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李清乐
增长,一直是企业经营绕不开的话题。而“互联网流量红利不再”,已经是业界共识。所以,近两年来“私域经营”就成了热门课题。
消费者导向来寻找增长新动能也没错,但抛开流量玩法的技术性讨论,更深层次的挖掘——用户为什么要持续选择这个平台或品牌?这或许更贴近商业的本质。
拿刚过去的双11来说,大部分商家和渠道平台都太难了!因为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比如疫情的原因,一些地方临时发不出货,那退单率自然会提高。
就此,鲸商刚好分别听到两种声音:一个是某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他反馈双11期间他们那大部分物流都停了,只有京东和顺丰还能正常送达;另一个是某新锐滋补食品品牌创始人给出的反馈,他说没想到自己新品双11大促在京东平台上增速是最高、交付是最省心的。
由此可见,京东已经吃到“供应链”的红利,实现确定性的持续增长,所以能在后疫情时代、后流量时代,稳如泰山。这背后是京东过去20年来,持续不断地在“供应链”千亿重金投入,才构建了行业竞争壁垒。
效果可以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来感知,而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得从京东供应链构建的“底层逻辑”来探究。
11月18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净收入为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若按收入类别计算,其净服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42.2%,占净收入比例达19.1%。若按收入部门划分,其中京东零售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个季度的4%有所提升,是整个消费大环境下的真实写照。
再看京东集团的盈利能力,也有大幅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经营利润为99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46亿元人民币。一部分是来自经营层面盈利空间改善,2022年第三季度京东的综合毛利率为14.9%,去年同期为14.2%。细分来看,京东集团的核心零售经营利润率为5.2%,较去年同期的4.0%,也有所提升。
众所周知,京东自营业务占比高是其一大特色,因此零售效率又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便疫情反复,物流受限导致多地商品流转阻碍重重,但京东在今年第三季度末时,仍能保持着31天左右的库存周转天数,在1000多万自营SKU的规模下,仍然能够实现效率远高于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0 - 13K
上海市 5 - 8K
上海市 10 - 16K
上海市 12 - 18K
上海市 10 - 15K
上海市 7 - 9K
广州市 7 - 9K
上海市 15 - 20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