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2025未来力量丨获奖选手揭晓:史无前例“双蛋冠军”诞生!
发布时间:2025-09-17 11:52 浏览量:370
品牌与年轻人的连接始终是个关键命题,品牌想连接年轻群体,又担心找不到合适切入点;年轻人有表达欲与创造力,却缺少被看见的舞台。
过去四年,王者荣耀、瑞幸咖啡、亲爱男友、QQ、星巴克、滴滴青桔、麦当劳、康师傅喝开水,这些品牌曾与「未来力量」一同探索年轻创造力。
而今年是我们为金瞳奖注入未来力量的第五年,年轻人的灵感在杭州·千岛湖2025金瞳奖终审现场激烈碰撞,参与最终的冠军角逐,为整个评审过程带来超乎想象的惊喜。
本届「未来力量」设置了两个品牌赛道:滴滴租车、纽崔莱。参赛选手们竞争激烈,让评审们临时改变了以往惯例,取消了品牌奖项,史无前例诞生了“双蛋冠”。
冠军
粟子骞、汪洋

亚军
杨建宏、肖祁

「未来力量」所做的,正是搭建一座双向桥梁:品牌带着真实命题而来,年轻创意人带着对生活的观察与解题思路奔赴,在碰撞中让品牌看见“年轻视角下的解题逻辑”,也让创意找到落地的土壤。
年轻创意如何用“真实生活”撬动用户感知
“年轻人的创意到底靠不靠谱?能不能落地?”
90年来,纽崔莱保持初心、坚持情怀,在植物营养上不断探索,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汇集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和技术底蕴。这份底蕴也透过今年的「未来力量」,分享给了参赛者们。
当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专业积淀的品牌,遇见「未来力量」中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创作者时,年轻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表达,读懂了“老品牌”的坚持,被他们看见、共鸣,进而赋予新的创意力量。
面对品牌命题,参赛团队捕捉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人并非不重视健康,而是陷入了“知道熬夜不好,但就是改不了”的困境。
这背后是“现代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的脱节”——凌晨3点亮着的电脑屏幕、早餐午餐合并的“早午餐”、周末补觉到下午的“时差党”,构成了当代消费者的生活常态。这些细节让参赛团队意识到,关于纽崔莱的植物营养优势,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证明产品有效”,而是“如何让健康成为消费者可感知、易融入的真实生活方式”。
对此,团队提出了“植物时钟”的创意概念。他们没有直接宣讲产品成分,而是用“社会时钟”和“植物时钟”生动的对比,展现很多人们面对生活时,在违背自然节律地熬夜,依赖咖啡,作息混乱。
具象化的表达,将纽崔莱的植物营养科技抗衰,转化为消费者能理解的“健康生活解决方案”——利用植物营养的力量,帮助身体找到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方式。这与纽崔莱主张天人合一,用自然滋养人,建立良性循环,达到身体和谐平衡状态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未来力量」,年轻人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着有丰厚底蕴的纽崔莱品牌,感受其背后的品牌哲学和力量,形成共鸣。参赛团队用“植物时钟”将专业沉淀转化为与生活场景紧密关联的语言,传递出纽崔莱想对外传递的信息——面对消费者建立“活得年轻”的品牌联想,帮助人们找回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以更健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活出年轻的自己。这一作品也赢得了纽崔莱和评审们的广泛好评。
年轻创意如何将价值转化为“用户语言”
“我们品牌的核心优势(比如技术、服务)会不会不容易表达?”
但获奖作品证明,当创意人真正理解品牌价值时,反而能找到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滴滴租车:别怕摩擦,会有磨合》作品聚焦“租车小白”群体,选择了与另一个同组作品不同的解题角度——“容错率”。
他们发现,没租过车的人最担心的是“刮蹭焦虑”“流程麻烦”,但这些问题恰恰是滴滴租车可以解决的:新客剐蹭免赔、送车上门、免费取消等。这些服务不再是冰冷的条款,反而成为“可以放心试”的底气。

作品用“磨合”这个具象化的比喻,把“租车小白”与“租车老手”的体验差转化为情感共鸣。租过车的人觉得租车好,没租过车的人觉得租车难,但其实每一次租车都是一次“磨合”的过程:用户和车磨合,和新的出行方式磨合,和更自由的自己磨合。
参赛选手将“剐蹭免赔”等品牌优势服务点,转化为“别怕,有我们在”的温暖陪伴;把“租车”从“功能需求”升维到“心理需求” —— 不是“我需要一辆车”,而是“我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勇气”。这种将“便宜、靠谱、省心”的竞争点转化成用户语言的表达方式,获得了滴滴租车和评审们的一致认同。
年轻创意如何用“具体场景”降低决策门槛
“我们有很多好服务,但用户不知道、不会用。”
源自滴滴租车赛道的亚军作品,则给出了一个他们的思考:用户不需要被教育“品牌有多牛”,只需要被提醒“这个场景下,你可以用我”。

无论是冠军作品中提到的“磨合”,还是亚军作品里设计的“周末生活方式”计算公式,本质上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把租车服务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感知的生活场景。
比如,“跨城探店公式”告诉用户:花3小时开车去120公里外的小镇,吃一家被种草的网红餐厅,自由路线、城际友好价、异地换车一口价,比抢高铁票还轻松;“周末露营公式”则展示:一辆SUV就能装下帐篷、烤架和三五好友,日均租金分摊后比奶茶还便宜,大自然里肆无忌惮当48h的“闲人”。
滴滴租车从这个作品中看到,年轻的创意人如何用“场景化语言”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用户不需要费心计算“租车是否划算”,只需要想象“周末和朋友在郊外烤烧烤的画面”“为了一种美食开车两百公里的满足”;不需要理解“剐蹭理赔”的具体条款,只需要知道“剐蹭了也不用慌”。这种“具体场景+情感共鸣”的表达,同样赢得了滴滴租车和评审们认可。
品牌参与从“命题输出”到“共同解题”
对品牌而言,参与「未来力量」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一次从“我要我说”到“我们一起解题”的转变。
按常理,品牌是通过专业机构调研、分析,寻找解决办法,但或许会隔着一层“专业滤镜”;而年轻人则直接用“年轻人经验”观察生活、用“同龄语言”表达洞察。
更重要的是,品牌通过这些方案,看到了年轻群体的真实需求与行为模式:他们要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与我有关”的具体价值;他们不排斥品牌传播,但需要“活人感”的表达;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但需要“低门槛”的尝试机会。
这些洞察,从直接沟通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比任何一份市场报告都更鲜活、更直接。而在赛事评审过后,不少品牌与参赛选手就参赛作品带来的思考,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
「未来力量」为品牌提供了一个与年轻人思想碰撞,甚至一起辩论的平台,而当年轻创意人懂得“扎进去”挖掘品牌价值,两者碰撞出的不仅仅是几个获奖作品,更有可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品牌因年轻视角而更懂用户,年轻人因品牌参与感受到被重视,最终共同书写“与我有关”的商业故事。
如果你也想看见这种“互相看见”的力量,不妨加入「未来力量」。这里,永远有年轻人在等你,用他们的视角,解你的命题。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