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双11开局,哪些品牌抢跑成功?
发布时间:2025-10-29 16:20 浏览量:4996

今年双11,新的变化在细微处滋生。
从消费端来看,从性价比消费转向“心价比”购买,大众消费不只在意价格,对商品情绪价值的追求变得水涨船高。
对应到品牌端,不只是打折卷低价,心智认同成为影响销量的新变量。
换言之,双11大促,不只是价格竞争的战场,更变成了心智沟通的决胜场。
《DT商业观察》留意到,越来越多品牌把大促主阵地放在了抖音。不管是传统老牌,还是新兴品牌,陆续有商家在双11实现了生意“开门红”。
抖音电商披露的官方数据同样佐证了这一点。
根据双11第一阶段数据,已经有超过4.1万商家的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0%,近9000家首次参与双11的新商家销售额突破了百万。商城带动销售额破千万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02%,搜索带动销售额破千万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47%,店播销售额破亿的商家数同比增长了900%。
能在双11取得如此成绩,并不是容易事。我们好奇,在抖音实现增长的品牌,究竟做对了什么?其中是否有一些共性的打法可供复用?

消费端变化:关注价格竞争力,也关注心智价值
在探究品牌为什么能在抖音实现生意增长之前,首先需要搞明白,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双11仅靠折扣低价、促销已经很难撬动消费者。相比产品卖点与价格,附加在产品之上的情绪满足、消费体验、乃至品牌认同,更令人心动。
典型的例子是潮流玩具的火爆。
比如解压类产品捏捏、时下风靡的LABUBU,它们谈不上实用、也并非高性价比,但前者因其治愈的情绪价值,被年轻人捧为电子布洛芬。后者由于精准传递了某种“与我相关”的情绪,引起收藏风潮。
这一现象表明,当代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正在从需要走向喜爱。年轻人愿意为心动买单,拿真金白银为“懂我”的品牌投票。
落到品牌层面,与其靠低价、流量带来一时销量,不如在注重价格力的基础上、兼顾“情绪价值和品牌心智”的积累和表达。借助心智带来用户偏爱和长线增长,来打造品牌生意的护城河。
那么具体到双11的实际打法上,品牌是如何种心智、拿增长的?

不同品牌如何在双11构建心智、实现增长?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过往双11如同百米冲刺,品牌扎堆冲刺短期节点,开启流量竞争。
这一次巨量引擎拉长了大促的时间周期,将双11与中秋、国庆无缝衔接,跨越送礼、出游、休闲等多个消费情绪爆点,让品牌商家能提前投入部署,开展一场“种植心智”的长跑。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
首先,长待机,有余量。品牌可以提前规划好想要占据的时间节点和情绪场景,参与大促的同时,创造一张以“我”为中心的双11日程表,成为大促节奏的定义者。
其次,战术打法上,各大品牌商家能通过“产品供应、上新节奏、内容把控”的组合策略,将注意力与消费预期牢牢锁定在自己的场域中,也能通过内容、渠道的机动调整,让品牌在双11长周期中被深度种草,推动更多用户下单。
而一些拿到生意开门红的品牌们,正是如此。
它们不仅在双11大周期中得到了先发优势,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让消费者从“因促销而买”变为“因心动和认可而买”,最终实现了生意爆发。
我们具体查看了服饰、美妆、食饮、健康等行业的7大案例,发现了这三类成功路径:
第一类,品牌商家通过找对人群、强化品牌认知,进而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获得了成交爆发。
典型的例子,是美妆品牌PASSIONAL LOVER恋火(下文简称恋火PL)和手机品牌小米。
其中,洞察到抖音消费者年轻化、爱尝新的特点,关注到明星卢昱晓热度上涨的情况,恋火PL先是邀请明星共创了“涂鸦限定”款产品,满足了粉丝情感期待和尝新需要。而后把明星生日会搬进了品牌直播间,通过“明星在线宠粉、粉丝参与庆生”的仪式感体验,增强了“明星-粉丝-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结,激发出粉丝的购买力。数据表明,在明星进播当天,恋火PL品牌GMV膨胀了11倍,双11抢跑期单直播间日均GMV就同比提升了622%。

