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cny 广告 亨氏 再见爱人 汽车 老铺黄金 多邻国 华为 双十一 新年 泡泡玛特 瑞幸 春节 AI 小红书
清除历史

《2025年双十一电商总结报告》:存量焕新,全域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14 11:27     浏览量:1621


双十一 电商报告

2025年,双十一迎来了它的第十七年,也是其迈向“由繁入简、全域互通”新阶段的关键一年。各大平台纷纷摒弃复杂的促销规则,转而以“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简化玩法提升消费体验。同时,通过整合即时零售、内容生态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积极打破消费场景边界,构建远近结合、全域融合的大消费生态。AI技术的全面落地则进一步重塑了电商运营逻辑,从智能导购到精准营销,从供应链优化到个性化客服,为行业效率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要点

01 双十一大促机制总结:


各大平台抢先爆发,机制简化,全域互通,官方优惠/平台直降成为主流趋势。


2.jpg


02 平台趋势变化:


六大趋势总结2025年双十一平台玩法(规则从简、远近结合、全域整合、AI赋能、运营升级、全球化发展)


03 双11大促表现:


平台销售战报:主流电商平台全周期数据表现

六大品类销售战报:美妆、个护、家清、宠物、母婴、运动户外


04 双十一消费解读:

渠道差异化策略:头部品牌在各个渠道的货品布局与融合机制拆解

品类趋势解读:品质日用、服装穿搭、食饮滋补、情绪价值相关品类实现增长



2025年双11平台六大趋势



01 规则从简

各大平台同步放弃复杂促销玩法,官方立减逐步取代跨店满减成为优惠活动主流,从多维度提升消费体验,提高促销补贴力度,简化购物流程,转向规则从简的存量竞争新范式。


详细解读:2025双十一平台规则

  • 天猫:现货现卖,预售减少;

  • 抖音:立减折扣,一件直降;

  • 京东:官方直降,优惠叠加。


02 远近结合

传统电商加速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将30分钟达服务从餐饮扩展到生鲜、日用品、数码3C等全品类商品。本届双十一大促“大消费平台”趋势显著,电商平台用即时零售、本地生活等业务链接起线上线下的需求和供给。


详细解读:“远场电商+近场零售”融合模式

  • 品牌入局,加速配送:多品牌接入淘宝闪购;

  • 秒送好物,全面开花:京东秒送首次联合商家参与大促。


03 全域整合

平台正积极打破渠道边界,推动一场“生态融合”的革命。对外,通过战略结盟,将内容与交易的距离压缩至毫秒之间,构建“所见即所购”的转化闭环,极大提升商业效率;对内,深度融合即时、内容与本地三大场域,重塑用户消费习惯,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域自由消费”。


详细解读:平台生态融合

  • 小红书“种草直达”商业产品已面向全行业开放,构建种草转化闭环;

  • 天猫打通闪购/饿了么、飞猪、高德等业务,打造全域生态。


04 AI赋能

AI技术加速落地,“今年成为首个AI爆发下的双十一”。从“人找货”到“AI懂人”,从精准营销到智能推荐再到个性化客服,AI技术深度应用于电商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推动了商家运营模式的智能化升级,也加速了消费者的决策周期,推动电商生态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详细解读:各大平台AI布局

  • 天猫:AI导购,精准推送;

  • 京东:用户与商家的双重AI体系;

  • 抖音:AI交互,用户推荐。


05 运营升级

为突破增长瓶颈,电商平台正系统性的升级运营策略。内容场升级:以短剧带货、直播激励重塑消费场景,直接激发购买欲望。商家端赋能:通过流量、补贴与降本政策扶持商家,助力其专注产品与服务创新。用户侧深耕:加码会员与补贴,提升核心用户的忠诚与复购,夯实增长基本盘。


详细解读:内容&商家&用户全方位运营

  • 内容带货升级:红果短剧“搜同款”带货;拼多多扶持直播;

  • 提供商家扶持:小红书、拼多多、抖音推出扶持政策;

  • 运营核心用户:天猫、京东向会员倾斜更多补贴力度和服务礼遇。


06 全球化发展

存量竞争时代,“出海”成为2025年双11的显著趋势,各大平台纷纷开辟海外新战场。各平台加速将成熟的双十一模式向海外系统化输出,从淘天、拼多多的“平台出海”到TikTok、京东的“生态落地”,标志着双十一的全球化进程进入全面协同的新阶段。


