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当“足力健”告别“老人鞋”:银发经济 “无龄感”才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5-10-15 15:34 浏览量:196


年龄定位的陷阱,为何“老年专属”突然失灵了?

首先,人群标签被固化,老年人未必需要“老年专属”。
美国作家约瑟夫·库格林通过对老年经济的观察,在《更好的老年》一书中特别了强调了老年人的心理:老年人往往排斥那些明确标榜“老年专用”的产品,因为这无形中提醒他们“你老了,你不行了”,例如,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饼干,即使口感柔软、营养丰富,许多老年人也不愿意购买,因为这暗示了他们牙齿不好、消化功能衰退。


“无龄感”消费崛起,银发经济的新逻辑
知萌曾经在《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就提出“无龄体验”的概念:老年人既需要适老化、护老服务,更希望与跨年龄群体一同乐享生活、保持活力。老年商业的本质,不在于划定年龄,而在于创造“无龄感”的消费体验——既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又不贴上“老”标签,让每一位消费者都感受到尊严和价值。



拒绝“老年标签”,从产品设计到城市规划的革命
《更好的老年》中的研究还发现,老年人希望被视为“有经验的成年人”,而非“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他们拒绝购买明显标注“老年手机”的产品,有的老人甚至会直接选择当下年轻人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品牌,因为通用的大屏设计和简洁界面,既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让老人感觉到自己始终与科技前沿站在一起,更不会带来污名感。


足力健的困境与银发经济的未来


未来3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无龄感”生态系统——让代际融合成为常态,让年龄标签逐渐消失。当2060年,每三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时,市场的增长点不在于做多少“老人鞋”或“老人机”,而在于能否打造一个人人都能优雅变老的社会。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