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CNY 汽车 多邻国 老铺黄金 瑞幸 阿尔法 青少年 未来消费者 广告 年轻人 AI 春节 小红书 再见爱人 IP
清除历史

好奇心周报丨动漫煎饼摊变成打卡地,品牌如何接住年轻人的情绪?

发布时间:2025-11-10 10:08     浏览量:1353


情绪价值

好奇心周报:剧星传媒原创专栏,关注营销行业话题,不装逼,不套路,带着一颗好奇心,拨云见日,探究底层逻辑。


最近,成都夜市的卡通煎饼摊火了。摊主将美食与艺术结合,用巧克力勾勒框架,以鸡蛋、牛奶等为原料,在煎饼上绘制出栩栩如生的卡通动漫人物。人们排队数小时,不为果腹,只为收藏一份“舍不得吃的艺术”。


如今,年轻人的消费决策天平正在变化,除商品本身的实用性与性价比外,品牌、产品给予的“情绪价值”也被纳入决策的核心考量。

情绪消费:从现象到趋势的全面兴起


“情绪价值已成为年轻一代的精神刚需。”——SoulApp联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强调。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9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6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人们对情绪价值的看重,不仅推动生活新方式和消费新焦点的诞生,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与社会价值。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情绪经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达23077.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随着情绪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未来情绪经济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情绪消费具体流向何处?

《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指出,价值共鸣、自我疗愈、仪式感、审美契合是青年最愿意为之付费的情绪价值。寻求心灵治愈与压力释放、获取即刻满足与情感陪伴以及实现亚文化圈层的情感寄托成为情绪消费最主要的三大特征。

年轻人情绪价值买单品类的Top5榜单中,实物玩具(毛绒、香薰、解压玩具、文创小物等情绪治愈物品)占比高达40.7%。其他四项分别为:体验消费(演唱会、脱口秀、游戏、心理咨询、cos委托等)、社交关系(泰山陪爬、迪士尼陪玩、王者荣耀陪练)、数字消费(数字头像、装扮、聊天特效、数字宠物、AI恋人)和“联名、ip、代言、审美”。

图片
来源: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

品牌情绪营销的实践破局


面对新的消费路径与情感需求,品牌方早已积极布局,将情绪洞察转化为营销实践。


1、捕捉集体情绪:识别-匹配-释放

集体情绪营销的核心并非制造情绪,而是精准捕捉群体潜意识中的情感共鸣点,通过“情绪识别-价值匹配-场景释放”的链路,让品牌成为情绪载体。


在当代高压社会环境下,年轻人戏称自己为“脆皮打工人”,抒发当代职场人生理与精神上的双重脆弱。圣农识别到这一情绪,推出「拯救脆皮打工人计划」,线上发起吐槽大会让打工人释放压力,线下通过大润发快闪店、山塘街治愈小站等实体场景,用免费试吃、解压游戏、毛绒装置打造沉浸式治愈体验。成功吸引年轻群体主动打卡传播,释放压力,在愉悦氛围中深化了品牌与目标客群的情感链接。


共情营销的高阶形态并非单向蹭情绪,而是在品牌与用户产生认知偏差时,通过真诚沟通化解对立,将矛盾转化为情感共鸣。赛百味因将“面包只上1天班”海报投放于地铁,本意是传递当日现做的新鲜卖点,却引发打工人“面包比我还轻松”的负面情绪。当品牌与用户产生认知偏差时,官方放弃声明式辩解,直接在高赞吐槽帖下直接回应“但是它一辈子都在上班”,后续还送上手写感谢信与礼物,以“好吗好的”的梗表达拉近距离,将负面舆论转化为高情商公关的正面传播。



2、场景化情绪陪伴:让品牌融入生活肌理

场景化情绪营销是深入用户的具体生活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场景化嵌入,成为个体情绪的专属陪伴者。贵州习酒知交酒的“周五知交一下”,精准洞察到都市年轻人的周五情绪临界点,处于想放松但不愿折腾的独特情绪状态。品牌锁定路便利店小酌、居家追剧配酒、三五好友闲聊等低压力场景,推出100ml知交小酒,适配单人或双人饮用量,避免浪费。同时携手达人推出「周五知交一下」主题活动,以「夜聊、调酒、佐餐、礼赠」四大场景为抓手,成功将“周五放松”转化为品牌专属的情绪记忆点。



3、活人感:让品牌成为有温度的朋友

“活人感”营销能打破品牌的高冷滤镜,通过贴近用户语境的沟通方式,塑造有个性、会互动、懂玩梗的人格化形象,让品牌与用户从买卖关系升级为社交关系。麦当劳经常在微博等平台与网友玩梗,将用户的玩笑式诉求转化为趣味互动素材,甚至主动将网友的玩梗转化为新的互动话题,让评论区成为“麦门信徒”的社交场。这种有来有往的沟通提升了用户粘性与品牌好感度。



4、轻量化互动:让传播自带吸引力

轻量化互动的核心是降低参与成本,提升趣味回报,通过无需复杂操作的创意形式,激发用户自发传播与共创热情。10月26日,茉莉奶白小红书官号连续发布含Pingu表情包的乱码推文,营造出“账号被黑客攻击”的现象。乱码设计暗藏巧思,用户只需要点击小红书自带翻译功能,就能解锁Pingu的秘密宣言——“打开茉莉奶白机密档案”“10月31日全族出击”等联名线索。品牌一键解码的轻量化设计,让每个用户都能成为剧情参与者。从围观者到侦探的身份转变,会给用户带来探索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持续关注账号动态,为产品的正式上线积累情绪张力。



总结


从共情到陪伴,从玩梗到互动,品牌以情绪为基点展开设计,让营销内容围绕用户情绪展开精准对话。这些策略背后所嵌入的情绪温度,不仅打动了受众,也为品牌积累了宝贵的情感资产。


但在情绪营销的热潮之下,亦需警惕“甜蜜陷阱”。当品牌用共鸣换取用户信任的同时,也承载着这份信任背后的期待。流于表面的套路化玩梗、缺乏真诚的强行煽情,或是脱离产品实质的过度包装,都可能消耗用户的情感储备,导致审美疲劳、营销失效。

唯有将情绪的“温度”与品牌的“深度”真正融合,情绪的热度才能沉淀为用户持久的情感认同。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