详细解读:双十一模式出海

  • 大促能力系统性输出:Lazada与天猫联动“一键轻出海”;

  • 大促生态全球化:淘宝、京东、TikTok在海外各国启动双十一大促。


2025年双11消费解读


2025年双十一的数据显示,各电商平台在差异化定位中持续巩固自身优势,呈现出“多元竞争、结构升级”的行业格局。



天猫作为全域主导的“大促主战场”,其大促均价为73元,头部品类以服装、家电、运动户外等为主,且各品类均价普遍上涨,说明了天猫在全品类运营上的优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抖音以66元的大促均价成为持续增长的“兴趣新阵地”,其优势品类与天猫较为重合,显示出内容驱动型电商在穿搭、日用品类中的强劲渗透力。


京东则以158元的最高均价坚守“信赖安心购”定位,家电与3C数码仍是其核心阵地,高客单价品类的涨价进一步凸显其在高价值消费群体中的信任优势。


整体来看,平台间的竞争已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基于用户心智和供应链能力的结构性竞争,而头部品类均价近乎全面上涨,也预示着品质化消费正在成为双十一增长的新引擎。


平台格局的宏观分化,最终必然影响品牌商家的微观生态,而如今电商平台的差异化定位,正驱动着品牌从“全渠道铺货”转向“分渠道精细化运营”。


我们梳理了某个护榜头部品牌在双十一期间线上的货品机制设计,该品牌深刻洞察了不同平台的核心用户心智与消费场景,并据此进行了精准的差异化布局。



在天猫这一品牌主阵地,该个护品牌聚焦于高价值会员,借助超头主播带货与会员礼遇,重点打造新品以强化品牌形象。


而在京东,策略则回归“信赖”与“省心”,通过官方直降和囤货装主打经典单品,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与服务的确定性需求。


针对抖音内容场,该品牌精准捕捉用户瞬时的消费冲动,以“限量赠礼”为钩子制造稀缺感,有效缩短决策路径,主推高客单套组以实现兴趣的高效转化。


这充分说明,未来的品牌竞争不再是单一爆款的竞争,而是基于对平台生态的深度理解,进行产品布局与营销资源协同的体系化竞争。


事实上,这种分渠道精细化运营的策略在美妆行业体现得更为系统与深入。从某美妆头部品牌的实践来看,其渠道布局已不仅限于线上平台的差异化,更延伸至线下体验的融合构建,形成了“线上驱动销售爆发,线下夯实品牌价值”的协同体系。



在线上渠道,该品牌将其作为大促期间生意爆发的主阵地,依托“品牌自播+超头合作”双重驱动,通过主打高客单套组与核心爆品带新品,在实现销售拉升的同时高效推动新品曝光。


而线下渠道则逐步转型为品牌价值运营的关键场域,通过提供高端护肤体验、会员专享服务与定制化方案,不断强化用户对品牌质感与服务的直观感知,从而在“感受至上”的高净值人群中建立深层信任。


线上以产品力驱动成交,线下以服务力沉淀用户,这一协同模式或将成为品牌建立高端市场差异化优势的核心路径。


品牌在渠道运营上的精耕细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更精准地响应并引导消费趋势。当我们将视角从品牌策略拉升至品类消费,可以发现当前市场呈现出“既要即时满足,也重长期价值”的双轨特征。



一方面,换季刚需与社交出行需求推动服饰与运动户外品类迎来爆发式增长,冬季羽绒服与功能性冲锋衣销量显著攀升,反映出消费者在特定生活场景下对“穿搭即战力”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健康相关品类延续稳定增势,改善睡眠、功能饮食等细分方向增长明显,反映出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长期关注。


情绪兴趣型消费的快速崛起,也成为今年大促的亮点之一,AirPods、宠物服饰等品类销量亮眼,国际美妆品牌凭借扎实的品牌力继续占据主流市场,说明在理性囤货之余,悦己型消费正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由此可见,消费市场已进入一个既要即时情绪满足、也重长期实用价值的精微阶段,品牌唯有在产品价值上持续深耕、在需求匹配上更趋精准,方能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赢得先机。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