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前两天看了《长津湖》及《我和我的父辈》。
个人觉得《父辈》不如之前的两部《祖国》和《家乡》,主要是最后一章偏弱,少年把机器人当父亲的铺垫明显不够,显得很牵强,沈腾和马丽的对戏也只有一小段,不过瘾,最后少年在海边溺水和获救也有些唐突。总的来说挺可惜,前面章子怡的“诗”部分本来非常好,有前两部所没有的新惊喜,吴京和徐峥的部分也保持了水准。
而《长津湖》看完,我在朋友圈就留下一句话:真的很带劲!我觉得《长津湖》达到了国产战争电影的新高峰,战斗场面出众,人物刻划饱满,全程无尿点,一气呵成。
当然也有缺陷,特别是结尾仓促,像是故事没讲完,但后来发现还有续集《水门桥》,也就释然了。
以上影评。
咱们IP蛋炒饭从来就不是做影评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IP方法论,寻求超级IP的孵化可能。
下面开始谈更重要的事:
长津湖背后的 超级IP可能性?
我看完电影后,最强烈的一种感觉是:
《长津湖》+《士兵突击》
钢七连IP宇宙快要建成了!
这可是一个红色文化的IP宇宙,既现实又超越现实,跨越了不同时空,将理想信念、热血燃情、成长仪式熔于一炉,又足够接地气,有打动人心的故事和角色。
钢七连宇宙史
完全可以将《长津湖》当成《士兵突击》“前传”来看待,伍千里、伍万里所在的七连,就是《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
当然现实记载会有些不一致,比如《长津湖》里的七连属于三野的第九兵团,而《士兵突击》里的七连则不是。
但这真的是次要问题,能成为IP宇宙的故事,必然要有超越现实的想象部分才成立,不然完全是现实的,就太被局限的。
钢七连可以超越现实,生成自己独特的时空宇宙。
最关键的是,《长津湖》和《士兵突击》的编剧是同一人,兰晓龙。他显然是非常有意识的,将钢七连的故事前后连贯起来,并且其中的精神和信仰,是高度一致的。
在兰晓龙之前的战争三部曲里,钢七连始终一脉相承:
最早写成的《士兵突击》,前半部分就是钢七连的故事,钢七连的精神也贯穿始终;在《生死线》里,欧阳山川与四道风在江南沽宁创立的“四道风”组织,是钢七连的前身;《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川军团长孟烦了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小兵牛腾云俘虏,成了钢七连的第600个兵。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0 - 13K
上海市 5 - 8K
上海市 10 - 16K
上海市 12 - 18K
上海市 10 - 15K
上海市 7 - 9K
广州市 7 - 9K
上海市 15 - 20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