神补偿品,成为穿越周期的三艘方舟。


优衣库砍掉华而不实的破洞裤、露背衫,聚焦外套、毛衣等“服装界的硬通货”,摇粒绒衫一年卖出2600万件——因为它覆盖了从学生到主妇的全场景需求。


7-Eleven在百家便利店倒闭潮中,反其道推出160日元的高端饭团(当时行业均价100日元),一句“吃点好的”激活了“平价奢侈品”的心理补偿。现磨咖啡服务则把便利店变成街头咖啡馆,用微小奢侈对抗时代阴郁。


茑屋书店的崛起更是一场需求革命。当书业被视为夕阳产业,增田宗昭将书店重构为“生活提案场所”:点一杯咖啡在森林般的书架间阅读,带宠物美容时邂逅一本《犬类心理学》,在诊所候诊翻看健康指南。从清晨7点到午夜12点,这里成为日本人抵御萧条的精神避难所——所有设计只为回答一个问题:人如何在低增长时代体面地生活?


成本重构:利润的源头不在价格而在系统


高利润本质是商业模式精密度的胜利。当优衣库因品类扩张陷入停滞,柳井正当机立断:将SKU从1200种砍回500种。以“少品种、多库存”重塑成本结构——单品采购量翻倍压低了原料成本,基础款设计减少了研发投入,经典款长销规避了打折损耗。这套系统让优衣库同价产品毛利率高出同行30%。


中国品牌海伦司小酒馆将此演绎得淋漓尽致:选址核心商圈背街巷弄,租金下降;砍掉调酒师与驻唱团队,用标准化酒水撑起高昂毛利率;自酿啤酒占比超70%,把酒吧从“夜场消费”降维成“年轻人的线下社群”。当传统酒吧在高端化与低价战间两难,海伦司证明:极致效率本身就是壁垒。


鼓浪文化:萧条期的品牌辩证法


这些日本企业的破局之道,揭示出经济寒冬中的三重辩证法则:

收缩与扩张:在物理市场收缩时,价值认知的疆域正在扩张(优衣库用科技重塑服装内涵);

降级与升级:消费降级的表象下,精神升级的需求从未湮灭(7-Eleven饭团、茑屋书店的逆势增长);

防守与进攻:当对手收缩预算,正是品牌心智抢占的窗口期(丰田在1973年石油危机中反增广告投入,终成北美霸主)。


所谓“分水岭”,从不在经济数据起伏之间,而在企业能否从“满足需求”转向定义需求,从“销售产品”进阶为传递意义。当消费信心冻结成冰,正是品牌以价值为炬,照见新天地的时刻。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3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