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AI 双11 教师节 脱口秀 蒙牛 金瞳奖 肯德基 华为 刘亦菲 宝马 麦当劳 中秋 趋势 财报 WPP
清除历史

为什么玩具反斗城会倒闭,而乐高不会?

发布时间:2017-09-20 11:36     浏览量:52618


乐高 Toys "R" Us
来源:狐狸猎手
作者:李骥


今天看到玩具反斗城(Toys "R" Us)倒闭了,有点意外。这是一个我喜欢的店,儿子们的不少玩具和小推车什么都是从那里扫回来的。
 
但仔细想一下又不觉得奇怪 --- Toys "R" Us 之所以倒闭,因为它只是一个玩具零售商而已。
 
做传统零售的无非卖几个东西:货品、价格和便利性。Toys "R" Us 的玩具尽管很全,但毕竟是从全球供应链上采购而来,没有自已独有的货品(或者叫IP);它的价格不能説有多大竞争力,即使美国这种地方电商没有淘宝这样的平台,但来自平价超市(Walmart, Target, Costco等)的强势价格竞争,也会让Toys "R" Us 吃不消 --- 因为从供应链采购玩具这事,你能干别的大零售商也能干,人家的采购量上来,你的价格优势就消失了。
 
至于“便利性”,在美国的确有不少的Toys "R" Us店,但比起Walmart这样大型连锁超市来説,实在谈不上多大的优势。
 
于是到最后零售商其实就是给地产商打工,租金一涨,马上吃进利润空间里 --- 也难怪Toys "R" Us 不得不关掉纽约的旗舰店。那个店当然是一个绝佳的品牌广告,但这个广告的成本未免太高。

 
Toy "R" Us 时代广场店于2015年关闭

有朋友于是担心,Toys "R" Us 倒闭了,乐高(Lego)还远吗?
 
就我对乐高的了解和体验,感到完全不用担心,原因很简单:乐高并不是一个玩具公司,更不是一个零售商。
 
就乐高首创的拼插积木来説,它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乐高搭出来的东西,又有场景感和故事性,绝不等同于猫猫狗狗那些毛绒玩具。就“益智”和engagement这点来説,乐高并不是普通的玩具。
 
更厉害的是,乐高简直是玩IP的高手。它有两种手段,一种是购买大热的IP,变成自已的产品。于是好莱坞和流行文化业所创造的那些老少咸宜的故事和人物,就源源不断成为乐高产品的创意。

 

这里的“场景感”和“故事性”又自然上了一个台阶。
 
乐高玩IP的另一个手段是反过来将自已拥有IP的人物和故事,做成流行文化产品。近年时兴起来的“乐高大电影”就是出色的举措。

 

IP和创意之上,乐高更形成自已的某种品牌文化。作为伴随几代孩子成长的品牌,乐高拥有跨代际的粉丝。其实我们不乏看到爸爸和儿子一起玩乐高玩得津津有味的情景。
 
而乐高也在刻意经营自已的传承和文化。我就见过无数种给大人和孩子的出版物,是关于乐高的种种的 --- 乐高经典玩具、乐高创意、乐高设计过程、乐高人物和故事等等。

 

把产品、创意和文化做到极致的,是体验。乐高是迪斯尼之外很少能开办“乐园”的品牌。对于孩子甚至大人们来説,全球Legoland往往是开办地的地标性体验目的地,某些地方甚至形成与迪斯尼乐园抗衡之势。
 

如果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迪斯尼乐园是説一个“幻想国度”,而乐高乐园鼓励的是创意和成长。
 
説到“成长”,才说到乐高的企业内核。以前读乐高的案例,记得乐高方面有宣称:“乐高不是一家玩具公司,而是一家教育公司。”
 
这正是为什么乐高会积极开办“乐高小镇”和乐高教育机构。这些机构网罗的孩子从三四岁到十七八岁不等,从搭最简单的城堡到用Mindstorm核心模块设计组装机器人。乐高可以在你家孩子幼年时卖给他一盒几十块钱的塑料片,也可以在他进小学以后培养他进入国际水准的机器人大赛。二者能极平滑地过渡,一点毛病没有。

 

你要做的只是付钱给乐高而已 --- 而那些乐高小镇和机器人课程的费用,比起买玩具来説,才是真正大笔的投入。
 
所以乐高在它的官网上,虽然也説自已是一家玩具制造商,但更强调公司在教育层面的使命:

“ 秉承着公司创立精神:”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 (只有做到最好才足够)”,乐高公司致力推动儿童发展,旨在通过富有创意的玩乐和学习启迪和培养未来的创建者。”

多年来我都是乐高的重度消费者,也十分尊重它的商业策略。但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软文,而是希望一起探讨商业成功的秘密。
 
世界上有很多企业尽管一时如日中天,但终因业务模式陈旧而单一而失败,例如Toy "R" Us。
 
与之相对应,成功的企业总是不断创新,而因此能跨界创造价值。比如乐高,它既是玩具公司,也是擅长IP运营的娱乐公司;它既是一家体验公司,也是一家教育公司。
 
而不管它做什么,不管它如何扩展如何创新,它始终守住“成长和创造”这个核心价值,因为这个价值是关于人性的、是历久不衰的,也是迎向未来的。
 

这是商业创造性里“变”与“不变”的微妙的组合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是企业生存或死亡的最本质要素。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于广告门网站&广告门APP发表。如需转载此文章,必须经得原作者授权同意。

点赞 29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