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CNY 瑞幸 阿尔法 青少年 未来消费者 多邻国 双十一 广告 老铺黄金 年轻人 春节 小红书 再见爱人 AI IP
清除历史

鼓浪文化:是时候设立“品牌文化资产”负责人了

发布时间:2025-10-21 11:49     浏览量:307


品牌文化资产


想象一下,你经营着一家不错的公司。产品有竞争力,市场有份额,利润也还算可观。市场部每年策划着各种营销活动,广告投了不少,社交媒体也玩得挺溜。但夜深人静时,你可能会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我们和消费者的连接,是不是只停留在“打折”和“流量”上?除了Logo和Slogan,我们的品牌到底在用户心中留下了什么?当危机来临时,用户是会为我们辩护,还是迅速转身离去?


这种不安,其根源在于我们对品牌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过去,品牌是标识,是形象;而现在,品牌是一种由情感、信任和共同记忆构成的“文化资产”。运营这份资产,不再是市场部的附属任务,而是企业经营的崭新课题和核心任务,它迫切需要一位专门的“掌舵人”。


品牌文化资产:到底是什么“宝贝”?


说人话,品牌文化资产就是你的品牌在用户“心里”占有的那块地皮和上面盖起的“情感建筑”。


它不是冰冷的商标,而是有温度的故事。 就像一提到哈利波特,你想到的不只是那本书,而是整个魔法世界、友谊与勇气。苹果代表的不仅是手机,更是创新、极简和“Think Different”的精神。


它不是一次性的广告,而是持续的情感账户。 每一次真诚的互动、每一个走心的产品细节、每一次对社会议题的正面回应,都是在向这个情感账户里“存钱”。而每一次敷衍、每一次伤害用户感情的行为,都是在“取钱”,甚至可能引发“挤兑”。


它不是营销的“化妆品”,而是企业的“免疫力”和“磁力”。 拥有雄厚文化资产的品牌,在面临公关危机时,用户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信任,这是“免疫力”。同时,它能像磁石一样,自发地吸引志同道合的用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形成强大的社群,这是“磁力”。


这份资产如此宝贵,但传统的组织架构里,却常常处于“有人用,没人养”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需要一位“专职园丁”?


在大多数公司,品牌工作是被“肢解”的:

市场部负责拉新、搞声量,核心KPI是曝光和转化。他们倾向于“收割”品牌,而非“滋养”品牌。


1.公关部负责应对媒体和处理危机,常常是“救火队”,而非“规划师”。

2.产品部埋头打磨产品,可能忽略了产品背后的文化叙事。

3.CEO虽有愿景,但日理万机,无法深入细节。


结果就是:品牌建设变得短期、零散、甚至内在矛盾。 市场部为了冲业绩,可能策划一个低俗但吸睛的活动,虽然带来了短期流量,却严重透支了品牌的美誉度(从情感账户里巨额取款)。没有人从全局去衡量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因此,我们必须设立一位 “品牌文化资产首席运营官” 。他/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总监,而是品牌的“首席守护者”、“总规划师”和“价值评估师”。他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这份情感资产不断增值。


这位“掌舵人”具体要做什么?


他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对内筑基,对外连接,长期评估”。


1. 对内:成为“文化的翻译官”和“共识的凝聚者”

他要把创始人最初的梦想、企业的使命价值观,翻译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套套可执行的行为准则。他要确保从产品研发到客服沟通,从办公室环境到员工朋友圈,所有触点传递出的品牌气息都是一致的、真诚的。他要组织内训,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品牌文化的践行者和代言人。


2. 对外:成为“用户的知心人”和“社群的建造者”

他不能只盯着数据看板,而要深入用户社群,倾听他们的吐槽和赞美。他要策划的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能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文化项目”。比如,组织用户征文、发起基于品牌精神的公益行动、与调性相符的艺术家跨界合作。他的目标是让用户感觉到“这个品牌懂我”,而不仅仅是“这个品牌卖东西给我”。


3. 长期:建立“品牌情感账户”的资产负债表

这是他最重要,也最具开创性的工作。他需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去量化那些看似无法量化的东西。比如:

用户净推荐值(NPS) 背后是多大程度的真爱?

社群用户的活跃度和创造力 如何?

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被自发讨论的“情感正向率” 是多少?

当出现负面新闻时,用户为我们辩护的声量 有多大?


他需要定期向管理层提交一份 《品牌文化资产健康度报告》 ,用数据和案例清晰地说明:过去一个季度,我们通过哪些动作为资产增值了?哪些行为又造成了潜在损耗?未来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鼓浪文化:从“经营产品”到“经营人心”


在商品极度丰饶的今天,功能层面的竞争早已白热化。最终的壁垒,只能是品牌在人心深处建立起的文化堡垒。这座堡垒的一砖一瓦,都需要精心设计和长期维护。


设立“品牌文化资产”的专职负责人,绝不是增加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而是企业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人心”进化的一次关键性组织变革。这标志着企业真正认识到,最持久、最珍贵的资产,并非厂房和设备,而是存在于亿万用户心中的那份认同与热爱。


是时候为这份“心头肉”,聘请一位专业的“园丁”了。让他/她去除草、施肥、修枝剪叶,最终,我们才能收获一个枝繁叶茂、能基业长青的品牌。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3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