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中秋
教师节
母亲节
adidas
华为
肯德基
认养一头牛
520
七夕
双十一
茅台
WPP
京东
AI
小红书
清除历史
关注
登录


广告门评分
44人已评
1星
2%
2星
0%
3星
16%
4星
25%
5星
56%
8.7
分
我的评分
凭什么网易云音乐总能刷屏?!
发布时间:2018-04-03 21:47 浏览量:99160
网易云音乐
刚刚又被网易云音乐的H5《你的使用说明书》在朋友圈刷屏了,网易云音乐果然是个擅长制造热度的品牌,它总能轻易带起人们的情绪,并且让人自发转载。
网易云音乐这支H5是小测试的形式,输入自己的的名字就可以进行测试,然后会给你几段不同的音乐,跟随音乐选择出当时的感觉,接着选择性别,就可以得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使用说明书”。不同于普通的文字类测试,这支H5结合网易的性质采取了音乐的方式进行测试,也贴合了品牌的属性。
其实这种音乐类的小测试网易云音乐并不是头一个,之前就出过一些这种音乐类型的测试,但都不太成熟,从测试的内容到画面再到得到的测试结果都透露出一股敷衍的感觉。与之不同的是,网易云音乐的测试就十分走心,它把内容精细化、丰富化、文艺化,并且带上了网易云音乐特有的逼格和调性,就顿时变得不一样起来。题目内容也比较多样,测试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题目出现,答案也比较符合心中的预期。
就如同星座一样,抓住了人们想要了解自己的心理,让人们自发的传播,也是抓住了人们想要他人了解自己。现在的人不同于过去的矜持、内敛。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特立独行又渴望他人的了解,加之一定的表现欲就造就了这类测试、星座等等的传播案例频频刷屏。
网易云音乐制造刷屏案例不是一两天了。每每年末年初总要被网易云音乐的个人音乐“年终总结”刷一次屏,还有你的“音乐关键词”、地铁的网易乐评墙、《听什么都像在唱自己》乐评书……这样的刷屏案例屡见不鲜。甚至现在人们提起网易云音乐就能想起几个有名的刷屏案例。

乐评地铁

乐评地铁

音乐关键词

音乐专机

《听什么都像在唱自己》乐评书
网易云音乐似乎总能知道用户想要看什么。确实,网易云音乐的传播总是基于用户出发,揣摩用户的心理,并且结合它的品牌与调性,最重要的是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其实这一点网易云音乐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他们的乐评正是来源于用户,每一首歌曲下面的乐评总是轻而易举的触动人心弦。它们都是源自于用户的,最真实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而网易云音乐总是很善于利用自己这一点优势。
但总是如此过度消费情怀,用户们是否会次次买账?



网易云音乐这支H5是小测试的形式,输入自己的的名字就可以进行测试,然后会给你几段不同的音乐,跟随音乐选择出当时的感觉,接着选择性别,就可以得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使用说明书”。不同于普通的文字类测试,这支H5结合网易的性质采取了音乐的方式进行测试,也贴合了品牌的属性。

其实这种音乐类的小测试网易云音乐并不是头一个,之前就出过一些这种音乐类型的测试,但都不太成熟,从测试的内容到画面再到得到的测试结果都透露出一股敷衍的感觉。与之不同的是,网易云音乐的测试就十分走心,它把内容精细化、丰富化、文艺化,并且带上了网易云音乐特有的逼格和调性,就顿时变得不一样起来。题目内容也比较多样,测试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题目出现,答案也比较符合心中的预期。
就如同星座一样,抓住了人们想要了解自己的心理,让人们自发的传播,也是抓住了人们想要他人了解自己。现在的人不同于过去的矜持、内敛。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特立独行又渴望他人的了解,加之一定的表现欲就造就了这类测试、星座等等的传播案例频频刷屏。
网易云音乐制造刷屏案例不是一两天了。每每年末年初总要被网易云音乐的个人音乐“年终总结”刷一次屏,还有你的“音乐关键词”、地铁的网易乐评墙、《听什么都像在唱自己》乐评书……这样的刷屏案例屡见不鲜。甚至现在人们提起网易云音乐就能想起几个有名的刷屏案例。

乐评地铁

乐评地铁

音乐关键词

音乐专机

《听什么都像在唱自己》乐评书
网易云音乐似乎总能知道用户想要看什么。确实,网易云音乐的传播总是基于用户出发,揣摩用户的心理,并且结合它的品牌与调性,最重要的是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其实这一点网易云音乐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他们的乐评正是来源于用户,每一首歌曲下面的乐评总是轻而易举的触动人心弦。它们都是源自于用户的,最真实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而网易云音乐总是很善于利用自己这一点优势。
但总是如此过度消费情怀,用户们是否会次次买账?
案例信息
行业:
互联网
类型:
H5
地区:
中国大陆
时间:
2018
产品:
网易云音乐
我的评分
查看更多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
我会
广告OK啊,难道拿不到版权广告部应该负责?
其实广告确实ok,作为广告人会去关注,也会适时下载app;但是热度之后,我还是用其他软件听音乐
标题是问题,内容并没有解决问题!!!
不要避重就轻!再好的营销 , 消费者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服务,全都白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