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广告门评分
《草原的宝贝》:伊利臻选牧场用一支蒙语大片让中秋情怀落地
发布时间:2025-09-30 10:28 浏览量:10387
在中秋之前,一支与众不同的品牌影片在社交媒体悄然上线。没有喧嚣的促销信息,没有明星代言的光环,只有呼伦贝尔草原的辽阔风光、非遗骑射技艺的震撼展现,以及牧民淳朴的生活场景,成为一部“洗眼睛之作”。
伊利臻选牧场摒弃传统节日营销的套路,以“好奶有故乡”为核心主题,通过《草原的宝贝》这部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大片,将伊利臻选牧场北半球黄金奶源带的自然优势与中秋节的思乡情感相融合。
策略源点:以原产地之情,破题品质沟通
作为新品牌,伊利臻选牧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让日常饮用的牛奶,成为具有节日仪式感的礼品选择?
1. 消费升级下的品质焦虑: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原料溯源日益重视,「产地」成为品质判断的重要依据
2. 现代社会的乡愁共鸣:在中秋这个特殊节点,「故乡」成为全民情感最大公约数
我们发现了关键突破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一方水土,养一方好奶”也很重要。
我们得出了本次的沟通切入点“臻选出最好的牧场,才能产出最好的牛奶”。
在9月已经入秋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草原的拍摄之旅。
创意执行:蒙语大片+HAYA乐团蒙语音乐,演绎草原牧场的风光史诗
创意执行中,团队避开了常见的产品功能宣讲,转而采用人文,诗意感的影片风格。
片名“草原的宝贝”既是指广袤草原的具象物产,亦承载着自然情感与文化记忆。
在执行中,蒙语旁白的要求一直贯穿始终,尽管在极限上线时间下,复杂蒙文给翻译、后期字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但守护蒙语文化同样也是本项目组的执念。
另外,BGM强烈要求使用了HAYA乐团《家乡就是天堂》。这是一首从歌名到歌词内涵都和片子理念不谋而合的蒙语音乐,为片子注入了草原纯净的灵魂,用画面和声音把最极致纯净的草原之美展现出来。
作为一支没有明星出镜加持的片子,但我们丝毫没有担心传播力。在开拍的三天前,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骑射女将【丁音采】在片中出镜,并成为了伊利臻选牧场“产地推荐官”。
以上要素齐备,共同呈现出了“好产地”的视听盛宴,传递出“好产地,才能出好牛奶”的内核。视觉叙事中,让原生风景、文化成为主角,影片风格诗意、人文,充满生命力。
创意执行中,影片通过二两个层次构建完整的「故乡叙事」:
1. 自然故乡:广袤草原、纯净水源的宏观展现,建立产地信任状。
2. 生命故乡:奶牛自然生长与牧民悉心照料的细节,传递自然共生理念。
这种叙事结构巧妙地将硬核的产品信息(北半球黄金奶源带、纯种荷斯坦奶牛等)包裹在柔软的情感脉络中,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感。
情感节奏:一部精心编排的「草原乡愁交响曲」
短片以纯粹的草原风光,内蒙风土,情感推进堪称精准,形成了完整的情绪曲线。
开篇以含蓄但充满亲切感的蒙语对话,让人快速进入思乡的情绪。
画面聚焦少年、骑射的少女、挤奶牧民与奶牛的自然互动,强化「原生」「纯净」的感知。
最后拉到中秋团圆场景的融入,牛奶与月亮同框。
这种节奏设计符合「认知-情感-行为」的传播规律,让观众在情感沉浸中自然接受品牌信息。
营销启示:如何让产地营销真正打动人心
伊利此次营销最成功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产品推销,而是构建了一个关于品质与故乡的情感世界。当消费者观看这支蒙语大片时,他们不仅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更看到了一杯好奶的源头。
臻选牧场此次的中秋营销,为产地营销提供了三重启示:
· 情感具体化:将抽象的“品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故乡”情感,降低了沟通成本
· 文化赋能品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恰当使用,可以为品牌带来独特的差异化价值
· 节奏感把控:节日营销需要将品牌信息与节日氛围巧妙融合,避免生硬嫁接
“越是品牌信息过载的时代,越需要回归真诚的沟通”。伊利臻选牧场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记录下了关于原产地的美好画面,而这恰恰是最能打动中秋情怀的方式。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