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e生活营销 五月天 泡泡玛特 蒙牛 adidas 母亲节 宝马 京东 肯德基 华为 中秋 NIKE 金瞳奖 AI 麦当劳
清除历史

关于《揭蛊瑞幸咖啡》一文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19-01-11 09:32     浏览量:47505


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

作者:倪叔


关于今天沸沸扬扬的《揭蛊瑞幸咖啡》一文,倪叔个人有几点看法:


1.质疑商业模式可以,但不宜攻击个人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业界震荡,一方面在于他揭露了目前备受瞩目的营销高手杨飞的监狱历程,带来了信息增量;另一方面,是它破坏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品牌之间的商业竞争是正常的,不应该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这是基本的商业伦理问题。


另外,杨飞即使有前科,但那是中国公关行业的原罪,当年口碑事发,上至蓝标下至刚起步的小公司,哪个不在删公司硬盘,转移资料。如我朋友孔二先生所说:杨飞那一套BBS及微博时代social打法,是现在社交营销的启蒙,当年口碑一定程度也是社交营销黄浦军校。老一辈的公关人甚至媒体人不要落井下石,新一代的自媒体人不要忘了是杨飞这种前辈的试探规则让这个行业才有了边界,当然他也付出了代价。


2.“快”,不是倍受争议的理由


瑞幸咖啡在推向市场之初的种种独特营销手段,成就了瑞幸的狂奔,迅速增长的门店数量,以及资本的青睐。瑞幸的快,在于它想颠覆咖啡行业的理念。将星巴克作为超越的目标,在于瑞幸着手于“快”,颠覆原来一杯咖啡坐一个下午的“慢咖啡”文化。


创新者必然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但这不是它被遭歧视,甚至被人攻击的理由所在。


3、 不要被有心人带节奏:Ofo、权健都不应该是瑞幸对标的企业


即使瑞幸的营销手段&资本方法存在争议,但将它与ofo及权健等企业划等号的做法,显然是有心人带节奏的后果。事实上,客观的来看:我们都可以分辨,瑞幸与它们在本质是存在巨大差别的,瑞幸既无押金,又不传销,至多发了一些优惠券,这么粗暴将它们关系起来是不合适的。


对于瑞幸的评价问题,媒体应该谨慎,不该为了一时的流量,撤掉在这寒冷冬天下人家灶口下的柴火。






点赞 28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