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Burberry:三次转型,找回初心
发布时间:2025-10-20 10:34 浏览量:986
1856年,21岁的Thomas Burberry在英格兰创立了同名品牌。
和同期创立的LV(1854)、爱马仕(1837)不同,Burberry的起家产品并不是皮具,而是风衣。
这一点就非常的英伦,也是Burberry的核心资产。

1890年,Burberry通过公开竞赛确立了马术骑士徽标。
1924年,品牌注册了经典的格子图案标志,将其用于风衣内衬,后续被广泛应用于雨伞、箱包和围巾等配件上。
1970年代-2000年初,Burberry将其经典的英伦风格推向世界。

Burberry的灵魂人物
2001年起,在Christopher Bailey的带领下,Burberry成为21世纪初最受瞩目的奢侈品牌之一。
从2001到2016年,Burberry的年收入从不到5亿英镑翻了五倍至近30亿英镑,Christopher Bailey也因此被外界视作Burberry的灵魂人物。

元老离任,动荡开始
从2014年起,Christopher Bailey便兼任了Burberry的CEO。
2017年,Christopher Bailey不堪重负,宣布卸任,结束了在Burberry长达17年的职业生涯。
Burberry的动荡也自此开始,8年时间内3次更换CEO,2次更换创意总监。
· 第1次转型:放弃原有LOGO
来自Celine的Marco Gobbetti上任后,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品牌定位、整顿批发渠道和减少折扣上,同时邀请Riccardo Tisci担任创意总监,希望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Riccardo Tisci上任后,舍弃了Burberry经典的骑士徽标,采用极简无衬线字体和“TB”字母组合印花,将街头文化、哥特暗黑风格融入设计,并开启限量发售等潮流品牌的营销模式。
但这些革新让大部分消费者觉得Burberry失去了英伦贵族气质,新Logo的辨识度也大不如前。

· 第2次转型:LOGO重启与色彩营销
2022年,Marco Gobbetti离任,新CEO Jonathan Akeroyd上任后任命Daniel Lee为新创意总监,并开启了新一轮的品牌形象革新。

Daniel Lee的英国成长背景和在Bottega Veneta的亮眼表现,让外界认为他是帮助Burberry重返巅峰的不二人选。
在接管初期,Daniel重新启用经典LOGO,并尝试了色彩营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推出了醒目的“骑士蓝”新色彩。

但Daniel在个人创意表达与品牌的经典传承之间存在的摇摆,进一步导致了Burberry的市场定位模糊。
与此同时,Burberry的营收利润双降,股价跌幅达到了惊人的50%。CEO Jonathan Akeroyd于2024年被罢免。

· 第3次转型:拥抱英伦本源
2024年7月,Joshua Schulman临危受命,担任Burberry的新任CEO。
他此前在Coach和Michael Kors等品牌有成功的领导经验,被寄予厚望能带领Burberry扭转局面。

Schulman上任后便提出了“Burberry Forward”这一战略。其核心是让品牌回归到“永恒的英伦奢华”这一根基上。
他已经意识到,Burberry真正的优势在于这些传承已久的经典单品,而非手袋、配件。
在这一战略下,Burberry在服饰设计上,重新明确了品牌的英伦特质。

同时,Burberry的营销策略也紧密围绕英国文化展开,为产品注入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文化故事。
例如与英国艺术家Helen Bullock 合作打造的海格罗夫庄园系列 ,展现英伦贵族底蕴,受到广泛好评;

2025夏季系列广告大片《气象万千,博境守候:心动伦敦》,邀请陈坤、Kate Winslet 、刘雯、Naomi Campbell等大牌明星和超模出镜,演绎伦敦的浪漫时刻。

喜忧参半,挣扎前行
7月18日,Burberry公布了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销售额4.33 亿英镑,同比下降 6%,可比门店销售仅下滑1%,优于分析师3%的降幅预期。
花旗银行对财报评价道:
自Schulman去年11月启动新战略以来,Burberry 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可比销售环比改善,若趋势持续,本季度有望转向正增长。在宏观与地缘政治压力、欧洲及日本游客消费疲软的背景下,Burberry 较同业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不过,据财报显示,Burberry大中华区销售下滑5%,其中中国大陆市场下滑4%。如何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是品牌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写在最后
“根源”是奢侈品牌的压舱石。
Burberry的3次转型,是这句话的生动证明。一个历经时间考验的品牌故事和传承已久的工艺标准,是支撑其定价和稀缺价值的基石。
当奢侈品牌能够一以贯之地传递其根源价值时,便能与消费者建立超越单纯交易的关系,并与之产生精神和气质上的共鸣,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拥趸。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