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传播中的“网络流行学”
发布时间:2011-09-05 09:52 浏览量:41695
编辑:方土豆
《韩非子·八奸第九》一章中,曾对“流行”发表过一段看法。他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
这段话的意思是,很多大臣们都会四处寻找能言善辩的人,供养一些说客,让他们为自己的私利去说某些话——这些人利用巧妙修饰的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言辞,或是为了表达某种利害关系,或是为了散播祸患的恐惧,或是为了杜撰虚假的言辞损害郡主的声誉,这就是所谓的“流行”。
所谓流行,词典上的解释是“广泛传播”。更学术的描述是“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音乐、美术、服饰、娱乐、建筑、语言、乃至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无时无刻不在爆发流行,也每时每刻都有流行消失。
广告、传播行业做为一种典型的现代流行文化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网络,每天成为制造或传播网络流行元素的始作俑者。向用户传达某些特定观点,要制定策略发想创意、执行、出街,或是为了宣传产品卖点,或是为了建立价值认同,也有的是为了偷偷诋毁竞争对手。在现代传播中,“网络流行学”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研究话题。
如果不了解流行,就无法了解消费者当下的话语方式,更无法和他们有共同语言,传达讯息的目的就更无法实现。追踪过去每个时代的广告,就会发现它们都打上了各自时代的鲜明烙印,不论是文案的风格还是模特的服饰,乃至报纸平面的排版、电视广告的剪辑和配乐,都与它所处时代的流行文化紧紧相扣。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膨胀,对传播行业而言,想要紧跟流行的脚步已经越来越难。每一次刷新都有可能涌现新的热点,随时都可能爆发新的流行。与此同时热度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流行退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各个微博提供的热门话题都是每天更新,这意味着一次互联网传播热潮已经从数星期缩短至几天甚至几小时。
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如何想让信息在用户关注度的中心停留更长时间,如何尽量避免重要信息被不断涌现的杂音稀释,仍是一个未解的课题。不过,只要反应迅速,就可以合理利用新的热点和流行,让自己保持鲜活灵动。我们为大家收集4个在不同传播渠道涉及网络流行元素的案例,有平媒体,有TVC,有病毒传播以及微博营销。
8月29日晚上世界田径锦标赛,刘翔被罗伯斯打手痛失好局,随后的网络讨论中,话题又从“打手”的遗憾转向“拉手”的暧昧。这一事件引起的热门话题是典型快热快冷,由于当事各方冷静妥善的处理,在48小时之后,就很少再有相关信息出现。但这并不妨碍传播行业的反应速度。
打手事件:牛初乳凝香嫩滑霜
打手事件:新大陆财富铺
在报纸出街的平面广告更为严谨,处理了刘翔的面部和背心号码,以避免侵权。在事件发生的头两天,与其相关的新闻、八卦、戏谑、调侃都传播的十分迅速,但在两天之后,沉寂的速度和升温的速度同样快。新大陆财富铺这张平面广告在报纸上未必有什么效果,但有了传统媒体这一载体,与互联网热门话题形成对比反差,进一步加强了它通过网络传播的广度。
除了热门话题,网络流行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文体。哪一个文体是最早的流行体,如今已经不可考,但汇集各类流行体扫盲贴之后可以估算,国内互联网至今至少已有超过30种文体先后充斥整个网络。
文体的流行给了无数品牌展示自己亲和活泼一面的机会。打开微博随便搜一个文体,都可以找到不少品牌的官方微博正在积极参与。
蓝精灵体和TVB体
参与其中是最简单的做法。文体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模式固定、形式简单,参与门槛极低。只需将原文稍加改动,就可以形成一段像模像样的内容。彰显一个品牌正在积极关注时代变化的上进之情,表达它要与消费者融为一提的拳拳之心。
但参与流行文体的风险在于,入门易,精通难。虽然三笔两笔就可以勾勒一段文案,但每个人都可以两三笔涂抹一段,如果只是随意写一写,不过是泯然众人矣,还不如不写。但为了参与一个只能风行几日的娱乐游戏,也要大动干戈推敲一番,又有些得不偿失。所以大部分流行体,只能算这些品牌自娱自乐。
为了不那么“泯然众人”,有些人会选择Hard模式。咆哮体是最近流行的文体中,最简单粗暴没有技术含量的一种,因为其重点不在内容而在于咆哮的仪式和情感。即使文案技巧为零,也可以通过随意加入大量的“啊”、“!”、“有木有”来达到咆哮的效果。甚至可以使用软件自动生成。
家安空调消毒剂
无需过多解读,家安空调消毒剂借助咆哮体成功上位。片中的那段咆哮很容易撰写,但运用得当达到效果绝非易事。这支片子后来又出了第二集,则纯属续貂之作。品牌渴望二次传播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后续作品的水准明显下跌令人失望,使得前作更加弥足珍贵了。
但也并非所有的热门流行都能在传播应用中获得正面回应,比如“神马都是浮云”。在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中,这句话跟小月月一起名震江湖。这句话在当时的流行度几乎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据《南方都市报》去年12月8日的投票中,高达66.7%的使用率使这句话荣登当年第一网络流行语。日和漫画的“给力”一词以63.2%的使用率屈居第二。
然而“神马都是浮云”的流行并非因为大家喜爱这句话,在流行之初,它每一次出现,都潜藏了对小月月事件的种种引用和暗喻。虽然这句话的观点并引起非议,但大多数人都是以反讽的态度来使用它,而非认同的态度。
所以,当我们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听到“小月月”从姜昆嘴里蹦出来,听到黄宏一口一个“神马都是浮云”时,才会有一种窜遍全身的不适感。但这并未影响品牌让“神马都是浮云”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的热情。
广汽本田:理念S1
这支真正出街的广告中,唐三藏说出这句著名的网络金句时,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石化了。广汽本田为这支广告买单的逻辑在于:“既然你无法取悦所有人,与其要一条1万人叫好,99万人无感的所谓保险的广告,不如要一条50万人叫好,50万人叫骂的广告。”虽然本人并不认为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彼此矛盾的,但必须承认,“神马都是浮云”为这支广告带来的巨大争议绝对让它获得了相当可观的传播量。
虽然有无数借助流行成功的先例可供参考,这也是安全有效简单快捷的方法,但对于这个行业而言,紧跟流行还远远不够。我们在传播一次流行的时候,可曾想过它为什么会流行。为什么不试着成为它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为什么不能让流行传播我们,甚至让一次短暂的流行成为永恒的经典。沉醉于参与流行借用流行的喧嚣与快乐时,或许也应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主导方向,那才是传播的至高境界吧。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
有木有想过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啊,这样的品牌真是落俗了
新文化 很有趣啊~
第三段 所谓流行,词典上的解释是“广泛传播”。更学术的描述是“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致消失的过程。 最后一句“进而迅速推广以致消失的过程”应当是“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吧“以致”和“以至”区别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