小米在9月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就携手当红艺人李治廷共同探索电影展,打响双11的开门红。一方面,小米通过李治廷“云逛展”的短视频内容,展现小米手机17系列的全新背屏功能和产品突出的影像技术;另一方面,小米还将产品与电影展热点相关联,打造多个社交话题,不仅为新品热度加温,还激发了明星粉丝群体的关注,实现了种草和破圈。在双11开门红期间,小米的行业联想份额提升9%,GMV环比提升528%,人群增长超过4000万。

恋火PL和小米的成功,基本遵循了巨量引擎在双11强调的一大策略——精准锁定高价值人群,找到对的人。
这里需要展开说明的是,抖音平台上,有行业特色人群、圈层人群、泛人群。而巨量引擎的数据洞察和策略工具,能让品牌商家精准锚定不同的人群,并使用量身定制的内容,唤醒消费者的心动,实现对人群的“定向狙击”。
例如恋火PL的火爆,是将明星作为流量入口、找准了泛消费人群,而小米的成功则是借势电影圈大事件,满足了圈层人群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新品的借势破圈。
第二类品牌商家的成功,得益于塑造好心智,实现了品效齐发。
这里的心智可以细分为三层:商品心智、场景心智、品牌心智。
如果把“做好心智”这件事比作是盖楼,那么商品心智是地基,它决定了“品牌能打爆什么”;场景心智和品牌心智,就像是梁柱和屋顶,决定了品牌能被多少人关注、并且带动多少人购买。
事实上,巨量引擎推出了定心智四步法的工具,帮品牌找准在品类中的心智缺口,利用优势补足,建立差异化优势;也能让品牌面对特定消费人群,优化场景心智和商品心智,加深印象。
而不同类型的品牌商家在抖音,也开始在不同的心智构建上下功夫,优先打透。
比如高认知高净值消费群体,往往更愿意为品牌故事与精神溢价买单,奢侈品牌更多是希望通过“品牌心智”的建立,来获得用户的长期选择和信赖。
今年双11,BOSS在抖音,就通过邀请全球重磅代言人贝克汉姆来传递时尚设计理念,强化品牌的稀缺性价值和高奢心智;同时打造一场品牌直播间的高奢服装大秀,让消费者沉浸式感受品牌调性和设计,引发对新品的认同和向往,从而带动新品首发时即被卖火,品牌生意环比增长360%+。

然而与高奢品牌构建品牌心智的策略不同,日化品牌金纺则注重“产品心智”沟通。
这次双11,金纺主推一款针对养宠人群的护理剂新品,找到“防粘毛”产品心智关键词。随后搭建了一套立体的达人种草内容体系——头部宠物达人直播传递产品优势,中腰部宠物达人用萌宠互动等场景化内容做卖点种草,这些不同的种草内容,让消费者在多样内容触点中,加深产品与防粘毛的关联记忆,推动了生意成交。最终金纺“防粘毛”的心智行业联想度翻了6倍,还在10月10日拿下了当日单品GMV近50万、大场膨胀5.6倍的成绩。

母婴品牌海龟爸爸,则重在“场景心智”的建设。
常规的传播逻辑中,护肤产品更强调产品功能卖点,比如怎样祛痘修复、如何补充某类成分,但少有场景构建。海龟爸爸这次在双11期间,站在场景逻辑,洞察到“国庆出游吃喝玩乐也要维持肌肤好状态”的链路,将出行作为产品场景的主攻方向。
为此,海龟爸爸通过与奈雪品牌联名、线下打造快闪,让产品与出行场景强关联;线上打造 #我的青春超合拍搭子 抖音话题、开启品牌直播连麦,展示产品“祛痘”功能,建立“出行好搭子”的产品角色,来强化心智注入。在国庆双11蓄水期,海龟爸爸“祛痘”的行业联想份额高达32%,除了表面上的曝光与传播,还获得了新场景增量。

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到,双11期间,巨量引擎也在让商家,回归品牌的逻辑做营销:先让用户理解“你是谁”,看到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和消费者的场景需求,再让用户选择你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双11大促也不只是一个卖货的场所,更是品牌自我表达的秀场、与消费者真诚沟通的心智场。
第三类品牌商家,则运用抖音的“多元好内容”,实现了销售转化。
这里的好内容,既包含明星参与的头部内容、垂类达人种草、短视频与沉浸感直播,也包含了抖音上不同的内容IP。眼下,巨量引擎拥有许多针对不同情绪场景的内容IP,它们具备传播力与影响力,能带动品牌卖点的有效传播。
比如健康品牌杰士邦就借用内容IP,进行产品种草——一方面,联手“有点东西好心动”电商IP,传递产品特性,强化节点心智;另一方面深入到线下汽水音乐节现场、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实现了Z世代人群中的兴趣破圈。
在内容IP的传播带动下,杰士邦完成了直接且迅速的产品转化,生意规模提升了超300%,并在双11大促期登顶行业类目TOP1。相比去争抢昂贵的货架位置,好内容也成为了品牌致胜双11的更优解。

