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作者|木俞
编辑|白露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办卡”似乎成了消费市场上的标配。从健身房、理发店、水果店到视频网站……商家们为了吸引消费者投入更多的花销,总会竭尽全力地推销不同优惠力度的会员卡。但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形成独有的消费习惯,“办卡”这件事渐渐失去了吸引力。
GymSquare发布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显示,“单次付费”以36%的占比跃居健身行业第二大付费形式,仅次于一年以上的长期付费模式。而在视频网站会员以及其他日常消费领域,年轻人也慢慢开始抵制“办卡”这种消费形式,转而以更理性的方式解决日常所需,由此为整个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变革。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会员卡本质上是一种预储值的消费形式。商家通过出让优惠,吸引消费者提前将消费金额“存”在商家手里,而商家则可以更快实现资金回笼,减轻运营的现金流压力。但是,消费者虽然获得了更大的优惠,却也面临着预储值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商家经营不善选择跑路,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案例,已是传统消费领域中的重大难题。今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关停”类纠纷导致消费者受损较大,其中部分连锁商超亏损严重、供货乏力,擅自限制或修改已发放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成为多发现象。还有的健身房、电影院、教培机构等线下店铺因经营不善倒闭或蓄意圈钱跑路,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0 - 13K
上海市 5 - 8K
上海市 10 - 16K
上海市 12 - 18K
上海市 10 - 15K
上海市 7 - 9K
广州市 7 - 9K
上海市 15 - 20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