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TO B沟通,真的不能学TO C?
发布时间:2021-09-24 16:59 浏览量:43564
TO B行业,为什么有惯性思维
在这么多年的企业沟通工作中,我常常会跟一些从事传统营销方式的朋友讨论,TO B企业,到底能不能利用TO C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我眼里,任何的创新,都敌不过经验主义:“我们这么都干了几十年了。”
我们尊重长期专业主义 ,也尊重创新精神 。
确实,TO B企业沟通,与TO C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快消,因为客单价低,概念简单,信息单一,媒介铺量,就容易形成套路。
而TO B企业,沟通周期长,沟通利益点多,很难形成短期的信赖和长期的信任。
诚然,行业特性决定行业传播特色 。
我个人经验来看,TO B的TO C化,不仅可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TO B不能套路化,TO C手段也可适用
“世界上没有BUSINESS TO BUSINEES,只有BUSINESS TO HUMAN 。”——这是我最为喜欢的一句对TO B企业沟通的总结。
所有的营销,都是直面人性的动作。
我们知道:光有波粒二象性,但总有聪明人可以把难的概念讲简单——B端归根结底,面对的也是活人。活人是需要简单、清晰、获得 你的信息的。
TO B营销,为什么包装 “智慧地球” ?
TO B营销,为什么说 “网络融合” ?
因为他们需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为一般人可以懂的东西,以此来降低认知门槛 。
每每看到TOB海报,我都觉得无比严肃,且让人记忆极不深刻。
那些认为TO B行业有特性,以至于不能使用TO C的一些方法和渠道的想法,是错误的——毕竟万物同源。
内容营销,带来TOB行业的变化
随着内容时代的到来,任何一个公司都在学习如何讲故事——TO B公司,也不例外。
在我的朋友圈内,已经肉眼可见一些从事TOB行业的营销工作者,在学习如何讲好故事 。
其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戴尔TO B部门:
如果在营销行业待够了年头,你们会知道一个博客:戴尔直通车(戴尔公司官方中文博客)。
www.direct2dell.com/chinese
在戴尔=电池爆炸的时代,戴尔本人亲自下场,开创了用内容沟通建立新的理解和认同的博客,它就是Direct2Dell。顾名思义,与戴尔直接沟通 。
我个人认为,戴尔之前是一个典型的、极端的TO B企业,以至于TO C上也残留大量TO B的痕迹。但这没有妨碍它曾经成为互联网上最懂social的公司之一。
现在,如果你看一下戴尔科技集团的视频号,你可以看到戴尔在商用领域,也开始以脱口秀的方式,来讲述产品、我和你之间的故事。
截自视频号@戴尔科技集团
大家也许会吐槽,说点击也没多少。但是我要说,有时候,过程的探索意义 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教育失败,就是因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缩在壳里,这样安全。
我们忘记了,哥伦布、哥白尼,你哥我,永有探索,带来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无尽想象。
僵化,反而是应该以之为耻的落后。
这些在TO B领域探索的人,告诉我们TO C的手段和方法,也可以帮助枯燥乏味的TO B行业,走向更加人性化的内容营销沟通 。
TO C思维,TO B应该学习
TO B行业,建立的是生意与生意的链接。这种生意的链接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重新开始 。
TO C传播,最值得TO B领域学习的,是人情味,是对人的理解。
我们知道最伟大的TO B品牌,IBM,一直和美网公开赛建立深层的合作关系,让企业走入大众,产生影响。
IBM解决方案:Cognitive Highlights Dashboard
我们看到《钉钉跪地求饶》刷屏网络。一个TO B企业,驾驭B站是多么前瞻和需要勇气。
// 你听这美丽的铃声
你看这充满设计感的界面
天下大乱 背水一战 负心违愿 百口难辩 反复横跳
少侠们饶命吧 大家都是我爸爸
……
我们也参与过帮助互联网公司从TO B在影响创作人群体、商户、达人、代理的角度出发,与GQ这种纯C杂志合作,刻画专属于时代的印记。
智族GQ×磁力引擎:定格商业名场面
种种种种,无一不在说明:取其上者,得其下,取其下者,无所得也。
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经验,也许是阻碍我们通往正确的障碍。
唯,为我所用者,皆为上品。
所以,现在你还认为:TO B不能TO C化吗?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
一些关于tob营销的思考,都是浅见,希望行业多交流。
小编内容讲的很棒,但是“TO B行业,建立的是生意与生意的链接。这种生意的链接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重新开始 。”这句没有听太懂,能不能详细讲解一下,嘿嘿!
生意是冰冷的。生意背后的都是人。人是有五感(情欲与羁绊的。所谓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开始,说的就是tob中要把人当人看。以往传播中,一大段一大段的术语,一堆堆的参数,必须形象化,以人本来改进。化繁为简。 这样大家才开始真的交上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