而家电家居品牌德施曼,是通过明星代言和直播创新,让双11主打的AI高端智能锁产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家庭小管家”。
其中明星代言人迪丽热巴的种草、站台,为新品亮相揽获了第一波关注;更重磅的动作在于,品牌让企业高管空降品牌直播间,与观众面对面讲解产品的技术优势、提供使用场景——这不仅将品牌直播间从卖货渠道直接升级成“品牌人格化的内容场景”,也把产品的专业功能转化为用户更易感知的信任符号,还直接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转化为实际的下单行为,在双11开门红期间GMV提升160%。

而食饮品牌好欢螺,透过内容创新和多元玩法,得到了生意突破。
具体来看,好欢螺打造了一场明星代言人的生日应援活动,专门设立了专题页,让粉丝能进入专题,完成活动互动或消费购买。紧接着推出高品质定制产品“心愿大礼包”,配合代言人花式周边福利,新口味+老爆品的创新组合,激发了粉丝的购买欲望。
透过新的互动和玩法,巨量引擎双11也成为某种桥梁,将代言人粉丝与好欢螺品牌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联。最终双11开门红期间,好欢螺的A3人群规模提升540%,直播大场GMV膨胀98%。


为什么抖音是品牌构建心智的首选平台?
事实上,不同品牌能在双11拿到成绩,与抖音的生态机制紧密相关。
目前,抖音有超6亿日活支撑其高流量的基本盘,也有成熟的流量投放机制、完善的内容基建。
前者意味着,抖音在同一个内容生态内,涵盖了不同圈层的用户,对品牌商家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能实现大众化的传播。
后者则表明,巨量引擎为品牌商家提供了一条从种草、互动到转化的完整链路。对于懂平台规则的品牌来说,借用成熟的机制,更容易找到实际的生意增长,吃到确定性的心智红利。
事实上,这一次双11,巨量引擎还通过“节奏-内容-渠道”三板斧,助力品牌打爆双11,并帮助品牌实现短期大促销量爆发,以及品牌价值的长效提升。
首先,踩准消费者的心动时机和节奏,把一次性长曝光变成分批次的心智印象建立,累积品牌在消费端的长期记忆。
其次,用多元化的定制内容,精准匹配消费者的心动点;针对不同人群做分层沟通,来满足大众的情感需要,建立品牌与人群的深层链接。
比如针对抖音的行业人群,品牌商家可以主讲商品心智,依靠垂类达人来深化专业认知;针对圈层人群,注重“场景心智”的传递,选择圈层达人来演绎真实场景;而针对泛人群,则讲求“品牌心智”,联动明星、官方媒体等来打造优质内容激发兴趣。
更重要的是,巨量引擎还能通过品牌自播、达播、短视频等多渠道的协同,承接心智、变成高效率的交易转化,把“用户对品牌的心动瞬间”转化为“可经营的心智资产”。
这其中,品牌自播能成为讲故事、创造心智的主场,用差异化的故事来激活大众的注意力,用品牌叙事来拉高用户停留时长。达人直播可以创作有吸引力的内容,完成与品牌的心智共创。而短视频内容可以用“高频且日常化”的沟通,不断激活品牌记忆,沉淀长尾价值。
不难看到,当节奏抓得稳、内容打得准、渠道接得住之后,品牌商家的生意转化就能在用户心动的那一刻,变得水到渠成。而有了心智资产打底,就意味着品牌商家后续能得到稳定的复购和品牌力的增长。

写在最后
总结而言,双11不再是创造单点销售神话的“奇迹节点”,而正在变成为驱动全年生意的“战略节点”,是品牌种心智、抢未来的黄金时机。
表面看,品牌能短期卖货拿到生意结果,更深一层去看,更多品牌在双11期间,通过巨量引擎探寻内在品牌逻辑——发掘短期大促对品牌的长期影响力和心智价值,从而促使品牌在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相信这一做法,还将在双11帮助更多品牌,找到品牌价值的长增长。
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巨量引擎2025年双11大促全景作战攻略。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