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中秋 nike 脱口秀 双十一 京东 蒙牛 Apple 宝马 国庆 财报 趋势 金瞳奖 AI 泡泡玛特 WPP
清除历史

"恶作剧营销"正在席卷全球广告业

发布时间:2025-09-29 17:35     浏览量:1592


恶作剧营销 广告业

在后疫情时代的广告领域,怀旧情怀与黑色幽默是传递慰藉、表达反讽的重要工具。如今,品牌们开始采用更具“恶作剧感”的基调,意在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鼓励他们展现出叛逆的一面。


根据有关机构发布的《2025-2026年创新简报》预测,所谓的“恶作剧式营销”(Mischief Marketing)将迎来崛起。通过追踪全球范围内多场“故意做错事”以制造惊喜的营销活动,可以发现,这些活动凭借十足的巧思,既大胆吸睛,又令人印象深刻,最终成效显著。下面的七个案例,它们共同预示着创意行业正迈入一个喜欢“恶作剧”的新时代。


给食品营销加点“幽默”


以腌菜与酸辣酱品牌Geeta’s推出的Geeta Bit Naughty系列为例。这场营销活动采用了像素化的食品广告画面,展示了各种大胆的口味搭配,比如把芒果酸辣酱加入意大利肉酱面,用印度薄饼制作墨西哥法吉塔等等,这些搭配既挑战了传统饮食常规,又不会冒犯坚守传统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在巴西,Burger King将“大胆”推向了新高度。在“消费者周”期间,这家快餐连锁品牌直接将折扣券投放到了谷歌地图1000多家竞争对手门店的照片区域。仅这一招,Burger King就成功在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关键节点,抢走了原本属于对手的注意力。 



Burger King母公司赞普集团的营销副总裁Igor Puga表示:“思路很简单:如果你的品牌不是谷歌上搜索量最高的,那就要努力成为购买次数最多的品牌” 


营销人化身违反规则的叛逆者


The Kelce family深谙“病毒式传播”之道,而美国饮用水品牌Liquid Death的核心特质就是“无拘无束”——正因如此,二者合作推出的“孕期畅饮桶”(Kegs For Pregs)营销活动,才显得如此“合乎情理”。怀孕的播客主持人Kylie Kelce担任该活动主角,在短片中,她抱着超大号水桶豪饮,像是在派对上狂灌啤酒一般。



这支广告巧妙地触及了“孕期与酒精”相关的文化禁忌,用冲击力十足的画面让观众忍不住多看一眼。通过打破孕期主题营销的固有模式,Liquid Death证明:即便是“健康”这类偏严肃的品类,也能借助“恶作剧式营销”开辟全新的创意空间。 


在新加坡,创意机构BBH新加坡分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Unthinkables”的零食——这是一种超有嚼劲的风味糖果,口感类似口香糖,却不含胶基,巧妙避开了新加坡已实施数十年的“口香糖禁令”。新加坡于1992年出台口香糖禁令,旨在遏制公共场合的口香糖乱抛行为,该禁令至今仍是这个城市国家最知名的法规之一。



为打造“Unthinkables”,团队与糖果工艺师Irene Chan合作,测试了60多种配方以优化口感,最终研发出全水溶性的糖果配方,成功绕开了禁令的限制。 


BBH新加坡分公司首席创意官Sascha Kuntze表示:“在新加坡推出‘类口香糖’产品,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创意的意义,就在于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解决问题。


此外,还有斯柯达汽车与FCB伦敦广告公司合作的户外广告。该广告利用环法自行车赛路线沿途发现的“男性生殖器涂鸦”,为女子环法自行车赛进行宣传。谁能想到,2025年会看到一家汽车厂商将这类涂鸦转化为女性主义艺术呢?




让“性感营销”重归视野


恶作剧式营销从不避讳“撩人”与“小调皮”。


“你醒着吗?”这句话,可不只是深夜收到的、来自“不值得你费心”的男性的短信——它还是宜家加拿大为推广睡眠产品,在晚间10点至凌晨5点发给消费者的营销信息。部分幸运的回复者甚至免费获得了床垫,其他人则拿到了折扣券。 



巴西美妆品牌O Boticário则更进一步,推出了Her Touch营销活动:品牌打造了一本数字书,将“性感”重新定义为“自我关怀”的一部分。通过直面“女性愉悦”这一话题,并辅以专业医学知识与富有诗意的插画,该品牌打造出一场既大胆前卫、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营销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品牌还推出了实体书,书中特别设计了“拇指支架”——这样读者就能用一只手托住书,另一只手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通过将“禁忌话题”与“包容性”“知识性”相结合,O Boticário证明:恶作剧式品牌营销”也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载体。 


以上案例,跳脱出传统的品牌博眼球、赚流量的营销方式,以有温度的价值观和有意思的内容,重新定义了“恶作剧营销”的可能性。


对广告从业者而言,问题其实很简单:你是否还在“过于保守”地做营销?


*文章来源:The Drum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END

点赞 4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